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立即跪到台下,伏地說道:“皇上明察,臣因為看透了安賊的反心,使他恨之入骨,一心要拉下臣的宰相職位。臣一心為了朝廷,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張倚用心不良,借安賊之口詆毀臣下。”
唐玄宗知道台下的百官,讚成張倚的人不少。但是為了楊貴妃,他不願免楊國忠宰相職位。當即說道:“今天隻議策略,不談官員任免。”皇帝將調子定了,其他大臣不敢再說話。楊國忠擦掉額頭上的汗水,他著實嚇著了。
封常清一直在等待信使帶回朝庭回詔,但信使始終沒有回來。說明朝廷內對他上的奏折,有不同的意見。對安祿山的認識,還有很大的偏差,低估了他們的實力。他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為了引起皇上的重視,他冒著擅離職守的罪名,親自騎馬入朝報告。
剛剛走到渭南,就碰上了去軍營傳旨的中使駱奉仙,駱奉仙就在驛站中宣讀了唐玄宗的敕書,剝奪了他的官爵,讓他以白衣的身份在高仙芝軍中效力。他對封常清說道:“將軍仍在軍營,隻要挽回戰局,還能東山再起。”
封常清欲哭無淚,他沒有想到他一生的拚搏積累起來的功勞竟然毀在這七天的對抗之中。此刻想來,他後悔沒有死守洛陽,那樣雖然會死在戰場上。但是即使戰死,也比撤職要好。現在落得一個失職之名,打了敗仗被皇上撤職,連想要東山再起也沒有機會了。他這敗軍之將也會被記入史冊。
他對駱奉先說道:“常清戰敗,乃輕視胡羯之故也。薊城的叛軍士兵素質很高,紀律嚴明,士氣高昂,兵器、戰法都很先進,朝廷組建的軍隊無法與之相比。請轉奏皇上,要重新認識這場戰爭。目前叛軍的優勢明顯,官軍在短期內很難與之抗衡,更不用說消滅叛軍了。要想戰勝安祿山,隻有拉長戰線,據險堅守,以強大的政治優勢、兵源優勢和物資優勢相抗衡。在長期的戰爭中,逐漸瓦解叛軍的鬥誌,破壞叛軍的團結,使叛軍內部產生分裂,逐漸消耗叛軍的力量,然後各個擊破,方可一舉消滅安祿山。”
駱奉先說道:“我會上奏皇上,希望你能東山再起。”高仙芝接到聖旨,他知道封常清的能耐,不給他官職,卻給他權力。特命封常清巡監左右廂諸軍,整治軍紀,督促訓練,先守住潼關,等待時機出擊,幫助他擊敗安祿山。
在這種情況下,高仙芝能做的已經到了極限了,他用特別的手法保護封常清,最大限度的發揮他的作用。知其所言非虛,全麵采納他的意見,死守潼關。
唐軍進駐潼關,立即趕修工事,高仙芝嚴令士兵加班加點,輪流上陣,剛剛完成守備,安祿山部將崔乾佑就率部趕至。
注①:唐朝地名,今山東濟寧市。
注②:唐朝地名,今河南省商丘市。
注③:唐朝地名,今河南商丘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