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典禮十分的隆重,安祿山十分滿意。將唐玄宗的行宮改為宣政殿,第一天上朝,他卯時整就上了朝,此時天還亮。他到了朝堂之後,朝臣才陸續來到。他在朝堂上說道:“今天是燕朝第一天上朝,來晚了的原諒一次。朕聽說唐太宗李世明,每天卯時上朝,我們燕朝也要向他學習。卯時上朝就是規矩,今後如果有人遲到,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一律撤銷官職。”
張通儒上奏:“皇上聖明,我朝初建便以唐太宗為榜樣,深得民心。臣奏請立即發兵攻打長安,摧毀腐朽的唐朝。”
“準奏”安祿山登基之後,發出第一道聖旨:“立即向唐軍開戰,四麵出擊擴大戰果。攻擊的重點是唐朝的首都長安,朕禦駕親征,帶領崔乾佑、田乾真、李歸仁、孫孝哲四個軍團向潼關進軍,一舉攻克唐朝的政治中心長安,摧毀唐朝的統治。同時兵分四路,命張通晤和楊朝宗帶領一支軍隊,向東攻城略地,攻占山東。李懷仙、尹子奇向江淮進軍,攻向江浙。武令珣畢思琛率兵南下進攻南陽各郡,以奪取荊州為目標。翰林院擬旨,傳至各軍。”
高尚立即上前回答:“臣尊旨。”起草詔書。安祿山四麵出擊,不僅想一舉奪取長安,還想同時拿下中原。然而,欲速則不達,他犯了分散兵力的錯誤,遭到唐軍的頑強抵抗。
歐陽明將燕朝送來的武林盟主的牌匾,端端正正地掛在仁義山莊的會客廳裏。他左手摸著稀疏的胡須,臉上帶著微笑,仔細端詳,頻頻點頭。
仁義山莊中主要人物都來觀禮,盧其儒笑容可掬的說道:“莊主的武林盟主是皇帝賜封的,比皇甫惟雄、諸葛霸的所謂的武林盟主,要正統得多。下一步隻要開一次武林大會,成立武林盟的內設機構,長會會和各個堂口。武林就統一了,仁義山莊就能掌管武林了。”
歐陽明說道:“盧總管有何意見,說出來聽聽。”盧其儒說道:“長老會的成員至關重要,人數不能太多,七個人最好。要名正言順的一統江湖,讓各個武林門派按照統一的規矩行事,必須進行管理監督。如果有人或者個別門派破壞規矩,應該進行懲罰,讓這些不服管教的人,不能也不敢任意行事。這些事需要具體的人和機構來做。武林盟要下設堂口,最好設五個比較好,多了太細不好管理,少了每個堂口的工作太多,又忙不過來。請盟主梳理一下,武林盟是不是應該下設這幾個堂口。一是執行堂,負責貫徹武林盟的章程,執行武林盟的號令。二是執法堂,對破壞武林規矩之人和門派進行直接幹預,或者進行懲戒。三是裁決堂,對門派之間、武林人物之間的糾紛進行裁定。四是檢查堂,對有爭議的事件進行調查,判定對錯。五是護衛堂,負責用武力維護武林規矩,保護武林盟主和長老的安全。這些事確認以後,就能真正做到一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