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來了,對唐玄宗說道:“張倚和吉溫與我哥哥合不來,如果總是和首席宰相打仗,能力越高越壞事。皇上既然要依靠我哥哥,就要照顧他的情緒。”貴妃說話唐玄宗不好否定,他思索了一會說道:“就將韋見素納入一起考核。”
吏部的考核結果,韋見素獲得推薦。唐玄宗雖然不滿意,但楊貴妃支持楊國忠,他為了楊貴妃批準了奏折。
天寶十三年八月,韋見素擔任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兵部尚書。他雖然比較講規矩,但也不敢與楊國忠對抗,三省仍然是楊國忠一人說了算。
鮮於仲通淋雨受了涼,回家之後一病不起,高燒不退。楊國忠前去探望,請禦醫為他治病。
治療了兩個月,不但沒有好轉,病情反而越來越重。禦醫搖頭說道:“再有一月不見起色的話,就請準備後事吧。”
楊國忠沒有辦法,他不會治病,去找章仇兼瓊,想和他商量一下後事。不想章仇兼瓊的病情也加重了。他沒有辦法,隻好去物色京兆尹和工部尚書的人選了。
朝廷三年一度的科考,又要開始了,挑選主考官是當前朝廷的大事。國子祭酒李麟推薦禮部侍郎達奚珣為主考官。
楊國忠推薦張漸為主考官,唐玄宗對張漸不感興趣,平衡之後讓達奚珣為主考官,張漸為副主考。楊國忠知道天寶二年的考試風波,他執掌權力不過二年,國子監、禮部還有一些人不買他的賬,怕惹火燒身,服從了唐玄宗。
他對張漸說道:“我沒有其他要求,但是楊昢必須中進士,拿不到狀元,也要進三甲。”
天寶十四年春,參加科考的舉子都出了考場。達奚珣為讓李麟挑選國子監的老師評判試卷。李麟比較清正,按標準批改。
楊昢文章太差,雖然楊國忠打過招呼,他也想幫一把,隻是差距太大,就是給他判了個下下等,還是留了情麵的。試卷上不了台麵,根本就不能入選。
在確定人選的時後,張漸對達奚珣說道:“楊昢是楊丞相的二公子,楊丞相要求將他列為第三名探花。”達奚珣調出楊昢的試卷,看了以後說道:“你看看這試卷太差了,下下等怎麼能中進士?要尊重國子監的評判。”他是主考官,張漸又不占理,不能反駁。
達奚珣寫好奏折之後,報到中書省審核。上麵沒有楊昢的名字,楊國忠非常惱火,將達奚珣叫去說道:“你這主考官是怎麼當的?選出來的這些人,我很不中意。要是不想幹了,我上奏皇上換人。拿回去與副主考再斟酌一下,重新起草奏折報來。如果還這樣馬馬虎虎,本相隻好上奏皇上換人來辦了。”
無緣無故的被罵了一頓,達奚珣回到考試院十分沮喪。張漸對他說道:“奏折沒有通過,主考官還挨了頓罵是不是?丞相的用意十分清楚,就是要他的兒子上皇榜。”達奚珣說道:“那樣的文章,怎能入選進士,這不是強人所難嗎?科考是有原則的,苗晉卿的教訓你不知道嗎?”
張漸瞅了達奚珣一眼,慢條斯理的說道:“知道,你秉公辦事,丞相也不能說你錯。但是你這次是對的,不會所有的事都是對的。就算你樣樣都對,但雞蛋裏找骨頭你受得了嗎?皇上對丞相的寵信已經超過當年的李林甫了,主考官大人,我可以對你說,不把楊昢選中進士,你就有牢獄之災。”達奚珣一下子癱坐在椅子上,又將楊昢的試卷拿出來看,不住的搖頭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