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琯心中十分害怕,膽怯的說道:“我現在已經六神無主了,請欽差大臣為我支招。”鄭昂說道:“楊丞相是為了讓皇上高興,要讓皇上高興起來,你說該怎麼做?”
房官說道:“下官收回上奏的奏折,再寫一份上報豐收的奏折,讓皇上放心。”竇華說道:“這就對了,沒事不要亂上奏折,瞎參和。”房琯昧著良心,重新寫了一份奏章,交給竇華。竇華交給了楊國忠,楊國忠長出一口氣,當即上奏唐玄宗。
地方上的災情,被楊國忠按住了。可是京城的洪澇,楊國忠無法隱瞞。長安的街道到處都是漬水,皇城之中更是嚴重。
唐玄宗看到太液湖的水漫出堤外,東麵的宮殿進了水,對高力士說道:“京兆尹幹什麼去了,長安城淹沒了,也不管管。讓國忠即刻進宮,皇宮的地勢最高,尚且淹了,低窪的地方還不成湖啊?讓他管管。”
楊國忠踏著水進了太和殿,跪在水裏,將全身的衣服都打濕透了。唐玄宗說道:“朕的皇宮淹了,首席宰相也嚐嚐淹水的滋味。長安城淹成這個這樣,京兆尹失職了。這個鮮於仲通,不宜再做京兆尹了。”
“啟奏皇上,臣正和鮮於仲通在大雁塔旁邊組織排水,接到詔令,便立即趕來晉見。東南邊地勢低窪。漬水嚴重,京兆府的官員都出動了。但是京城今年的雨太大了,而且下的時間太長。已經超出了想象。雖然他們用盡了全力,搶修排水係統,用水車排水,但水量太大,效果並不好。長安城積水,鮮於仲通早就向中書省上報了,宰相府及時進行了安排,臣負責城池的排水,這皇城的排水,由陳希烈負責。”楊國忠浸在水裏不敢起來。
唐玄宗說道:“起來吧,希烈是不是不想幹了,負責皇宮的排水,讓朕的宮殿都進了水,太液湖的水已經泛濫,再不想辦法,皇宮裏的人都得泡在水裏了。”
楊國忠說道:“臣現在就讓鮮於仲通來,疏通皇宮中的積水,但是水勢太大,加之排水係統年久失修,排水十分緩慢。需要一個過程,請皇上耐心等待。”
鮮於仲通在京兆府裏坐著,看到雨勢沒停,歎氣說道:“這天已經破了,這樣下去如何得了。”接到楊國忠的旨令,立即帶人去太液湖出口疏通。
他想在唐玄宗的麵前表現一下,在大雨中淋得象個落湯雞。在雨中指揮開通渠道,一直到深夜,太液湖疏通後才回家。
內宮地上的積水都退了,唐玄宗的心情稍好,對高力士說道:“將軍查一下皇宮的情況,好好打掃一下。”
高力士查過之後向他報告:“啟奏皇上,宮內的人都在打掃,有幾處失修的舊房,因雨水浸泡日久,根基鬆軟,已經傾斜,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倒塌。”
唐玄宗大怒,要追究責任。楊國忠上奏:“啟奏皇上,長安城排水,由陳希烈主管。遲遲不見效果,陳希烈辦事不力,建議撤銷他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侍中、兵部尚書,擔任太子太師。”“準奏,吏部考察一下,吉溫、張倚誰做左相合適?按程序報給朕。”唐玄宗斷然示下。
楊國忠對這兩個人擔任副相都不願意,立即上奏道:“臣奏請韋見素擔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侍中、兵部尚書。韋見素是進士出身,口碑載道,比這兩人都強。”唐玄宗對韋見素比較了解,知道他雖然是進士出身,但能力不及張倚和吉溫。他還是想讓吉溫擔任左丞相,對楊國忠說道:“見素與希烈是同一類人,能力不及吉溫張倚,吏部考察吉溫和張倚,看誰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