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嚼舌(一)(1 / 2)

九月,秋高氣爽。

雨水都收攏了,天空是越發的晴朗了起來。陽光並不算得刺目,雲卻是被照映得白裏透金的。碧湛湛的天空裏間或會飛過大雁,或是排成“一”字,或是排成“人”字,也有飛著飛著變了陣型的。那大雁都是往高裏飛的,好些雀子卻是一個勁兒地在低處鑽。這不,就有一群不知何處人家養的黑鴿子日日飛來,在皇宮的金色琉璃瓦方盤旋,時高時低,看著就烏鴉鴉的透著黑亮。

“應姐姐,你看!它們又來了!”說話的人看著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姓絙,是夏天采女大挑時新選上來的,中秋的時候剛剛封了八品美人。

她口中的“應姐姐”,是上一次采女大挑的時候進宮的,本是青州應爾索圖部的貴女,承寵不久後就離了采蘋宮,在漢廣宮西側殿住著,是個六品貴嬪;中秋的時候又給提了一品,現在是五品貴嬪。

順著絙氏所指的方向看去,應貴嬪笑了起來。果然還是個孩子,見了些新鮮的就活蹦亂跳的。絙氏是東邊人,這黑鴿子卻是隻在京畿附近出沒,她沒見過倒也正常。

“你要是真喜歡,就使喚人下個套子套兩隻回去養著就是。省得這麼見天兒巴巴地瞅著人家。”

“我哪裏使喚得動人呀!”絙氏道,“應姐姐又不是不知道,采薇殿裏通共就是那麼幾個下人。就算是人多了去,就著我這個八品美人的名頭,也沒人有那閑工夫來幫忙。”

“現在是這樣,誰曉得以後如何?過些日子,央了娘娘把你的玉牌擺個好地方。等你承了寵,再封了貴嬪,搬進咱們這兒來,少不得有人給你抓鴿子。”應貴嬪笑道。

這說的“娘娘”指的便是宛初這個淑妃了。應貴嬪住在漢廣宮裏,也算得上是宛初使得上的人。這倒是同外頭朝堂裏考官收舉子做學生一個樣子。每次采女大挑宛初都會留心把能用的人挑上來,或是擺在自己身邊,或是放到別的宮裏做耳目。

采女們不求別的,隻求能借著得勢娘娘們的力量攀上高枝,一承天恩,光耀門楣;再不濟也得放出宮去指個體麵的宗室當個郡王妃、國公夫人什麼的。要是單單留了個“采女”的名號被冷落在這深宮裏,那還不若早早就使了銀子免選自行婚嫁去。

求指婚的倒還好,宮裏頭那麼多的娘娘,誰在聖上太後麵前得寵就往誰身邊鑽,請娘娘在兩宮麵前這麼一說,事情十有八九就能成了。可要留在宮裏的卻不好辦。

往些年還好辦,當時得寵的賢妃娘娘也是個曉得收買人心的,從那邊求上去也是條進身路子。今年卻不同。賢妃失寵,如今聖寵不倦的梅婕妤據說是個不能容人的,偏偏聖上對此全然不較,一個月裏足足有二十多天歇在桃夭宮。除去留給淑妃和德妃的日子,餘下不過三兩天。就這三兩天的時間還得舊人新人一起來分,可想而知經年不得一見天顏的人有多少。

這三兩天的日子裏到底傳喚那一位嬪妃到未央宮側殿伺候,用的是翻玉牌的法子來決定。執夜女官們把能侍寢的妃嬪們的玉牌整齊排列到金托盤裏,名字朝上,聖上看中了哪一個便翻過來,以此決定侍寢嬪妃的人選。

想要在這兩三天裏分一杯羹的,就得等待聖上在翻玉牌的時候翻中自己的牌子。

聽起來有點像抽簽。然而這裏麵門道卻是很深。人的注意力總有一個集中的地方。一個盤子放上來,通常會先注意到哪個地方,沒有定數也有個常數。執夜女官侍奉聖駕多年,都是會看眼色的,知道聖上的偏好。想要自己的牌子被翻中,最好是能讓自己的牌子放在顯眼的地方。

執夜女官算是女官中的特例,不入未央、長樂、甘泉三大宮的編製,也不入司膳、司服、司珍諸局,算在掌宮之人的手下,專門負責妃嬪侍寢的各種事務。

所謂掌宮之人,如今指的便是宛初和周德妃兩個共掌鳳印之人。想要侍寢的妃嬪多半會湊上來賣乖討好、送點小禮什麼的,再使錢財買通執夜女官,將自個兒的玉牌擺到顯眼之處,就算一次半次不成就擺他個十次八次,總有一次能被選上。這件事必須通過也隻能通過掌宮之人。

自然,也有人費盡心思要引起聖上注意的。在禦花園丟個手帕、往未央宮送張詩箋、有空沒空出來彈首曲子什麼的,都是常見。待聖上留意到了,跳過翻玉牌的程序,欽點了侍寢的,也是有的。

隻是這樣上來的人畢竟少數,侍寢一夜之後還能被記住的更是鳳毛麟角,反而還會在侍寢之後招來嫉恨。

周德妃是個不大管事的,心裏麵沒什麼彎彎繞繞,因此這個便宜便全落到了宛初身上。更何況,大半的執夜女官都是宛初的人。宛初通過這翻玉牌的路子,收買了不少人心。這其中,應貴嬪就是一個。

絙氏的神情卻是不安起來:“可是……最近不是都說……”說到一半,卻又掩了口不肯再說了。

“說什麼支支吾吾的?”應貴嬪皺起眉頭來,“有話就說。這兒又沒旁人!你還怕人偷聽去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