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少予多取,即少給對方一點利益,以便取得較多的利益。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大多數欠款人並不是在有能力履行債務合同的情況下存心拖欠債務或有意賴債,他們不能按期履行債務或者說欠款不還,都是因為客觀原因造成一時資金短缺或者是生產困難,從而沒有能力履行債務。他們隻是想通過拖欠讓收款人做出一定的讓步,自己少付出些款項。收款人在把握到欠款人的這一心理特征後,可以在允許的範圍內少收一點,欠款人一看有利可圖,也會盡快地回款。
(3)短予長取,即短期內給予對方一定利益,目的在於取得長期利益。科學技術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科學技術與經濟利益的緊密關係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對企業來講,技術就是效益,技術就是利潤,而改進產品的花色品種等短平快的技術更是能使欠款人迅速地在短時間內獲得高效益,從而盡快向收款人清償債務。
當不良債權發生時,客戶最關心的是如何才能盡量減少損失,如何才能保持自己良好的信譽。利用客戶的這種心理,可以提示客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您能夠支付貨款,在對客戶的信用評價中,您的得分還是很高的,而且在以後的交易中,會給予您更多的優惠條件。”通過向客戶介紹這些利益,將有利於避免呆賬的發生。
這種欲取先予的催款方式的使用關鍵是,催款人通過使用幫助債務人分憂解難這一手段來實現自己的債權。這一策略常常在債務人因經營不善、技術落後、資金短缺等原因已無力償清債務時使用。因為若采取逼債、告狀或強行執行等,都無法取得良好效果,即使追回部分債款,但由於債務人已經被榨幹了最後一點錢,無力恢複生產,將使餘下欠款如黃鶴般杳然而去,再也沒有追回的一天。
巧妙讚美,笑裏藏刀
案例1
2005年5月,某食品廠與供銷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50萬元的進口白糖的購銷合同。按合同規定,食品廠付給供銷公司預付款共計20萬元,食品廠應在3個月內將餘款30萬元全部付清,運輸由供銷公司承擔。
3個月後,食品廠的欠款遲遲未到。供銷公司這時正有幾筆生意,需要大批資金投入。在這種情況下,供銷公司雖幾次函電催討,但無濟於事。於是,供銷公司隻好派出職工張某前往食品廠討債。
張某先不急著去找食品廠的廠長楊某,而是多方打聽了解楊某的作為、性格等等。得知楊某並非還不了錢,而是希望拖延一天是一天,不想那麼快還錢;楊某的兒子剛考上重點大學;楊某愛好廣泛,特別喜歡書法,而且造詣頗深,在楊某家裏還掛著他自己寫的一些字畫。得知這些情況後,張某對催債已有了一個全盤統籌規劃了。
這天,張某打電話與楊某約定,晚上張某將登門拜訪。張某如期而至,未曾落座,就問寒問暖,極其熱情。落座後,張某隻字不提債務,反而跟楊某聊起了家常,當說到兒子剛考上某重點大學時,楊某臉上泛起了層層笑意。張某說自己也有一個兒子,快高三了,可惜不成器,學習不好,言語間流露出對楊某有如此上進的兒子的羨慕之情,並耐心向楊某討教教育子女的方法。楊某對此深有感觸,侃侃而談,張某不時對楊某的某些觀點表示讚同,大發感慨。之後,張某似乎不經意地抬了一下頭,盯看牆上的書法看了一會兒,口中嘖嘖讚歎不已,然後轉過頭來問楊某,這是誰的字?楊某連說:“過獎過獎。”告訴張某這是自己的作品。張某連忙說自己也酷愛書法,想請楊某指點一二。楊某看來了同行談得更來勁了。兩人愈談愈投機,感情步步升溫。在適當的時候,張某委婉地說公司目前十分困難,希望楊某解決一下債務問題,楊某欣然同意了。
案例2
湖南某市有一家機床電器公司,產品技術含量高,生產銷售形勢一直很好。但是貨款被人拖欠、占壓的現象較嚴重,致使資金周轉異常困難,導致新產品的開發、暢銷產品生產規模的擴大都受到了很大的限製。為此,2005年下半年,該公司決定以業務部副經理李某掛帥,組成一支討債隊伍,清理被拖欠的貨款。
當年12月4日,李某來到A市。該市某工業公司於2003年11月購買了機床電器公司價值66.4萬元的電器,加上運費共67.8萬元,隻支付了20萬元貨款。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裏,機床電器公司多次派人催收欠款,或函電催收都無任何結果。李某知道這是一塊不好啃的骨頭,他決定不按常規方法討債,走迂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