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別駕③魏林很想升官,千方百計找路子,通過關係結識到李林甫,親自登門送禮。一個地方上的五品官來送禮,李林甫一般情況下是不接待的,因為魏林是武官,他想利用他達到扳倒王忠嗣的目的,破例在書房接見了他。
魏林極力巴結李林甫,對他說道:“相爺親自接見,魏林受寵若驚,願意投在相爺的麾下,永受驅使。”
李林甫很高興,對他說道:“地方上的官員升遷很難那,必須有大功才行,這大功嗎?要麼是戰功,要麼為朝廷做了大事,獲得成功。”
魏林聽聲聽音,立即向李林甫表忠心:“我對丞相佩服得五體投地,隻要您有差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李林甫漫不經心的說道:“有人反映,四鎮節度使王忠嗣與太子很好,欲保他登基,不知是真是假?”魏林呆住了,他對李林甫雖然心領神會,但王忠嗣也是軍界的第一人,得罪他有很大的風險,遲疑不決,沒有立即表態。
李林甫兩眼之中射出凶狠的目光,緊盯著魏林的臉說道:“剛才說的話,這樣快就忘記了嗎?”魏林嚇得魂不附體,趕緊跪下,低著頭說道:“請相爺吩咐,我一定照辦。”“我剛才的問話,你沒聽清楚嗎?”李林甫用嚴厲的口氣說道。
魏林傻了,他早就聽說李林甫的利害,如果不順從他,過不了多久,就會有牢獄之災,甚至於生命不保。伏在說道:“那是真的,確有其事,他曾經親口說過,皇上年事已高,他要極力輔佐太子。”
魏林不表態不行了,不然的話不但不能升官,而且馬上就要丟官,甚至有性命之憂。李林甫說道:“起來吧,行此大禮如何敢當啊?你也不要怕,現在的王忠嗣已經不是以前的王忠嗣了。皇上已經開始疏遠他,正在寵信安祿山。就按你剛才說的,向皇上寫奏折,我給你遞交上去,你肯定立下大功。”
魏林就在李林甫的書房中寫好奏折,李林甫看後,反複修改了幾次,確認沒有問題後,才收入袋中。他想一石二鳥,不但要搞掉王忠嗣,還要把矛頭指向太子,搬掉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因此,李林甫特別慎重,不但在內容和文字上精心安排,而且在上報時間上用心選擇。他幾次出入皇宮,都沒有將奏折遞交給唐玄宗。機會來了,這天吐蕃使者出使唐朝,李林甫接見的時候用語言刺激對方,弄得吐蕃使者氣呼呼的渾身不自在。
本來吐蕃使者是來緩和邊疆的緊張局勢的,李林甫對他說道:“不要以為你們守住了石堡城,那隻是暫時的,我們馬上派大軍攻占,一個小小的又窮又不發達的小國,敢與我大唐對抗,我們隨時可以滅了你們。你們吐蕃的讚普尺帶珠丹是我們大唐皇帝的外甥,也是大唐皇帝的臣子,你代表吐蕃王晉見皇上要持臣子禮節。”吐蕃使者的任務是來晉見唐玄宗的,要與唐朝和好,準備行下國禮儀。受李林甫一激,態度立馬改變。
李林甫直接帶他到皇宮晉見唐玄宗,晉見的時候,吐蕃使者不施下國禮儀,以平等國家的身份參見。而且還說石堡城固若金湯之類的話,態度有些傲慢,唐玄宗非常生氣。
接見完吐蕃使者之後,李林普緊接著要王鉷先向唐玄宗上奏折,王鉷現在接任了楊慎矜的工作,以戶部侍郎的身份主管戶部工作,他上奏今年的錢糧收繳情況,上奏的內容喜憂參半。
唐玄宗的心情並沒有好轉,還在生吐蕃使者的氣。言語之中流露出對吐蕃使者的不滿。王鉷說道:“一個又窮又弱的小國,也敢對大唐天子不敬,還不是因為他們在石堡城打了勝仗。是我們大唐的高級將領中,有些人擁兵自重,不聽皇上指揮,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唐玄宗一拳砸在桌子上,斬釘截鐵的說道:“一定要拿下石堡城﹗”李林甫將魏林的奏折遞給唐玄宗,上奏說道:“啟奏皇上,這奏折放在我那裏很多時了,我一直壓著。今天吐蕃使者無禮,我才遞交皇上,不換掉王忠嗣的隴右節度使,就沒辦法攻打石堡城。”
唐玄宗看過奏折之後說道:“這些空穴來風,作不得數,不要見風就是雨。”將奏折退還李林甫。李林甫立即跪下上奏:“啟奏皇上,王忠嗣身兼四鎮節度使,指揮朝廷四成的兵力,京城長安在他的轄區之內。如果出現不測,皇上危矣。前次皇上命他攻打石堡城,他推三阻四,後來董延光領兵攻打,他又拆台。他對皇上已有芥蒂,而且與太子密切,要是他保太子登基,朝廷很難防範。臣奏請皇上立即征調入朝,以防不測。”
聽了李林甫的上奏,唐玄宗感到事態嚴重,他本來就多疑,時時刻刻防著太子。他拿起奏折又看了一遍,當即下旨:“撤銷王忠嗣的職務征入朝廷,令三司推訊之,任命哥舒翰為隴右節度使,準備進攻石堡城。”
三司會審王忠嗣,實則隻有一句話,就是王忠嗣任河東節度使的時候說過,“早與忠王同養宮中,我欲尊奉太子。”
忠王已經立為太子,王忠嗣是不是說過無從查證,就算說了,也隻是口頭上說說而已,並沒有付諸行動,夠不成大罪。
但李林甫則大做文章,立即抽調刑部尚書蕭隱之、大理寺④卿李道邃、禦史中丞王鉷組成審判專班,對王忠嗣進行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