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1將芥藍洗淨,去掉頭尾後切3厘米長段;北極貝一改兩半,燙水。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入芥藍、北極貝,烹料酒,加鹽、味精炒熟,淋水澱粉即可。
大廚支招
北極貝肉過油不宜過火,油溫不宜過高。
主婦心得
炒北極貝時,如果想上點顏色,建議加生抽,不要加醬油,不僅賣相不好,醬油的味道還掩蓋了北極貝的鮮味。
營養師叮嚀
北極貝味道鮮美,脂肪含量低,富含鐵質,有滋陰平陽、養胃健脾等作用。
五彩爆鮮魷
材料
淨魷魚肉300克,彩椒100克,西芹50克,水發香菇30克。
調料
蔥絲、薑絲、蒜末、鮮湯各適量,鹽3克,料酒、味精、白糖、白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魷魚肉切絲,焯燙備用;彩椒、西芹、香菇分別洗淨,切絲,焯水,瀝幹水分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蔥絲、薑絲、蒜末爆香,放入魷魚絲和蔬菜絲炒片刻,添少量鮮湯,加鹽、味精、白糖、白胡椒粉、料酒略炒勻即可。
主婦心得
魷魚內髒的膽固醇含量很高,所以在清洗魷魚時,一定要先將其內髒除去。
營養師叮嚀
魷魚一定烹製熟透後再食,不要貪圖其口感而食用半生半熟的。因為魷魚含有一種多肽成分,如果未熟透就食用,會導致腸功能失調。
幹煸魷魚絲
材料
幹魷魚250克,豬肥瘦肉100克,綠豆芽50克。
調料
鹽、雞精各少許,生抽5克,料酒15克,香油、泡辣椒、薑末各適量。
做法
1幹魷魚用溫水發開後切去頭尾,橫切細絲,用溫水淘洗兩次,擠幹水分;綠豆芽去兩頭洗淨後瀝幹;豬肥瘦肉切絲。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下魷魚絲煸炒,再下肉絲煸炒,至水分煸幹後,下薑末、泡辣椒爆香,調入生抽、鹽、雞精、料酒炒勻,加綠豆芽稍炒,淋上香油即可起鍋。
大廚支招
幹煸魷魚絲不同於其他幹煸菜式,因為魷魚幹含水分很少,所以煸炒要求火旺,油滾燙,翻動要快。
韭菜炒墨魚
材料
墨魚400克,韭菜100克。
調料
鹽4克,味精、胡椒粉、香油各少許,紅椒、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墨魚洗淨,切片,放入開水中焯燙,撈出瀝水;韭菜洗淨切段;紅椒洗淨,切絲。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墨魚、韭菜(韭菜上撒少許澱粉)、紅椒絲,大火快速翻炒後離火,加入鹽、味精、胡椒粉翻炒幾下,淋香油即可。
大廚支招
汆燙墨魚的時間不要太長;滾水中最好加些料酒以去腥。
主婦心得
墨魚體內含有許多墨汁,不易洗淨,可先撕去表皮,拉掉灰骨,將墨魚放在裝有水的盆中,在水中拉出內髒,再在水中挖掉眼珠,使其流盡墨汁,然後多換幾次清水將內外洗淨即可。
蠶豆炒墨魚
材料
墨魚肉、鮮蠶豆瓣各100克,雪裏紅50克。
調料
蔥末、鹽、白砂糖各5克,白胡椒粉少許,紹興黃酒15克。
做法
1墨魚肉洗淨,撕去表麵薄膜,先立著刀在墨魚表麵每隔半厘米切入一刀,注意不要切斷,然後再與剛剛切好的刀痕垂直方向,斜著入刀片成半厘米寬的條;雪裏紅用冷水浸泡20分鍾後漂洗幹淨,切成碎末備用;蠶豆洗淨。
2大火燒開煮鍋中的水,加入紹興黃酒後放入切好的墨魚焯燙至所有墨魚花卷起變成白色,撈出控幹水分。
3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蔥末煸炒出香味,放入蠶豆瓣和雪裏紅翻炒均勻,注入100克涼水加蓋燜2分鍾。
4放入燙好的墨魚花翻炒2分鍾,調入鹽、白砂糖和白胡椒翻炒勻即可。
主婦心得
蠶豆瓣是新鮮蠶豆剝皮取豆得來的,剝出的蠶豆帶著豆衣隻需用鹽水一煮即可。雪裏紅和墨魚更能烘托出豆子的甜鮮。
營養師叮嚀
墨魚適宜陰虛體質、貧血、婦女血虛經閉、帶下、崩漏者食用。
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高脂血、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應慎食;患有濕疹、蕁麻疹、痛風、腎髒病、糖尿病、易過敏者等疾病的人忌食;墨魚屬動風發物,故有病之人酌情忌食。
泡菜炒章魚
材料
章魚400克,泡菜少許(胡蘿卜、白蘿卜、酸長豇豆、泡紅椒、圓白菜葉)。
調料
薑絲5克,醬油、黃酒各10克,幹辣椒絲適量,鹽少許。
做法
1章魚洗淨,放入開水中煮一二分鍾,取出,再次清洗,切成小丁備用;泡菜切細。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七成熱,加入薑絲和辣椒絲,再放入處理好的章魚翻炒數下,加入黃酒、醬油,點水(大約一兩湯匙),繼續翻炒至收幹,盛出,備用。
