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四章 逝去(2 / 2)

人類,在整個舊時代,始終信奉強者的力量,這是一條曾經顛撲不破的鐵律。

沒有足夠的實力,就沒辦法在那樣一個“弱國無外交”的時代生存,要麼忍氣吞聲、甘當列強的奴仆,要麼亡國滅種、成為史書上的字。

但那一次戰爭,對彼時的赤色西大陸列強,意義又大不一樣,

而是飽含著重建民族自信心、弘揚民族自豪感,與世界公社主義一盤棋的雙重價值。

盡管這種自信、自豪,傳遞到幾十年後,並無法阻止某些滿腦袋S的Easy_Girl,白給乃至倒貼那些黝皂惡臭的表觀劣種,但時至今日,所有智商欠費、心智缺陷的EG與皂,早已被時代大潮蕩滌無蹤,

甚而更一早被製成“肥皂”,穿腸過肚,最後都變為大地養料。

而英勇的戰鬥者,和他們所創造的千古傳誦、催人淚下之豐功偉績,卻將寄托在這巍然矗立的花崗岩紀念碑上,

永遠被民眾景仰與銘記。

紀念碑基座上,四麵巨幅浮雕,分別表現第二次蓋亞大戰的遠東戰場、西大陸列強的立國之戰、東半島對抗UN軍的陣地鏖戰、幸存者於地下城殊死抵擋蚩尤軍的慘烈戰況,力透金石,令人動容。

這些曆史的締造者之一,李德生之百米塑像,

則布置在紀念碑前的5979高地上,麵朝東方、目光如炬,作勢邁步向前進。

人,終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意識會隨死亡而消散,信仰著共生主義的理想、精神、意誌,

卻將永遠在蓋亞的壯麗山河間,激蕩奔流。

三座巨大的“人類英雄紀念碑”,落成之地,大致是淨土民眾的一致意願。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標誌性、紀念性的地點,分布在廣袤的蓋亞大地上,有些位於封閉城之內,其餘的一些則修建單獨的防護罩。

淨土時間十一點剛過,位於南半球凹斯垂利亞大陸一隅、接近堪培拉舊城遺址的海邊,則是一座通體透明、龐大如山的紀念碑揭幕,長、寬數百米,高接近一千米的巨大碑體上,密密麻麻,以肉眼不可見的縮微體,

盡可能記載了人類有史以來的每一個體,哪怕隻是無從考證、真偽難辨的名字。

這座紀念碑,沒有放大的題字,淨土民眾則不約而同的將其稱為“逝者之塚”,一座紀念全人類所有逝去者的,

墓碑。

人,從生到死,仿佛一個閉合的圓圈。

自古以來,不,自從有“人類”的概念以來,降生在這世上的每一個先行者,都遭遇了這無可逃避、無可更迭的宿命。

不論這些先行者,是高尚,還是卑劣,是奮鬥,還是絕望,是盜取火、射落九日的英雄,還是苟且偷生、寂然逝去的草芥,從降生走向死亡的這的一段路,卻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