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明這時特別興奮,他左手捋了一下胡須,笑著說道:“盧總管到底是讀過書的人,做起事來一套一套的。就按你說的去準備吧,做得越細、越全麵越好。”
尉遲恒站在一旁,聽到盧其儒對歐陽明的對話,心裏很不舒服,覺得盧其儒太喜歡標新立異了,有必要唱唱反調。黑著臉說道:“燕朝不過巴掌大的地方,武林中的七大門派,也隻有仁義山莊和少林寺在其區域之內。莊主的這個武林盟主還不如原來的中原武林盟掌握的門派多,弄得不好,還要落下趨炎附勢,投靠叛逆的罵名,不封也罷。”他是一個粗人,直來直去,心裏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出來,不會拐彎抹角,更不會使用心機。
歐陽明知道他的為人,不與他計較,因為他知道他說的話雖然有些刺耳,但對仁義山莊絕對忠誠。心平氣和的說道:“尉遲長老對仁義山莊忠心耿耿,直得讚揚。現在大燕皇帝勢如破竹,各地無不紛紛響應,大唐已成強弩之末,難以支撐了。皇上封我為武林盟主,不僅是對我的抬舉,也是對仁義山莊的抬舉,我們都應該感到榮寵才對。”
盧其儒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盟主審時度勢,跟著明主,將來必然飛黃騰達。從雄武皇帝的作為來看,很象一個開國皇帝,唐朝已經一百多年了,腐敗日深,已經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尉遲長老的先人曾經幫助唐太宗推翻了隋朝,現在我們仁義山莊也可以為建立大燕朝出一份力。”
歐陽明在廳堂中間來回度步,這是他思考決策重大事項前的一貫表現,沒有人敢打擾他。他突然停下腳步說道:“總管說得對,我們仁義山莊應該有所作為。”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武林之中,昆侖派的田乾真已經走到我們的前麵了,他已經成為雄武皇帝手下的一員大將,身穿紫袍,獨擋一麵。我們不能沒有作為,讓大好時機白白的溜掉。”
大廳中一陣騷動,上官青有些不信的說道:“田乾真武功是很高,衝鋒陷陣無人能擋,但要獨擋一麵,指揮千軍萬馬,使人難以置信。再說,他離開江湖也不過四五年時間,提升能這樣快嗎?”
歐陽明說道:“這是實事,在皇上登基時的禦賜宴會上,我和他還敬過酒,皇上對他十分賞識。說他會帶兵,善於指揮,是難得的軍事人才,已經是從一品的驃騎大將軍了。”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大師兄想想辦法,怎樣能夠引起皇上的重視?我們不能久居人後。”
“從一品的驃騎大將軍,稱得上是朝廷的頂梁柱了,田乾真一介武夫,如何會有這樣的本事?”上官清還是不大相信。歐陽明說道:“皇上出兵,田乾真就是先鋒,一路攻城撂地,勢如破竹,深得皇上喜愛。大師兄自從昆侖山回來後,一直在家養傷,兩年多來很少出門。人是會變的,有這樣的好時機,就要利用。”歐陽明特邀他來觀禮,就是想激發他的鬥誌。
上官青慎重考慮之後,指著牌匾說道:“為了這武林盟主,仁義山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多年培育的精英毀於一旦。”他清了清嗓子,提高聲音:“師父在世的時候,就在華山上培養了一支生力軍,作為仁義山莊掌管武林後的親兵,以對付那些不服氣的武林人士和武林門派。他老人家辭世之後,這支力量由三師弟掌管。為了早日得到武林盟主,我們提前行動,花了十萬貫錢財,三師弟、陳總管、劉長老獻出了生命,仁義山莊苦苦經營三十多年的隱藏精英,全部葬送。我們拚搏了十年,先謀後行,計劃不能說不周到。明的暗的,雙管齊下,手段不能說不高明。昆侖山一戰,原以為有必勝的把握,但還是出現了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仁義山莊的人不是死就是傷,要不是莊主練成了絕世武功,加上黃博和惠蓮,那一次,仁義山莊隻怕要全軍覆沒。大廳內的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要埋葬在昆侖山上。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慘重的代價,不但沒有得到盟主的地位,仁義山莊的實力還下降了許多,名聲更是與日俱下。在江湖人的心目中,仁義山莊已不是惜日的仁義山莊了。已經沒有能力統治江湖,有這塊牌匾,也隻是空的,仁義山莊領導不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