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使用其祖父的馳名武器方天畫戟衝向正要進入陣內契丹勇士。揮戟刺向突在最前的蕭遠山,蕭遠山舉起狼牙棒向左側撥擋。
誰知速度太快,沒有擋到戟頭,隻撥在戟杆上。方天畫戟隻稍稍偏了一點,戟小枝擦著他的頭盔滑過。
他驚出一身冷汗,知道遇上了對手,振作精神與薛嵩鬥在了一起。雖然他的武藝不及薛嵩,但差距不算太大,抵擋一陣不成問題。
強將手下無弱兵,薛嵩帶領的500軍士勇猛異常,三人或五人一組,揮舞著陌刀赴向契丹勇士。
他們兵對兵,將對將,你向我方陣地突進,我向你的軍隊內部衝鋒。一場混戰,互不相讓。雙方的士氣都在高漲,各種兵器相互撞擊,夾雜著軍士的鼓噪聲,十分響亮,聲傳十數裏。
薛嵩將方天畫戟舞得風雨不透,著著進逼,蕭遠山振作精神,舞動狼牙棒全力防禦。方天畫戟越舞越快,方位角度越來越刁。狼牙棒窮於應付,跟著方天畫戟運動。
蕭遠山滿頭大汗,已經岌岌可危,兩名契丹勇士上來替換他。他退下來指揮契丹軍隊擴大入口,突然一名抵抗薛嵩的勇士一聲慘叫,被方天畫戟刺中左肩,他隻得再次衝上去,合戰薛嵩。
蔡希德接到阿史那承慶的求救信件,立即調轉馬頭,向他的防禦地點奔馳而來。他是個喜歡弄險的人,執行攔截北麵任務時,加快了速度,多跑了三十裏,使他與阿史那承慶之間的距離拉大。
本想突然襲擊,出其不意的一舉衝亂契丹軍隊,現在要回援,就成了弄巧成拙,讓軍士多跑三十裏路。
形勢十萬火急,好在軍隊的馬匹配備充足,軍士可以換乘另一匹馬趕路。唐朝的邊防軍隊足額配備,安祿山更是加強裝備配置。在戰時一個士兵有兩匹馬,一匹背馱必備物資,一匹用來騎乘趕路,與敵戰鬥時便下馬組成兵陣,向敵進攻獲防禦。
蔡希德將資重物資放在後麵,隻帶著一半軍隊馳援。八九十裏路,一個多時辰就趕到了。
他命令軍士大聲鼓噪,一馬當先,直接進攻契丹的後軍。雖然唐軍沒有這樣的戰術,但他對軍隊的要求高,訓練過這樣的戰法。
蔡希德馳援騎兵的奔跑聲音,已經傳到了作戰的戰場,啊史那承慶欣喜若狂,援兵終於來了。
迪輦俎裏則驚恐萬狀,此時已是黃昏,天色已暗,很難判斷唐軍的多寡,以為安祿山的主力到了,急忙下令向西退卻。耶律裏思也判斷不出唐軍的多寡,請求領軍抵擋攻來的唐軍,讓迪輦俎裏帶領主力和資重物資先退。
耶律裏思帶領兩萬人馬列好陣式,作好防禦準備,等待敵人的進攻。蔡希德一馬當先向契丹兵陣衝來,契丹的弓箭都是用手拉開弦的,射程近,蔡希德舞動方天畫戟,擊打箭頭。
他臂力很大,對這種奇門兵器情有獨鍾,使得出神入化,絲毫不比薛嵩差。耶律裏思抵擋一陣,無心戀戰,等迪輦俎裏安全撤走之後,便通知蕭遠山撤退。阿史那承慶不敢追擊,與蔡希德合兵一處,上報安祿山,等待命令。
迪輦俎裏成了驚弓之鳥,帶領大軍狂奔了一夜,仍不敢停留,繼續向西逃跑,直到中午才停下來搭建帳蓬,起灶做飯。
帳蓬剛剛搭好,軍士埋鍋做飯,飯還沒有熟。西方飄起了塵土,是大批馬群奔馳欣起來的,很可能是唐軍。
迪輦俎裏攤倒在地上,軍士們奔行了十個時辰,十七個時辰沒有睡覺,如何還能戰鬥,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逃跑。
士兵們飯還沒有進胃,為了逃命,隻得打起精神,收拾帳蓬和輕重物資。將沒熟的午餐帶上,向大漠深處撤退。
耶律裏思和蕭遠山鼓足勇氣,硬著頭皮向塵土飛揚的方向組織防禦。隊形還沒有列好,唐軍已經衝過來了,為首一人,身高九尺,八字眉,丹鳳眼,麵色紅潤,鼻直口方,五綹長須飄在胸前,相貌堂堂。他頭戴亮銀盔,腰束明光鍇,身材魁梧,威風凜凜。騎一匹火龍駒,手持長槍,直衝過來。
此人就是王忠嗣的愛將郭子儀。此人武進士出身,在軍隊中拚搏了三十年,得王忠嗣的賞識,晉升為軍長,雖然年過五旬,但威風不減當年。
耶律裏思挺身而出,舉槍攔截,他沒有退路,為了掩護大隊人馬,必須作出犧牲。郭子儀縱馬向前,挺槍便刺,耶律裏思閃身躲避,他不敢出槍攔截。對方不但槍速奇快,而且變化莫測。他剛閃身避開一槍,對手的第二槍又到了,倉促之中用雙錘擋住。
兩人戰在一起,郭子儀槍法純熟,勢大力沉,出槍奇快,槍槍指向敵人要害。耶律裏思手忙腳亂,飛舞著雙錘拚命抵抗,他已經豁出去了,雙錘帶風向郭子儀的身上猛砸。均被郭子儀巧妙躲過。耶律裏思一則技不如人,加上疲憊不堪,很快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