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身份已經暴露,雖然對麵前的幾人不很相信,但是沒有其他出路,隻有相信他們,冒險一試。當即說道:“幾位大人想法與郭元帥不謀而合。隻不知你們是如何行動?”韓昱說道:“人馬我們已經組織好,隻等與郭元帥接好頭,按照郭元帥的部署行事。我們都是久住城內的人,對城防十分熟悉,夜間偷襲城門有十分把握。現在隻欠東風,郭元帥來攻城就好辦了。”
幾人一起表明態度,郭俊高興了,當下便一起研究具體事宜,直到滿意。興奮之餘,最後說道:“我進城的目的就是想聯係忠於大唐的人,來個裏應外合。沒想到這樣容易就與你們聯係上了,這是上天的安排。現在計劃已經妥當,我就和韓大人一起出城一趟,與郭元帥聯係,請趙大人和徐大人做好準備。”
崔乾佑對軍隊要求很嚴,雖然忽視了郭俊等人的活動,但一直在城樓上堅守。至德二載②二月十一日,郭俊韓昱出城向郭子儀報告郭俊的計劃。
郭子儀連夜帶領唐軍襲擊河東,郭俊、趙複韓昱徐炅等人,帶領死士打開城門,迎接唐朝官軍。唐軍向城內衝殺,聲勢浩大。燕軍突然遇到唐軍,驚慌失措,城防一片混亂。
崔乾佑在城樓上驚醒,聽聞城門已開,知道大勢已去。倉促之間不敢接戰,毀了木頭假人,他帶領殘兵敗將逃往城北。集中兵力衝破唐軍的防線,急匆匆逃往安邑③。
安邑百姓先開城門迎接先頭軍隊,再閉門反擊叛軍。崔乾佑在城外見狀不妙,看出城內的變故,本想攻下安邑,但又怕郭子儀追擊,無奈之下,放棄攻城,立即向白逕嶺④逃去。
河東之戰郭子儀未棄一兵一卒,將崔乾佑殺得到處逃竄,輕而易舉的收複了河東地區,與李光弼的太原連成了片,具有很大的戰略意義,不但為收複長安打下了基礎,而且直接威脅洛陽,戰場局勢對唐朝大為有利。
崔乾佑退保蒲津⑤,立即向燕朝報告,安慶緒見河東丟失了,不但不能形成對太原的威脅,反而將洛陽暴露給唐軍,想調崔乾佑回軍洛陽,加強都城的防守。
高尚說道:“潼關是戰略要地,如果唐軍占領了,長安和洛陽就被隔開了,兩邊不能相顧。就目前而言,那裏才是重點,守住潼關,既可以保證長安和洛陽的通道,又能保護陝郡的糧倉。讓崔乾佑守潼關,是最好的決策。”
安慶緒說道:“我們的戰線似乎是太長了,兵部認為現在如何用兵?”兵部尚書啊史那承慶說道:“史思明為了範陽的安全,進攻平盧,對朝廷的旨意不聞不問。蔡希德進攻雲中,目的也是鞏固他的後方。理由都很充分。他們都沒有執行朝庭的戰略計劃,及時夾擊太原。讓郭子儀鑽了空子占領了河東,局麵就被動了。現在如何用兵並不是關鍵,關鍵是要能夠令行禁止,才能挽回不利的形勢?”
孫孝哲說道:“就軍事而言,我們並沒有處於下風,問題是雄武皇帝駕崩,軍心不穩,各領兵統帥各行其是,不把皇上的聖旨當回事,隻照顧他們自己的利益,對聖旨陽奉陰違。這樣下去,離失敗不遠了。因此要整頓紀律,樹立朝廷的威信,處理不聽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