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橫加幹涉項強得救助 挺身而出方嵐挑重擔(一)(1 / 2)

沃野悲風生蒿草,紅花藏匿隱懷抱。

豈能隨流甘自落,遙望金盤向大道。

今天是張均與崔光遠約好的日子,他一直想施展懷抱,但得不到重視。楊國忠當首席宰相以來,朝廷的風氣越來越壞,唐玄宗一葉障目,隻寵信楊國忠和安祿山。他雖然想上奏,但怕惹火燒身,不但不能扳倒楊國忠,反而將自己搞垮了。不敢向唐玄宗上奏,便把希望寄托在太子李亨的身上,希望在他登基之後,再重整朝綱。

雖然麵對楊國忠的亂搞一氣,十分氣憤,張均卻能忍氣吞聲明哲保身。保住自己的一攤子事不出差錯,不讓楊國忠找他的叉子,等待時間流逝,太子順利登基。聽了崔光遠的一席話,覺得事態嚴重。但又擔心崔光遠是受楊國忠指派,故意說動他與太子聯係,然後抓住不放,攻擊太子。派人跟蹤崔光遠,到了這天,見崔光遠果然早早的就和楊暄一起去宏發酒樓了,當即動身前往太子的住宅。

張均來到東宮的門外,守門護衛立即入內上報。李輔國向李亨報告:“啟稟太子殿下,張均請求拜見,已經到了宮門外等候。”

李亨瞟了一眼崔光遠的房間,李輔國說道:“左庶子昨天對我說,他今天不來,去陪楊暄玩樗蒲。”

李亨說道:“快快有請張均,此事不要讓左庶子的人知道。”“是﹗”李輔國到門外迎接。張均進來,立即下拜:“張均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千歲。”李亨上前一把將他扶起來。攜著張均的手,進入內室。

兩人坐下之後,李亨說道:“到刑部去了以後,今天是第一次來,怎麼樣?還愜意嗎?”

張均說道:“天寶六年的教訓深刻,不敢隨便進東宮,尤其是我原來侍候過殿下一段時間,更怕給殿下帶來麻煩。刑部的事多,郡縣的官員審理的大案,有很多疑點,不審清楚,便下結論。報到刑部來,返回去讓他們重審,仍然審不清。郡縣官員素質下降,對社稷有影響。”

李亨說道:“父皇越來越重視養生,把精力都放在貴妃娘娘的身上。對朝中的事務不放在心上,交給了首席宰相。楊國忠任首席宰相一年多來,膽大妄為,仗著貴妃娘娘的支持,無法無天,什麼事都敢做。將他的親信派到我身邊,來監督本宮。當年李林甫整我的時候,他就是幹將之一。現在他掌握權柄,我隻有等待。”

張均說道:“楊國忠比李林甫專橫,又沒有李林甫的處事能力,靠張漸等人幕後操縱,玩弄權謀。他一上來就改變了朝廷的法典,將半年完成的選官程序,一天之內完成。選官完全由他一人說了算。這樣下去怎麼得了?”

李亨說道:“這事我也聽說過,事後他的親信煽動那些得了好處的人,向父皇上奏折,歌頌他能幹。父皇不但不處罰他的胡作非為,還聽從鮮於仲通等人的上奏,為他立碑。”

張均說道:“這選官可是朝廷的大事啊,如果這樣下去,朝廷官員都去討好楊國忠。那些不願討好楊國忠,主張正義的骨鯁之臣,都被他排擠出了朝廷。而那些向他阿諛奉承的無能之輩,將充滿廟堂。殿下即使能順利登基,將來也無人可用,要重振朝綱也難啊。”

李亨說道:“現在隻想保住這東宮的位置,這楊國忠比李林甫還壞,無時無刻不在算計我。加上貴妃娘娘,在父皇身邊吹耳旁風,我是如坐針氈啊。他讓崔光遠來監督本宮,我這個太子實在窩囊。他今天不在,如果在的話,我們還不能在這裏推心置腹,因為隔牆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