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莊說道:“知易行難,處理誰啊?是史思明還是崔乾佑?要處理史思明,他馬上就會脫離朝廷,甚至倒向唐朝。處理崔乾佑,他一直在按朝廷的旨意辦事,雖然打了敗仗,但很聽話。現在隻能讓崔乾佑守衛潼關,其他的事放一步再說,等渡過了難關,再來整頓秩序。”
崔乾佑接到朝廷的旨意,固守潼關,他帶領殘兵敗將在潼關剛剛布防,郭子儀的軍隊就到了。他硬著頭皮抵抗。
但剛剛吃過敗仗的軍隊,軍士的士氣十分低落。而且郭子儀從北麵進攻,潼關的天險失去了作用。
郭子儀是善於用兵之人,不會輕易失去機會。他一鼓作氣強打猛攻,將所有的精兵和先進武器都擺上上去,不惜一切代價硬衝硬拚。各種駑箭飛蝗似的向潼關射擊,敢死隊亡命的向上衝,燕軍一個個龜縮在工事後麵不敢迎敵。
崔乾佑斬了三名畏戰的士兵,才穩住局勢,他親自上陣,操作車駑對敵發射,好不容易堅持到了天黑。當天晚上,他帶著輕重武器撤出了潼關退保蒲津。
三月初郭子儀占領了潼關,雖然沒有全殲崔乾佑的軍隊,但已經按照他的計劃完成了長安外圍的清除任務。當即寫了一份奏折,送到朝廷,詳細彙報了近一個月的作戰情況。
唐肅宗遷都鳳翔,得知郭子儀一路攻城略地,節節勝利,十分高興。立即詔他到鳳翔,研究收複長安的事宜。郭子儀急匆匆來到皇帝的臨時住處,進入臨時皇宮,立即向皇帝跪拜。
唐肅宗親手將他扶起,笑著說道:“收複河東和潼關,是朕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值得慶賀。但這隻是一個開頭,接下來是要收複長安,朕任命你為主帥,馬上準備收複長安的戰役。”
郭子儀說道:“啟奏皇上,軍隊從進攻河東開始,到攻占潼關,連續作戰一個多月,十分疲憊,需要休整一段時間,而且叛軍的士氣並沒有低落,崔乾佑主動撤出潼關,退保蒲津實力尚存,我軍攻擊長安,必須抽調潼關之兵,潼關就會再次落入叛軍之手。因此不宜操之過急,應結合全國其他戰場的情況統籌安排,一舉收複長安。”
李泌說道:“收複長安,現在不到時機。讓郭元帥做好準備,等待機時。”唐肅宗說道:“長安一定要收複,既然你們都認為目前不適時宜,可以緩一緩,子儀現在就圍繞這個戰略目標準備,一定要一舉成功。”
程千裏接到了朝廷的聖旨,要他主動出擊,配合朝廷主力收複長安。但是圍困雲中城的燕軍雖然停止了攻擊,但並沒有撤退,仍然將雲中城團團圍困,主動出擊顯得有些自不量力。公孫瓊岩說道:“聖上說安祿山已死,叛軍人心浮動,是攻擊的最好時機。看來叛軍內部出了問題,兩個多月沒有攻城,足可以說明。”
注②:唐朝年號,燕朝稱聖武二年,即公元757年。
注③:唐朝地名,今山西省運城市東北安邑鎮。
注④:唐朝地名,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
注⑤:唐朝地名,今陝西大荔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