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常清上書臨死進忠言 令誠誣告推責殺大將(四)(1 / 2)

官軍無心戀戰,一觸即潰。王思禮見叛軍追擊太快,命令軍士將甲仗資糧都拋棄在道路上,用來阻擋叛軍。百多裏的地段上,都是官軍丟掉的各種軍用物資。崔乾佑的兵,見到這些物資,不願舍棄,一邊收拾一邊追趕,速度自然就慢了。官軍有了喘息的時間,拚命向前奔行,大部分都逃進了潼關。

唐玄宗接連收到封長清的奏折,朝廷大敗,他不能接受,立即讓高力士通知大臣上朝。到了大殿之上,朝堂下麵一大片身穿紫袍或菲袍的大臣跪在地上:“皇上萬歲、萬萬歲﹗”聲音整齊。

麵對台下的這些大臣,唐玄宗聯想到前線的戰事,他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用低沉的語調說道:“眾愛卿平身,大家可能沒有想到吧,封常清到洛陽,阻擊胡羯叛賊,隻七天時間,十多萬軍隊,便全軍覆沒了。繼河北道之後,河南道又落入那胡羯之手。高仙芝上奏退守潼關,他們已經行動了,叛軍已經兵臨城下。眾位愛卿,該怎麼辦呢?”

韋見素出班上奏:“啟奏皇上,叛軍勢大,現在應該先固守大唐的地域,不讓叛軍繼續擴張,挫傷叛軍的銳氣。東南麵重點在濟南郡、東平郡①瞧陽郡②、譙郡③、南陽城,一線的防守。北麵加強上黨郡的防守。令各駐地官員擴招兵源,構建防線,嚴防死守。”唐玄宗說:“準奏,翰林院馬上擬旨。”

楊國忠上奏:“啟奏皇上,封常清身為範陽、平盧節度使,本應收複失地,現在全軍覆沒,還丟了河南道。應該追究責任,撤職查辦。”

唐玄宗說道:“讓你們擬旨,中書省辦了嗎?朕一直等著呢。”楊國忠說道:“啟奏皇上,已經草擬好了。撤銷封常清的一切職務,交大理寺審訊。”

唐玄宗說道:“讓他以士兵的身份在軍中效力,在戰場上反省。”韋見素說道:“皇上聖明,臣奏請中使駱奉先到軍營傳旨。”

“準奏,邊令誠怎麼還沒到京,朕等著前線的軍情。”唐玄宗批了奏折。楊國忠上奏:“已經派人去了軍營傳旨,可能是前方軍隊混亂,一時難以找到本人。”唐玄宗說道:“這是我朝沒有先例的大敗仗,朕就不相信,那胡羯能成精。眾位愛卿,如何迅速剿滅叛軍,獻計獻策。”又征求一遍意見。

張垍上奏:“啟奏父皇,叛軍進攻河南,他的老家薊城一定空虛。臣請奏由太子殿下組建一支主力軍隊,繞道上黨攻擊雲中,直搗叛軍老巢。待叛軍回救時,再從潼關、南陽、譙郡、濟南出擊。叛軍首尾不能相顧,必敗無疑。”唐玄宗的臉色好了許多,正要發話。

楊國忠出班上奏:“啟奏皇上,駙馬都尉的計策雖好,但是京城現在無兵可調,組織一支主力軍隊,沒有半年不能到位。那時叛軍已經消滅了,組建的軍隊也是多餘的。”

唐玄宗環視一周之後說道:“張垍的計策雖好,但組建軍隊需要時間,慢了一些。等邊令誠彙報前線戰事之後,再調整部署。現在就以兵部上奏的方案執行。三個月之內,一定要消滅叛軍,這是今天朝議的主題,眾愛卿就圍繞這個主題建言獻策。”

黃門侍郎張倚上奏:“啟奏皇上,叛軍士氣高漲,是因為借用了清君側的名義。安祿山用保護皇上清除奸相為借口,鼓舞士氣。如果罷免了首席丞相,叛軍沒有了借口,士氣就會低落,平叛就要容易得多。臣上奏免去楊丞相宰相職務,升任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