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明爭(1 / 2)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一切如常,因為太安靜太如常了,又難免透出一絲詭異的感覺來。

我不得不繼續著這樣的日子---因手中的實權大都放歸了愛德華,所以實際上的工作倒是輕鬆了不少,閑下來的時間也更加多。

有時夜深人靜時,未必沒有想過自己悄悄的逃走這件事。但,我手中所有的身份證明文件全部來自社團,無論我逃到哪裏去,他們都會有線索再將我找出來,那時,隻怕拆穿了窗戶紙,事情就沒有那麼好了結了。

還是希望可以好來好散的,隻不知他們肯不肯。

進了夏季後,茶苑合作權的爭奪更加激烈了,另一些海外財團已將競爭擺上桌麵,迫使社團不得不直麵茶苑可能易主的事實。

其中,新加坡的李氏集團是最有力的競爭者。

他們在國內的信譽一向良好,家族又以茶園起家,對於茶苑經營那是駕輕就熟的。再加上李氏第三代家主對國內這一片市場是誌在必得的,於是,與社團的競爭就有一絲火藥味了。

李氏第三代家主大名叫做李家明,畢業於斯坦福國際金融係,雙博士,在亞洲地區很有些名望。他旗下執掌的六支股票,雖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表現,難得的卻是自上市來一直表現如一,穩定的持續增加著,愈加肯定了李氏的穩健表現。

而李氏與趙家的關係,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早在李氏第一代家主執掌江山時,就曾以私人名義,捐贈過當時還是小米加步槍的趙家一大筆巨款,用於醫藥采購。趙老爺子提起這件事,至今都是記掛著李家的恩情的。

至這一代,李家明雖因全西化的思路,更加關注西方市場,但近些年來,未必沒有與趙家重拾舊好的想法。甚至,早在五六年前,李家明的第一個兒子出生時,就曾專程讓人送了請柬給趙老爺子,明言:請趙老爺子給幼子起個名,也仗仗老壽星的福蔭。

老人家最愛攙合這些小孩子的事,一聽說是給剛滿月的小娃娃起名,興致很高,當下大筆一揮,寫了個大大的易字。

不知趙老爺子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也不知李家明看到這個易字是怎麼想的,但,從那年起,李家確確實實的開始了進軍國內的步伐。

此次競爭茶苑,左數右數,最有競爭力的,也非他們莫屬了。

MIMI對於有這樣多的財團如火如荼的競爭茶苑非常不理解,在她看來,不過是個占地麵積比較大的度假區,說有特色,不過是在文化上做的更細更透罷了,真要喜歡,大可照樣子也開一間,何必這樣爭的臉紅脖子粗你死我活的。

我無法告訴她知道,其實茶苑哪怕隻是路過的草棚子,隻要鑲上了趙家的旗號,性質便完全變了,成了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更何況,這裏各方麵的硬件也很說的過去。

這個地方,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經營場所,說它是個情報站,也毫不為過。

這些,MIMI怎麼會明白呢?

在我看來,不明白的人,其實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