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戰艦出雲(1 / 3)

費盡心機的日本諜報機構終於探聽到了重慶政府的“雲南計劃”,這令日本的猶太問題專家和參與本國的“河豚計劃”的人大喜過望。日本人也非常推崇《孫子兵法》,將作者孫武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奉為八字箴言。他們利用在西南的諜報網通過挑唆受蒙蔽的佤族進行“獵頭行動”來捕風捉影地刺探與破壞“雲南計劃”的行動失敗之後,更急於得到“雲南計劃”的一手資料,以便一計不成再施一計,同時,針鋒相對,抓緊實施“河豚計劃”。

1941年春末,躊躇滿誌的日本猶太問題專家安江仙弘、犬塚惟重和日本駐滬總領事三鷹四木站立在日本海軍在中國的主力戰艦“出雲號”上,眺望著黃浦江。身後不遠的外灘岸上,就聳立著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

遠遠的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一艘輪船,是一艘來自日本神戶的輪船。船上,載著1100名波蘭猶太人。當這些疲憊不堪、衣衫襤褸的猶太難民乘坐著“神戶號”輪船駛入黃浦江邊蘇州河附近的第二十五碼頭的時候,這幾名日本人竟然激動地擁抱在了一起。

“犬塚君,你的計劃終於開始撥雲見日了!這些猶太人終於得以移民上海。”一直主張將猶太難民,不管是上海的還是從日本神戶過境的猶太難民移民到東北哈爾濱的安江仙弘祝賀一直主張移民上海的犬塚惟重。

“這是我們大家,我們共同的計劃,“河豚計劃”,千難萬難,終於開始嚐試了。”犬塚也非常敬重一直往返於大連與哈爾濱之間,全力以赴推動“河豚計劃”的安江仙弘。

“對於我們幾個來說,“河豚計劃”就像我們登上的這艘萬噸的旗艦,拖不跨,打不爛。”日本駐滬總領事三鷹四木也附和著說道。

“可不是,出雲號本身就是個奇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日俄戰爭,還曾經擔任過天皇的座艦。”一說起戰艦來,本身就是海軍軍官的犬塚頗為興奮,“八一三淞滬會戰”,它作為旗艦帶領三十多艘艦船猛烈攻擊中國守軍,中國空軍出擊5輪共40架次,卻沒有炸沉出雲號。甚至中國的一名叫做沈崇誨的中尉分隊長直接架著轟炸機撞向出雲號使其遭到重創,但它仍然沒有下沉,更未癱瘓。幾天修複後,重新投入作戰,駛往吳淞口外,指揮集結在那裏的92艘艦艇作戰。”

幾個親身參與“河豚計劃”的日本的中堅人士正在興奮地議論著,忽然聽到從翻滾著濁浪的黃浦江邊傳來一陣歌聲,是站在即將靠岸的“神戶號”船首的一位須發飄飄的猶太拉比在唱:

我們從這裏被趕走,

我們在那裏又不能留,

請告訴我,仁慈的主,

這種生活什麼時候到頭?

那種蒼涼、憂鬱的歌聲,一時令犬塚、安江仙弘與三鷹四木不知說什麼好。

“八嘎,這些猶太人,比起至今仍然留在歐洲的猶太人,你們簡直就像進入了天堂,還抱怨什麼?”三鷹四木皺起了眉頭。

“是呀,他們最多不過是受些皮肉之苦,我們為了他們,費了多少心血。”安江仙弘也說。

他們看著那船猶太人從附近的第二十五碼頭一個一個地通過棧橋登上岸,竟然百感交集。他們想起了為實現“河豚計劃”的艱難奔走與遇到的種種困難。

剛開始醞釀“河豚計劃”的時候,犬塚、安江仙弘在三鷹四木的領事館內,一連幾個星期躲在一間會議室裏密謀。他們擔心在日本駐上海領事館裏都會走漏消息,不安全,便相約來到這艘“出雲號”巡洋艦上,在海上夜以繼日地密謀對策。而且後來三個人不斷登上“出雲號”戰艦,窺測方向,修改完善計劃,最終提出了詳細的方案,比如如何組建居留地,以及如何取得猶太人的支持——包括采取投資和實際定居兩種形式。他們周密考慮種種細節,形成了主要內容:

在日本占領下的中國建立一個“猶太人居留地”,先安置三萬名猶太難民,然後逐步擴大;建立這一居留地的費用,由美國猶太財團承擔,先需要一億美元的安置費;大力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宣傳此計劃,請世界各地知名人士到居留地來訪問;通過建立居留地吸引猶太資本,並改善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