3在鍋中加入少量油,放入泡菜翻炒,加入鹽調味,放入已炒好的章魚丁一同翻炒至收幹菜汁即可。
主婦心得
章魚,也叫八爪魚,購買時不要太大的,不容易入味。
章魚最後一定要炒至收幹,否則就缺少幹香的口感,味道差很多。
營養師叮嚀
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適宜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適宜產婦乳汁不足者食用。
章魚肉嫩無骨刺,涼性大,最好加薑同食。
泡菜在發酵的過程中產生酸味的乳酸菌,不僅使泡菜更具美味,還能幫助消化,抑製腸內的有害菌,有助腸道健康。
蔥燒海參
材料
水發海參400克,蔥白100克。
調料
醬油20克,白糖8克,料酒10克,鹽、蔥油、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海參洗淨,改刀切成條,入沸水鍋焯水後撈出瀝幹;蔥白切成段。
2鍋置火上,倒少許油燒熱,放蔥段炒香,放入海參,烹料酒,加鹽、醬油、白糖,添適量湯燒透,用水澱粉勾薄芡,淋蔥油即可。
大廚支招
水發海參時不宜見油、鹽等物。
芡汁下鍋,不要馬上攪動,稍等三四秒鍾,再將其攪勻,這樣澱粉糊化,使之明汁亮芡。
海鮮西藍花
材料
蝦仁200克,水發海參、魷魚各50克,西藍花200克。
調料
鹽3克,薑末、蒜末各10克,幹辣椒絲5克。
做法
1蝦仁洗淨,去蝦線;水發海參洗淨,切成大塊;魷魚洗淨,切成條;西藍花去粗莖,掰成小朵,洗淨,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薑末、蒜末、幹辣椒絲煸炒出香味,放入蝦仁、海參翻炒,加入魷魚及少許清水,翻炒2分鍾,再放入西藍花、鹽,翻炒均勻即可。
主婦心得
與海鮮相配的時蔬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比如還可用荷蘭豆,最好選擇味道相對清淡的蔬菜,以免搶去海鮮的味道。
薑蔥蟶子
材料
蟶子500克,紅辣椒1個。
調料
黃酒15克,蔥段、薑絲、蠔油、鹽、白胡椒粉各少許,水澱粉適量。
做法
1鍋置火上,倒入適量水燒開,加入黃酒煮開,放入蟶子燙1分鍾,把蟶子裙邊剝去洗淨;紅辣椒洗淨,切絲。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蔥段、薑絲、紅辣椒絲煸香,加蠔油煸炒,放入蟶子肉,加鹽、白胡椒粉翻炒,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大廚支招
蟶子易熟,入鍋後要快炒,過熟肉會縮小,就不好吃了。
營養師叮嚀
蟶子富含碘和硒,它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孕婦、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食品,蟶子還含有鋅和錳,常食蟶子有益於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的作用。醫學工作者還發現,蟶子對因放射療法、化學療法後產生的口幹煩熱等症有一定的療效。
清炒蛤蜊
材料
花蛤(或文蛤)500克,紅辣椒少許。
調料
花椒2克,蔥段、薑片5克,蔥花、薑末、蒜片、水澱粉各適量,鹽3克,葡萄酒少許。
做法
1蛤蜊泡洗幹淨,放入鍋中,加入花椒、蔥段、薑片、適量水煮開,待蛤蜊張開口(如果發現沙子比較多可以再衝洗幾次),瀝幹水分;紅辣椒洗淨,切末。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八成,放入蔥花、薑末、蒜片炒出香味,然後倒入蛤蜊,點少許葡萄酒翻炒,加少許鹽和紅辣椒末,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大廚支招
煮蛤蜊時,要用冷水煮,否則可能不張嘴,煮開後還不張嘴的話,最好不要食用,很可能是死蛤蜊。
蛤蜊肉極易熟透,烹製時間要短。
老幹媽炒花甲
材料
花甲500克, 紅辣椒1個。
調料
老幹媽辣醬10克,蔥花、薑片、鹽各5克,雞精少許。
做法
1將花甲用水反複衝洗幾次;將紅辣椒洗淨,切丁。
2將花甲放入沸水中燙至開口,此過程大約為2分鍾,如果能燙開,說明花甲是活的,隻取張開的花甲。
3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老幹媽辣醬,倒入適量辣醬中的紅油,再放入薑片、紅辣椒丁炒香,放入花甲翻炒,用鹽、雞精調味,炒熟後撒蔥花即可。
主婦心得
花甲一定要買新鮮的,挑選的時候,可以看殼的顏色,鮮亮一點的更新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