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在實戰中掌握催款技巧(2)(1 / 3)

李某通過各種渠道對該公司的經營方式、經營狀況、主要負責人王某的性格作風等各方麵進行了一番調查研究,甚至5個下屬分公司他都偵察了一遍,從中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材料。比如該工業公司是區裏的先進企業,5個分公司除1個尚未正式生產外,其他4個生產經營都比較正常。公司在兼並虧損小公司方麵有一套獨特的經驗,公司對下屬分公司不實行承包而是正在推行“層層成本控製法”,對王某的這一探索A市領導很重視。

經過充分準備之後,第四天上午10點30分,李某走進了王某的辦公室。“我是來向你們取經的,”李某說,“聽市經委劉主任說,你們製訂了一個‘成本控製法’,應用於企業管理,很有成效。真是巧合,我們公司也自己擬定了一個控製成本的辦法,但是貫徹不下去,所以公司派我來向你們學習學習。不知王經理肯不肯賜教?”“‘賜教’談不上,我們的辦法也還很粗糙,問題也還不少,推行的時間也不長,現在還處於邊試邊改的階段。請問,你們公司是怎樣搞的呢?”王某顯然對他的這一成果很是自豪,絲毫沒有懷疑對方的真實意圖。

李某對企業管理也十分熟悉,於是就半認真、半胡謅地談起自己所在公司的“實施方案”來,自然這一方案是他信口胡編的,而且還故意編出些“破綻”,以期引得對方提出不同的看法。王某很高興見到這樣一個“推行不下去的”方案,難免對其有價值的部分、有問題的環節評價一番。這時李某就仔細傾聽,還拿出個小本記一記,時而提出個問題。就這樣,兩人越談越投機,越談越深入。其間李某絕口不提要債一事,王某甚至連對方是哪個公司的都沒弄清楚,隻知姓李、經理,是搞電器的。

中午,王某推辭了一個應酬,熱情地邀請李某到一飯店,邊吃邊談。他們從企業管理談到企業的發展,李某對王某領導下的工業公司的迅速壯大表示由衷的敬佩;他們從企業發展又談到市場競爭,談到創業的艱難,倆人對此都有一腔感慨。他們還談到人生、抱負、上山下鄉(他們都有下鄉的經曆),這時,他們已像老朋友一般推心置腹了,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酒酣耳熱之際,李某說出了自己的來意,在說明公司困境(不僅無米下鍋,連工資也發不出)的同時,又說明自己也麵臨困境(因立有“軍令狀”,沒有討到債不敢回公司),但也表示不能讓王某為難,“你可以按你認為合適的時間支付。”王某十分幹脆、豪爽,當即表示:區區幾十萬元不在話下,再欠也不能欠你公司的,一定馬上解決。結果,當天下午李某就拿到了47.8萬元的轉賬支票。李某回公司還向其他負責人推薦了“成本控製法”,經實施後,效果很好。

從上麵的案例中,我們必須要清楚兩點。雖然好聽的話兒招人愛,在催款活動中自有妙用,然而,也不要忘記,人們更渴望坦誠相見,真情以待;更希望謙恭、誠實的交往。如果不分對象、不分時機、不分尺度,在交際中總是千方百計找出一大堆好話去奉承別人,得到的回敬往往會事與願違。有一位因不善交際而頗感痛苦的朋友訴苦道:他在與人交往時,總是竭力恭維、美言別人,因為他認為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誰知不少人卻因此不願與他深交,更談不上說什麼心裏話,最多隻是隨便應付。所以在交往中準確把握讚美話的尺度是很重要的。

給人“送高帽子”之所以可以屢試不爽,是因為人總是喜歡別人奉承的。奉承無非是對他人的一種恭維,文雅點說,是一種讚美,或者說,奉承隻是為了生存的一種手段,為了達到目的的一種謀略,是催款的一種技巧。

笑裏藏刀催款方法的精要是“剛中柔外”,用同債務人建立一種友誼的方式,來達到討債的目的。事實上,笑裏藏刀是利用人性來討債的戰術選擇,它體現了避實就虛的兵法思想。

利用人性討債,準確來說是討債人利用人際交往中的心理交流,通過與債務人建立某種信任、友誼和支持,造就一種融洽的氣氛,從而達到目的的討債方式。這不僅是可以的,而且是值得研究和提倡的方式。一般說來,互相陌生的雙方初次見麵時,往往都有些緊張,從而產生不安和戒備心理,這時適度的微笑,可以營造一種融洽的氣氛,消減對方的戒備心理,增進雙方的情感交融。當然,建立一種互相信任的友誼關係不是目的,這產生的效果才是我們所希望的。

“高帽”盡管好,可尺寸也得合乎規格才行。濫做“過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讚揚招致榮譽心,榮譽心產生滿足感,當人們發現你言過其實時,就會感覺受到了愚弄。所以寧肯不去恭維,也不要誇大無邊。

過分粗淺的溢美之詞會毀壞你的名聲,降低你的品位。不論用傳統交際的眼光看,還是用現代交際的眼光看,阿諛諂媚都是一種卑鄙的行為。正人君子鄙棄它,小人之輩也不便明火執仗應用它,即使“拍馬行家”或“馬屁精”也會對這種行為嗤之以鼻。孔老夫子有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毛澤東生前也多次批評過“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庸俗作風。可見,阿諛諂媚者,無仁無義、俗不可耐。

如何做好“高帽”呢?

恭維話要有坦誠得體的態度,而且要衝著對方得意之事發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