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子儀得勝程千裏殉職 希逸堅守王玄誌驚亡5(1 / 2)

程千裏仍然猶豫不決,康懷順說道:“包圍城池的叛軍,沒有以前那樣嚴密,皇上派來的使臣輕而易舉的就進來了,說明敵人的包圍隻是架勢,我們可以作試探性攻擊,看看他們的反應,如果力量很強,我們失利,損失也隻是小股部隊,而且執行了聖旨。如果叛軍真的調走了主力,我們就可建奇功了。”

程千裏到城樓上觀察了一段時間,柵欄內的燕軍很少有士兵走動,顯得死氣沉沉。他終於下了決心,命令四更造飯,拂曉向燕軍發起攻擊。

他將部隊分成兩部,由公孫瓊岩擔任先鋒,從東門出擊,猛攻敵營,如果進展順利,程千裏則帶領主力,全力壓上,一舉摧毀燕軍的營寨。

天還沒亮,公孫瓊岩的先鋒隊就衝到了燕軍的柵欄前。薛忠義慌慌張張的組織軍士到柵欄前抵禦,由於事發倉促,有些軍官還未睡醒,軍營內甚是慌亂。

但他們必定是久經沙場的勁旅,弓駑手很快到達防禦位置。各種駑箭射向衝鋒的唐軍。程千裏在城樓上看得清楚,命令弓箭手向敵營射擊。唐軍居高臨下,占據了很大的優勢,燕軍傷亡很大。

由於主力隨蔡希德撤走,燕軍兵力不足,很難與唐軍抗衡。薛忠義立即組織有順序的後撤,他們交叉掩護撤出唐軍城樓弓箭射程的範圍以外,重新構築柵欄,抵擋唐軍。沒有蔡希德的命令,他不敢撤離。公孫瓊岩缺少了遠程攻擊武器的支援,要想突破敵人的柵欄是不可能的,隻得退回城內。

這一仗雖然沒有攻破敵人的防線,但迫使敵人後退,已經獲得了戰果。更主要的是摸清了燕軍底細,知道了蔡希德不在軍營內,兵力最少撤走了七成以上。

程千裏大喜,便與公孫瓊岩商議,公孫瓊岩說道:“從這次作戰的過程看,叛軍撤走了大部分兵力,但他們不願退出,想阻止我們的行動,保護他們在河北山西的既得利益。這是個好時機,我們可以集中兵力攻擊一點,就能突破防線,擊潰敵人。”

程千裏想得更遠,對公孫瓊岩說道:“叛軍雖然兵力不足,但訓練有素,我們進行強攻,雖然能擊潰敵人,但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如果能出其不意,奇襲成功,能夠既保存實力,又擊潰了敵人就更好了。”

公孫瓊岩思索一會,擔心的說道:“敵人四麵圍困,要想出其不意很難。”程千裏說道:“敵人四麵包圍我們,要想打埋伏,奇襲是做不到的,但可以聲東擊西,在攻擊時間上出其不意,給對方錯覺,還是可行的。”

“聲東擊西,好計策。”公孫瓊岩連聲稱妙,大大的讚揚了程千裏一番。兩人按照這個思路進行了周密的部署。

薛忠義將唐軍出城攻擊的情況報告了蔡希德,經過兩個多月的工作,在軍力作後盾的前提下,河北山西交界的幾個州郡都建立起較為穩固的政權機構。

太守、縣令都對蔡希德表示忠心,老百姓也對新政權不但表示接受,而且開始習慣。各種稅收也在按以往的標準收取,權力運行也步入正軌。

轄區穩定了,蔡希德十分高興,正在思考如何攻克雲中城。突然接到薛忠義的報告,雲中城內的唐軍有反擊的前兆,請示是否轍離。揮舞了一下薛忠義上報的信紙,蔡希德喜出望外。大喊一聲:“真是天賜良機。金赤鋒,你去告訴薛忠義,要死死的圍困雲中城,如果後轍軍法從事。”秘密地將主力帶到雲中城周圍,準備殲滅程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