第15章 談談健康(4)(3 / 3)

散步時結合各種保健操,將產生錦上添花的效果。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不能馬上走路,要休息半個小時。飯後百步走,對較肥胖的人,可減少脂肪堆積,胃酸過多的人,可以調節胃酸的分泌,使全身血液循環更流暢。但胃下垂的人不適合飯後行走。

步行健身要講究方法。步行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不同方式的步行,有不同的好處。(1)散步走:是最好的一種步行方式。通常和家人、朋友一起行走,可以調節氣氛,融洽關係,每分鍾約走60-70步,屬微小強度運動,有利放鬆身心、陶冶情操。(2)慢步走:適合於中老年人和病後身體虛弱的人進行保健練習。也是高血壓、高血脂病人的運動處方。每分鍾80步,屬小強度運動,有利於大腦皮層放鬆。(3)快步走:約每分鍾120-140步,適合中老年人和減肥者。屬中小強度運動。快步走可消耗較多的熱量,從而降低血脂、減輕體重。(4)向後走:指連續退步走的一種鍛煉方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刺激不常活動的肌肉,使平常負擔較重較為緊張的關節和肌肉放鬆,增強腰部肌肉的力量。經常倒行的人可預防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還可以防治腦萎縮。對已患腰疾病的人可以減輕疼痛,甚至達到康複。退行走要注意安全,尤其注意路況和行人車輛的來往。此外還有原地走、踮腳走、腳跟走、獨木橋走、正步走等等。

步行的時間、行程和運動量,即三個字“三五七”:一次走3千米,每次30分鍾;一個星期最少步行五次;運動量公式為170-年齡=心率,如170-65歲=105次(心率)。

步行的最佳時間在下午四點至五點,其次上午十點到十一點,晨練應在太陽出來以後進行,那時,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氣。總之,走路,是我們老年朋友每天的必修課。抬腿就走,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心情會變得快樂起來,越走越想走,越走越舒適,每天一到時間就走,風雨無阻,你自然會嚐到走路鍛煉的好處。

二是打太極拳。太極拳這項運動很特殊。美國老體協專門作了研究:把中老年人分為兩組,一組練健身器械,天天練肌肉。另一組一分錢不花練太極拳。結果:練拳這組平衡能力好,腦子好,摔跤骨折減少50%。最後,美國人結論:非常佩服中國人的智慧,不花一分錢的太極拳比現代化的體育器械效果更好。

太極拳的健身功能,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麵:

(1)對神經係統的調節:練太極拳要求做到心平氣和,用意念引導動作,運動神經與植物神經之間達到高度協調。這種狀態能增強人體的內髒功能及免疫能力。對神經衰弱、失眠、頭暈、記憶力弱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對循環係統的調節:太極拳是一種螺旋式的弧形運動,對血管與淋巴管起著良好的機械按摩作用,促使阻塞的或狹小的動脈兩側的小血管分支得到擴張,保持氣血暢通。提高心肌的機能,改善心髒的泵血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和血黏度,從而對心髒血管係統的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對呼吸係統的調節:太極拳中有開、合、虛、實的動作,要求與呼吸相結合,可以保持胸寬和腹實的狀態,使得胸部舒適、自然,腹部鬆沉,從而能有效地放鬆緊張的呼吸肌,改善肺活量,練太極拳能有效防治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

(4)對消化係統的調節:練拳要求呼吸深長、氣沉丹田,這樣能增加膈肌和腹肌的活動幅度,對胃腸等器官起著一定的按摩作用,長期練拳對消化不良、便秘、慢性胃腸炎等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5)對運動係統的調節:練太極拳時要求做到鬆靜安閑,用意念引發勁力,從而誘發機體內部的自動按摩,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長期練拳,不但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彈性和柔韌性,使各個關節周圍組織的營養得以改善,而且對關節變形、肌肉萎縮有防治作用。

打太極拳改善血管彈性。專家認為,常打太極拳有助於增強老年人的心髒功能。常打太極拳的老人,患高血壓的幾率較低,體能較好。有許多研究顯示,動脈會隨著年齡的老化而逐漸失去彈性,盡管力量訓練可以改善肌肉功能,卻沒有辦法增加動脈的彈性。而打太極拳卻可以在不傷害動脈的情況下增強肌肉力量,因此很適合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