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帶領十萬大軍追到遼西郡,契丹兵早已棄城而去。唐軍兵不血刃,全力追擊。探子報告,契丹軍在大利城東北兩百裏安營紮寨,安祿山立即部署,兵分三路,進剿契丹軍隊。
派史思明帶領平盧軍從東側迂回過去,包圍東北方向。啊史那承慶和蔡希德的軍隊合作組成西進軍團,從西迂回。啊史那承慶統一指揮並負責西邊的攻防,蔡希德負責北麵防禦。安祿山自己帶領主力從正麵攻擊。三軍迅速行動,向契丹軍的營地運動過去。
啊史那承慶是安祿山的鐵哥們之一,典型的胡人性格,生得身高八尺,腰粗十圍,圓麵大耳,絡腮胡子稍有卷曲,雜亂的貼滿了腮邊。他的任務是帶領一軍,截斷契丹軍的退路。
離目的地還有一百二十裏的路程,啊史那承慶催促軍士急行軍。突然八萬契丹軍向他直撲過來,一場遭遇戰在所難免。
情況有變,他當機立斷,就地構築柵欄,建設防禦工事,進行防守。立派信使,通知蔡希德火速趕來救援。
契丹軍蜂擁而來,唐軍柵欄剛剛構建起來,車駑、伏遠駑等遠程打擊武器也已經安裝到位,軍士已經作好準備。
迪輦俎裏想對唐軍突然襲擊,兵不血刃,直衝唐軍的營壘。唐軍的駑箭發揮了效用,箭頭的穿透力極強,契丹軍的鍇甲都失去了作用。
密集的箭雨潑向高速奔馳的契丹騎兵,那些被車駑鐵葉主箭射中的人馬,立即倒地,被駑箭射中的軍士,紛紛受傷,蜂擁而上的騎兵受阻。
蕭遠山手持狼牙棒衝到隊伍的前麵,一支巨箭射來,他揮舞狼牙棒磕向箭頭,箭頭向身側偏離,貼著他的肩膀飛過,巨大的衝擊力也將他帶下馬來。
那匹久經沙場的戰馬,仍然向唐營飛奔,他跟在它的後麵,衝到了百步之內。那馬身中數十支羽箭,還在向前奔馳,一支巨箭擊中它的要害,立即倒地,一聲哀鳴,便不再動彈。
蕭遠山撲匐在地,貼在死馬的屍體後麵,躲避箭矣。這方法雖然不雅,卻十分有效。對麵射來的羽箭,要麼被馬屍擋住,要麼從身體上方飛過。
隻是他必須貼地,不能進行攻擊。有馬不斷地在他身邊倒地,他用狼牙棒撬動馬屍壘在麵前,竟然堆起了一個掩體。
有了掩體他就能施展武藝,百步之內他能百發百中,專門對準柵欄內車駑手射擊。這招很有效,車駑發射要幾人同時操作,傷了其中一人,就會受阻,攻擊力減弱。
啊史那承慶發現了蕭遠山的攻擊點,但他並不知道對方是進攻的主將,以為是一名神箭手。
立即調集三具單弓弩,單弓駑比較輕便,射程一百六十步,蕭遠山的攻擊點正在它打擊範圍之內。
蕭遠山要發射箭矢,必須先站起來。當他剛一露頭的時候,三支駑箭撲麵而來,他顧不得發射,連忙倒向一邊。還是他武功高,觀察力強,反應敏捷,才躲過了一劫。
然而許多契丹勇士,都來效仿蕭遠山,唐軍柵欄前麵百步之處出現很多馬屍做成的掩體。那些勇士的箭法不比蕭遠山遜色多少,很有殺傷力,唐軍柵欄內的許多車駑手,弓駑手中箭受傷,有的甚至死亡。
看到自己的軍士遭受打擊,啊史那承慶心急火燎。立即改變戰術,用一部分軍士拿起盾牌在箭手前擋住箭頭。這種防禦措施很有效,增加了防禦的人手,對駑箭的操作有影響。因此箭手但發射箭矢的速度就慢了許多,契丹的騎兵受攻擊的力度減弱,已經有一些軍士衝到了柵欄前。
契丹人冒著被駑箭擊斃的危險,用長槍挑拆柵欄,唐軍是臨時搭建的簡易防禦工事,破壞拆除不是很難。守衛的唐軍飛舞陌刀,對破壞柵欄的敵人毫不留情,兩軍在柵欄前進行殊死搏鬥。
但契丹兵勢在必得,他們前赴後繼,倒下一批,馬上就衝上一批,十分慘烈。柵欄前的屍體越來越多,而唐軍的傷亡也越來越大。
更危急的是,唐軍的數量隻有契丹兵的五分之一。如果柵欄一旦被破,唐軍裝備優勢將會徹底喪失,人少的弱點就暴露無遺。
阿史那承慶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在軍中團團轉,一萬四千人的軍隊,在隻有簡易工事的情況下,如何能抵抗八萬敵人的攻擊。
時間一長,就會被敵人打開口子,衝進陣地之內,近身肉搏,人多占有優勢。麵對五倍的敵人,隻有任人宰割了,唯一的希望是蔡希德的救援快來。他估計蔡希德快要來了,命令軍士全力支撐。希望蔡希德及時趕到,如果能堅持到安祿山元帥的主力到達,就能反敗為勝,包圍消滅契丹軍。
然而希望的事總是遲遲不來,而擔心的事立馬就發生了。在契丹軍隊連續衝擊下,柵欄被打開了一個口子,大批契丹兵蜂擁而來。
他馬上派上鎮將④薛嵩去堵住缺口。薛嵩是高宗時期名將薛仁貴的孫子,武林奇人皇甫惟雄的三弟子,武藝高強。在前不久安祿山組織的比武大會上藝壓眾多武林高手,獲得第一,安祿山破格任命他為上鎮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