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隱歸故裏(14)(2 / 3)

馬建常點頭說:“華文典籍雖浩如煙海,於學人卻極難掌握。孩童入學,隻是隨先生搖頭晃腦,終日伊吾,不知該從何處入手,方能循序漸進,學文明理。《文通》猶學文之程式。以期讓學者,由字入句,由句入文,終明文以載道之大義。而後進學格致數度,旁及輿圖史乘,未及弱冠,便可斐然有成。”

馬建忠佯道:“建忠這次進京,少則一年半載,多則……歸期尚不知何時,為使書稿不致延誤,未完部分就煩請四哥代勞。”

“你立意高遠,本欲創華文語法學之先河,卻因何要中途而輟?”馬建常又是一怔,瞬間似乎明白了什麼,失聲問道,“建忠,你是不是有什麼事瞞著我?”

“建忠不敢。您不要多想了。”馬建忠故意顯得若無其事。

馬建常不甘心地繼續問:“你此次因何事進京,為何要停留這麼久?”

“軍情要事,恕弟不便透露。”他怕耽擱太久,讓馬建常看出破綻,便倏然起身,“四哥保重,建忠先走一步。”

“建忠!”馬建常還想說什麼,卻見馬建忠匆匆一揖便快步走了出去。

上海彙豐銀行。

就在嘉謨倫收拾幹淨桌麵,剛要返回寓所的時候,席正甫像往常一樣,先是飽有節奏地敲了敲門,在獲得對方的允許之後,才彬彬有禮地推門而入。

“嘉謨倫先生,我們的貸款任務應該可以完成了。”席正甫不動聲色地注視著嘉謨倫。

“素貴,這個玩笑真的一點也不好笑。”嘉謨倫的嘴角微微動了一下,繼而準備離開。

“我跟您,從來不開玩笑。”席正甫仍舊一動不動地站在那。

“這麼說,難道是真的?”嘉謨倫停下了腳步。

“千真萬確。”席正甫一字一頓地說。

“天呐!那可是30萬英鎊!”嘉謨倫張大了嘴,“我隻是一天沒有見到你,你居然……居然會給我帶來這麼大的驚喜——我懷疑你簡直天生就是魔術師。”

席正甫的嘴角掛著一絲讓人捉摸不透的笑意。

“快坐下。你一定要把你神奇的經曆講給我聽。”嘉謨倫指了一下屋裏的沙發,然後殷勤地去酒櫃取酒。

席正甫依舊站在原地,平靜地說:“這件事能否順利達成,最終取決於您。”

“我?”嘉謨倫怔怔地望著席正甫。

席正甫說:“不錯。因為這可能會觸犯我們的內部章程,甚至是侵犯到客戶的權益。”

嘉謨倫的眉頭一皺,重又走了回來,沒等他發問,就見席正甫繼續說:“不過您放心。雖然有這些嫌疑,可我們這位敬愛的客戶卻絕對不會找我們的麻煩。”

“我真的等不及了。”嘉謨倫再次朝著沙發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還有,請您現在就通知負責銀行保管箱業務的職員先不要離開。”席正甫走到沙發前,似乎忽然想到了什麼。

“這麼著急嗎?”

席正甫坐下說:“中國有句古話,叫夜長夢多。今天能辦完的事,一定不要拖到明天。”

嘉謨倫對席正甫的話雖然略顯遲疑,但還是走到電話機旁,拿起話筒,搖了幾下:“是維特嗎?我是嘉謨倫。下班之後,請你先不要離開,我有事找你。”

上海的早晨春寒料峭。盛宣懷佇立在窗前,透過玻璃窗,望著遠方那輪已經被烏雲遮蔽的紅日,心裏不由升起了幾許惆悵。

他轉過身,走到掛在牆上的黃曆前,先是默然注視了一會兒,然後伸出手緩緩地翻過一頁,心中的忐忑愈發強烈:離朝廷詔令收回招商局的最後通牒,隻剩今日最後一天,現在既沒有席正甫的消息,也沒有李鴻章的回電,他真的不知道,接下來自己和招商局的命運究竟會怎麼樣……

門被輕聲推開,嚴瀠匆匆步入,一見盛宣懷,便揚了一下手裏的電稿,欣然道:“中堂回電,同意向彙豐借款。”

盛宣懷接過電稿,一字不落地看過之後,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如今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隻是不知這東風能不能刮得起來。”嚴瀠深表擔憂。

“你擔心席正甫?”盛宣懷一邊走回座位,一邊問道。

嚴瀠坐下說:“這彙豐畢竟是洋人開的,席正甫會不會在借款這事上再跟洋人一起,給咱們設下個什麼局?”

盛宣懷略作思忖:“此次借款共30萬英鎊,年息7厘,10年還清。條件還算公道。況且,旗昌押給我們的錢,已讓我們挪到華盛總廠。如今用款一空如洗,彙豐的這筆錢正好用來贖回局產。”

嚴瀠頗為擔憂地說:“可我們卻以商局從上海至廈門的十五處基地、碼頭及全部輪船作為抵押,萬一還不上錢……”

盛宣懷說:“隻要先把商局從旗昌的手裏拿回來,妥善經理自可獲利,這個暫且不必擔心。”

“可合同訂立之後,彙豐還要派一監理之洋人,該人可以隨時查看局中賬簿,並驗看各船及各產業,俟30萬英鎊本利還清為止,其薪水竟然還需商局支付。”嚴瀠苦笑一聲,“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席正甫不愧是個地地道道的生意人。”

盛宣懷咬了咬嘴唇:“若是不答應這些條件,商局斷不可能在斯米德他們手裏收回。所以,隻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