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隱歸故裏(7)(2 / 3)

鄭觀應接過,心裏不禁納悶:彭玉麟既是讓自己與王蔭聯合采辦,那麼,這份價目表原本在廣東軍營時對方就該讓自己過目,可為什麼要等到了香港,在太古交貨前,王蔭才拿出來呢?

鄭觀應原本以為這批軍械的價目應該同上次一樣,可越看越是心驚:從槍械到彈藥,每一項都比上次的價格高出許多。

鄭觀應此刻才明白,王蔭為什麼現在才會拿出這份價目單讓自己同意。俗話說,貨到地頭死。如今已經到了太古的地麵上,就是不想給自己回旋的餘地。

戰事緊急,無論如何總不能空跑一趟,這就是王蔭事先抱定的想法。

“請鄭道放心,王某素來誠信,這裏麵的好處,斷然不會一人獨享。”王蔭見鄭觀應的眼睛始終停留在價目單上,就又是曖昧地一笑,“這價錢,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鄭觀應聽罷,不由怒從心起。可表麵上卻淡然一笑,把價目表重又還給王蔭,意味深長地說:“王大人,這價目和上次有所出入,還望你能重新核實。”

“鄭道,你這是……”王蔭一見鄭觀應的舉動,臉色驀然一變。

鄭觀應決定給對方留些顏麵,也不說破,而是說:“王大人公務繁重,或許是下麵的人有所疏忽,待跟洋行核實之後,我們再來商議此事。”

王蔭雖接過價目單,可還是心有不甘,話語中也軟裏帶硬地暗示鄭觀應:“鄭道,你這又是何必呢?凡事都要看開點。這就像坐船,即便你不願意搭乘這條船,可也不要擋住別人的路。”

“王大人,您要是不願重新核定價錢,那這等小事就交給我去辦好了。”鄭觀應略作沉吟,便作意去奪王蔭手裏的價目單。

王蔭忙退了一步,氣急敗壞地說:“不敢有勞鄭道,還是我去。”言畢,轉身而去。

鄭觀應虎著臉,盯著王蔭的背影看了半晌,恨恨地拍了一下桌子。

盛宣懷親自來到陳猷的公事間,沒等他問,陳猷就把昨天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盛宣懷聽完之後,馬建忠恰好在此時也走了進來。

見到馬建忠,盛宣懷就對陳猷說:“輝庭,你也忙了一天了,要不然你先回去,看看那份暗約是不是放在了家中的什麼地方。”

陳猷看了看二人,極力壓抑著心中的那份不安說:“那好……我再回去找找看。”

盛宣懷點點頭,二人望著陳猷的背影直至消失。

盛宣懷收回目光,望向馬建忠:“你是不是懷疑輝庭?”

馬建忠點頭:“我不信世上會有這麼巧的事。”

盛宣懷說:“可我們沒有真憑實據。”

馬建忠說:“我會派人盯著他,是狐狸總會露出尾巴的。”

盛宣懷想了想:“那我們明天就去會一會擔文和斯米德,看看他們到底想怎麼樣。”

馬建忠緩緩地靠在椅背上,歎了一口氣:“現在我擔心,南洋又要借著這件事興風作浪了。”

英國總會的酒吧間裏。擔文、斯米德、陳猷,三個人正在一邊品嚐著法國香檳,一邊愉快地交談著。

“我沒想到事情會來得這麼快,好在有陳猷先生及時加盟,這才讓我們的計劃得以正式展開。”斯米德風趣地舉起酒杯朝陳猷示意,“陳先生,我敬您。”

“謝謝。”陳猷端起酒杯,輕啜了一口。

“好戲才剛剛開始,而且一定會越來越精彩。”擔文也喝了一口。

陳猷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放下酒杯,然後站起身說了一句:“不好意思,我先失陪一下。”然後,就朝盥洗室的方向走去。

“他怎麼了?”斯米德望著陳猷的背影問了一句。

擔文淡淡地回答:“誰做了這樣的事,都會有一個心理調整期。他會嚐試著自己說服自己。”

陳猷並沒有真去盥洗室,而是留了個心眼兒,此時正在擔文和斯米德兩人座位的隔壁,把耳朵貼在隔音效果原本就不太理想的木質隔板上,偷偷地聽著兩人的談話。

“旗昌的那份暗約我已經交給你了,連同招商局的這一份,你可一定要收好。”斯米德放下酒杯,提醒道,“招商局有官方背景,萬一把他們逼急了,去搜查你的律師行……”

擔文不以為然地一笑:“我的律師行受到工部局的保護,他們沒有任何權力搜查。就算他們能夠獲得這個許可,但你認為,這麼重要的東西,我會放在自己那裏嗎?”

斯米德會意地一笑:“你說得對,我是在杞人憂天。”

“你知道在上海存放個人物品最安全的地方是哪裏嗎?”擔文意味深長地望著斯米德。

斯米德想了想,攤了一下雙手,表示對這個問題自己並不知道答案。

擔文伸手指向了窗外不遠處的一幢大樓:“看到那座大樓了嗎?”從他們倆的角度,剛好能看到不遠處佇立的一幢英國式的建築。

大樓正前方,被瓦斯路燈照得亮如白晝。

斯米德辨認了一會兒,眼睛倏地一亮,恍然大悟地說:“彙豐銀行?”

擔文點點頭:“彙豐的個人金融保管箱不僅是全上海最安全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的確是這樣。”斯米德點頭表示同意。

“那幾份密約……現在就躺在彙豐銀行。”擔文極其自信地說,“如果不經過我的同意,它甚至可以在那睡上一百年。”

“彙豐銀行?”隔壁的陳猷聽到這裏,心中忍不住一顫,“擔文做事實在是太謹慎了,他剛才的話一點也不誇張,看來自己盜取的暗約真的要被塵封起來了。”

斯米德似乎想把彙豐的大樓看得更清楚一點,他起身走到了窗前,須臾,他回過頭,謹慎地對擔文說:“我覺得最明智的做法是把這份合同銷毀,這樣就不會再有任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