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在實戰中掌握催款技巧(2)(3 / 3)

“我不回家,隨便遛遛。”B經理說。

“我陪您遛,也算有個說話的。”A說。

“我喜歡一個人走。”B經理說。

“我在後邊跟著當保鏢,別大意,這年頭什麼損人都有,也不管您兜裏有沒有錢,上來給您一下子,那多劃不來。”A說。

“那我就去看一個老朋友。”B經理說。

“我陪您去,就說我是您的秘書,咱們還不能白去,多少買點東西,表示慰問。”

“你在跟前影響我們談話。”B經理說。

“那我就在門外等著您,免得回去晚了有什麼意外,讓老婆跟著傷心。”A說。

“我到家了。”B經理推門而入。

A不請自進。

B經理的老伴兒準備好飯菜,正等著他回來。

B經理隻好請A就坐。

“你們先吃,我看著就行。”A說。

“要麼你就一同吃飯,要麼你就走。”B經理說。

如此一連三天,B經理有些受不住了。

三天裏,在辦公室,A把B經理“照顧”得恰到好處,寸步不離;下班後,A自己找上門兒,而且還帶著熟食,不白吃你的。

“你們單位前幾次來的那幾個人,有一個像你這樣的,欠款早就解決了,拿去吧,小夥子。”B經理把一張支票遞給了A。

很多欠款人在處理結賬事宜時,通常擺出“欠錢者是王”的傲慢態度。他們之所以如此,往往是其自卑心理在作祟,強作冷酷無情狀,以免受害。同時,這種欠款人的自尊心也很強,如果“黏”在他的身邊要求還款,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貼身收款、軟磨硬泡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攻勢,逃債者心理壓力究竟有多大,隻有心理專家才能說得清楚。但有一點是很清楚的,逃債者隻要有單位、有買賣,他就怕這一招。在具體的收款活動中,有些欠款人會采取拖延、敷衍的策略來對待收款人的糾纏,即先償還債款的一部分,但不全部付清,以拖延時間,求得暫時的安寧。這個時候收款人千萬不要被假象所迷惑,抱著“拿到多少算多少”的苟且心理,或者被賴賬者偽裝出的困難局麵所感動,因而心慈手軟,而未能將所欠債款全部收回。

如果可能,應先收下所還的部分債款,然後再“宜將剩勇追窮寇”,直逼債主,絕不鬆懈,直到所有欠款到手。一般而言,欠款人償還了部分債款以後,再遇到收款,就會有這樣的心理:如果不還清剩餘債款,非但不能擺脫收款人的糾纏,自身一日不得安寧,而且勢必影響自己的聲譽,背上“賴賬大戶”的惡名,被同行所排斥,也得不到客戶的信任,那麼,已償還的部分債款就白付了,得不到其應有效果。故不如幹脆將所餘貨款全部付清,摘掉“賴賬大戶”的帽子,再次樹立良好的信譽,以取得商業夥伴或客戶的信任,再創佳績。

銷售人員千萬要記住,這裏所說的“纏”住客戶並非是胡攪蠻纏。因為胡攪蠻纏不僅不會促進銷售回款的回收,還會讓客戶產生反感,甚至讓雙方的關係因此僵化。

那麼,銷售人員到底要如何做才能既不會讓客戶厭煩,又能夠達到“纏”到回款的目的呢?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實施:

第一步,要找對欠款人,應當找欠款方的關鍵人物,即是找那個拍板的人。如果找到的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他說的話、做的事在單位沒有作用,就算你怎麼“黏”他也沒有結果。

第二步,正確地分析客戶的借口。一般情況下,客戶會找出各種理由拖延銷售人員的回款要求,此時,銷售人員就需要正確判斷哪些是事實,哪些不過是拖延付款的借口而已。弄清楚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你都不能正確地分辨客戶所說的是真是假,你又如何能夠有效地實施下一步的催款策略呢?

第三步,找出突破口,實施重點攻擊。當判斷出客戶說的是真話假話之後,銷售人員就可以采取針對性的策略了。采取策略時,銷售人員應針對不同的客戶采用不同的方法,俗話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同樣的方法不一定對所有人都管用的。比如,可以請客人吃飯、唱歌拉近彼此的關係,或者是給客戶提供幫助等等。

俗話說:能鬧的孩子有奶吃。誰家逼得緊、催得急,誰就會贏得回款的優先權。所以,要想催款的願望成真,練好“纏功”很重要。

建立信任,溫情感人

案例1

趙老板的酒廠是一家鄉鎮企業,生產銷售一直很好,但就是有很多經銷商不肯痛痛快快地結賬,100多萬元的呆賬、壞賬壓得趙老板透不過氣來,有時甚至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2006年以後,酒廠的生產基本停了下來,員工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催款。縣裏的一家副食品批發公司是最令趙老板頭痛的一個拖欠戶,拖款長達2年多時間,酒廠多次派人催要也沒有結果。該公司拖款有一個特點,每次催款時負責人絕不躲避,態度也很和藹,就是磨嘴皮子,不提還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