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替人出頭陳收砸綢鋪 上門問罪文彬進水寨(上)(2 / 3)

李太知道了,與手下人一起集了五十貫錢,送到史從申的手上。史從申用手揀了揀錢,笑道說道:“李太啊,你這是賄賂官員,我要是將你按法收監了,顯得不近人情。這事你們雙方都有錯,我不再偏頗於任何一方,你們想辦法自己解決。我聽劉二說過,你有一個武藝很高的靠山,何不請他出麵。那比官府出麵好多了,到時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情就過去了。”

李太出了縣衙,垂頭喪氣,他手下一幫人沒了飯碗,日子不好過,吵嚷著要去與張遷拚命。李太大聲說道:“吵什麼?我表妹夫楚文彬是木排門的三總管,木排門可是江湖上的大門派,君山水寨算什麼?他一出麵,隻怕要連他們的水寨一起端掉。”那些混混聽說有這樣的大靠山,都很高興,催促他快去請。

李太到了長沙郡,楚文彬在湘江酒樓接待他的這位內婊兄。楚文彬並非等閑之輩,他身高體壯,雙眼透著慧氣。從小喜歡讀書練武,六歲那年隨其父到都江堰放木排。被青城掌門玄真子看中,收為俗家弟子。在青城山,苦練了十五年的玄陰真氣。他天資聰慧,又能吃苦用功,下山時其玄陰真氣已經超過七層,可列入江湖一流高手之列。

木排門的南浦郡分堂堂主羅宏推薦他到木排門總部,木排門總管範天雲知道他是玄真子的高足,十分看重他,破格提拔。他則事事向前,不到五年就做了三總管,而且武藝也提高了很多,內功精進了一層。

由於他年輕,剛到木排門時,木排門中的許多上層人物很是不服,副總護法陳收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找茬要與楚文彬比武,但僅僅三個來回,陳收就被打倒在地。從此兩人成了好朋友,兩人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藝,陳收收獲不小,兩年間便躍入高手之列,。

木排門主要分布在長沙郡、夷陵郡、南浦郡以及湘江流域,總堂在長沙郡,設有幾個分堂。主營是做木材生意,放木排就是將成批的木頭紮成排,浮在水麵上,利用水流的力量,將木頭從河流的上遊運到下遊,這樣不用船舶,運輸的成本低,十分賺錢。這些在長江上遊放木排的人開始的時候,相互競爭,後來為了共同利益,組織起來。為了保護放排人和木材生意的安全,開始是聘請幾個有武藝的人保護,繼而讓他們參加進來。後來武藝在放排和做生意的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逐漸占到了主導位置。

現在木排門的五個當家的都是武藝高強的江湖俠士。總管範天雲可算得上江湖中的超一流高手,曾經打敗過七大門派之一的維揚派掌門人餘子厚。二總管高陽,與範天雲一起打碼頭,聲譽武功都不錯。楚文彬是木排門的三總管,在長沙郡地麵上,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還有總護法金石及副總護法陳收,都是長沙郡、夷陵郡地麵上有名的俠士。其他的分堂主及護法級的人物不少,都是當地的武林好手。木排門組織宏大,壟斷了長江上遊地區的湘江流域的木材生意。以江水作為運輸動力,長途販運到蘇州、揚州一帶,成本低賺錢得很。

楚文彬做了三總管之後,一心想拓寬業務,偶爾做些其它生意,試探一下其他方麵的行當。他們會鑽法律的空子,很少被官府拿到把柄。有時做點越格的事情,也會買通官員,就地擺平。一千多人的日子過得很好,在江南西道的名聲很大,江湖上也稱得上是大門派。李太請他去嶽陽,他知道李太的事情是江湖地麵上的紛爭,他自己不好出麵,便請副總護法陳收作陪。

李太在嶽陽地麵上可算一霸,受到張遷打擊,心裏一肚子的窩囊氣。他對楚文彬說道:“表妹弟,君山水寨的人蠻不講理,用武力侵占我的地盤,你一定要替我找回麵子,要不然我手下的那幫弟兄就沒法過了。”

楚文彬說道:“君山水寨是個什麼門派?怎會跑到嶽陽鬧事?”李太說道:“他們是洞庭湖心島上的一夥強盜,專做搶劫的營生,原來隻是在洞庭湖的水道上做生意,現在要擴展地盤,已經到了嶽陽,說不定還要打你們木排門的主意呢?”

陳收說道:“他們敢﹗”楚文彬說道:“這件事雖然算不了大事,但與木排門的生意有影響,陳兄跟我的這位內表兄去一趟嶽陽。不用真名,摸摸底,我和總管商量後,再以木排門的名義收服他們。”

陳收也是大塊頭,人高馬大,放下酒杯說道:“幾個幹打劫營生的蟊賊,也敢到市麵上鬧事,看我如何收拾他們。”楚文彬說道:“不可魯莽,要做到有理有節,千萬不要讓官府拿到把柄。不要爭強好勝,摸清楚對方的底子就行了。”

陳收跟隨李太到嶽陽,他是副總護法,在木排門排在三位總管和總護法之後,算是第五個作主之人。楚文彬要他來摸底,他不好打木排門的旗號,對李太說道:“在嶽陽你就稱呼我陳老五好了,不要叫我副總護法。”

李太說道:“陳老五多不好聽啊,我就稱你為陳拳王。那天張遷打我的時候,興旺綢緞莊的老板劉興業喜笑顏開,十分高興。這人不地道,我們就從他那裏入手,逼張遷出來。”陳收說道:“官府不會介入吧,人家是正當買賣,如果他們告到縣衙,會惹火燒身的。”李太說道:“放心吧,縣衙我已經擺平了。他們不會管的,你隻要不讓他們拿到證據,一切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