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吉溫入獄重刑致其死 祿山備戰圖冊探部將(四)(1 / 2)

唐玄宗拿起安祿山的奏折,看過之後,歎息一聲放在了一邊。唐玄宗對奏折沒有任何反應,這種態度使安祿山感到已經失寵。加緊軍事準備,必要時,就要豁出去了。

楊國忠知道安祿山為吉溫鳴冤的奏折,唐玄宗沒有理會,心中歡喜。對他來說,已經占了上風。更加肆無忌憚,一心一意的要逼迫安祿山造反,但是又沒有采取任何防範安祿山起兵的措施。竇華說道:“丞相逼安祿山造反,就應該對其有所防範,分析他起兵以後的進攻路線。多做薊城周邊地區官員的工作,要他們監視安祿山的行動,一旦發現安祿山有不良舉動,便采用非常措施。”

楊國忠除了一門心思逼迫安祿山之外,沒有其它的行動。他不以為然的說道:“安祿山不敢起兵,他造反是死路一條。隻要他打出叛唐的旗號,他的部下就會將其首級獻給朝廷。用得著防備嗎?”竇華搖搖頭不敢再往下說,他內心之中,對這種極不負責的做法,十分擔心。但楊國忠一口回絕,也不願抗爭。

他們低估了安祿山,也錯看了其手下的那些將領,更過分相信唐玄宗的號召力。以致後來斷送了他們的性命。

安祿山對田乾真的長安之行甚為滿意,他終於弄清了皇上的思想。不管怎麼樣,皇上不相信他安祿山會造反,他應該高枕無憂了。但是楊國忠不放過他,威脅仍然存在。尤其是吉溫事件,使他異常擔心。唐玄宗現在的態度雖然中立,其內心之中,也擔心他手中的十幾萬軍隊。態度隨時都會改變。

再就是太子的實力也不能忽視,皇帝已經七十多了,隨時都可能駕崩,一旦太子登基,他的末日就到了。而眼前最急迫的事情,是皇上要詔見他,詔書已經下了,非去不可,不去就是抗旨不尊,那是死罪。

怎麼辦呢?病總要好的,不好的病就隻有死亡。一旦到了長安,他就等於進入了牢籠,接下來的事會怎樣?他不敢往下想。

但是造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是掉腦袋的勾當。雖然朝廷內部腐敗,但外表還是大唐盛世,老百姓雖然有許多怨言,還是在一個勁的喊‘皇上萬歲’。那些出生入死跟隨他幾十年的將軍,大部分人也不願冒著與皇帝作對的風險,隻要他扯起反叛的大旗,當場就有一半人反對他,那些高級將領說不定還想用他的人頭去邀功請賞。

事關重大,他讓呼延寶金調查市麵上經商的情況,呼延寶金說道:“報告大帥,現在朝廷加大了租運的稅收和費用。各郡的太守為了完成上交的稅費,得到政績,巧立名目收取過路費,跨越郡縣重複收取。現在的生意不好做,稍不注意就會賠本,市麵已經開始蕭條,這都是楊國忠的新政引起的。”

聽了呼延寶金的彙報,安祿山看到了一線希望,市麵蕭條,百姓買不到東西,對朝廷就有了怨言。要好好的利用一下。然而要起兵反叛,軍隊是關鍵,他心中盤算:‘必須讓三鎮的軍士都聽我的,跟著我走,隻有那樣,才有一線希望。如何讓範陽和平盧以及河東的軍士俯首帖耳的跟著我安祿山造反?這是個大問題,搞得不好,還沒有起兵,自己的腦袋就掉了,成了別人邀功請賞的勝利品。’

這是明擺著的現實問題,他必須深思熟慮。考慮再三,找來了他最信任的將軍阿史那承慶和太仆丞1嚴莊,屯田郎中2高尚三人。密謀怎樣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