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ART5 水產類(2 / 3)

大廚支招

黃鱔有大有小,做此菜要選擇15~20厘米長的小黃鱔,要鮮活的,可以在臨製作前請攤主宰殺,去頭去骨。

主婦心得

如果你有足夠膽量敢於親自宰殺活黃鱔,這有一種相對幹淨省事的辦法:在沸水中加入1湯匙(15克)醋(防止黃鱔脫皮),將活黃鱔倒進鍋裏,一定要蓋好鍋蓋防止它們跳出來。約一兩分鍾後,黃鱔不動了,嘴微微地張開,立即撈出浸泡在涼水中,待完全冷卻後,將黃鱔平放在案板上,用刀子從黃鱔的頭部至尾部,沿著黃鱔的三角形骨頭劃3刀,就正好留下了3條鱔肉,再用清水洗淨內髒、血水和鱔皮表麵的白膜即可。

蔥薑炒蝦

材料

大蝦300克。

調料

蔥末、薑末各15克,料酒10克,鹽、白糖各適量。

做法

1將大蝦剪去須、腳,衝洗淨,瀝幹水分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蔥末、薑末、大蝦快炒,至蝦變紅後,加入料酒、鹽、白糖翻炒片刻即可。

大廚支招

調味料中可加入少許醬油或豉油,可提升鮮味。

主婦心得

可以將大蝦換成小蝦,炒的時候不用去皮,可以連皮一起吃,這樣還能補鈣。

營養師叮嚀

寒冷的冬季,可影響人體的營養代謝,使各種營養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別是老年人由於消化吸收和體內代謝因素的影響,往往缺乏鉀、鈣、鈉、鐵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體尿量增多,使上述礦物質隨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應及時予以補充。可多吃些含鈣、鐵、鈉、鉀等豐富的食物,如蝦、蝦皮、芝麻醬、豬肝、香蕉等。蝦性溫,是冬令滋補良品,可驅散寒冷,溫腎而增加體熱。

幹燒大蝦

材料

大蝦500克。

調料

老抽、料酒各15克,白糖25克,鹽5克,蔥末、薑末、蒜末各少許。

做法

1把蝦洗淨,剪開後背,取出蝦線,控幹水分。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蔥末、薑末、蒜末爆香,放入大蝦大火翻炒,放入白糖(要多放些)、鹽、料酒、老抽翻炒,待顏色變紅,蝦油炒幹即可。

大廚支招

炒蝦前,要先將洗淨的蝦瀝幹水分,一定要瀝得很幹再炒。

翻炒大蝦時,千萬不要放水,就這樣幹炒即可,炒好的蝦,可以連著蝦皮一起吃,很脆。

主婦心得

購買蝦時,要挑選蝦體完整、頭殼堅挺、蝦肉緊實、身體有彈性的蝦;而肉質疏鬆、顏色泛紅、聞之有腥味的是不新鮮的蝦。

蒜香皮皮蝦

材料

皮皮蝦500克,紅辣椒20克。

調料

蒜末30克,醬油10克,鹽2克。

做法

1皮皮蝦洗淨;紅辣椒洗淨、去蒂及子,切末。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把蝦倒入炸至金黃,撈起。

3鍋裏留底油,燒熱後倒入辣椒末和蒜末炒香,倒入炸好的蝦,翻炒均勻,倒入醬油、鹽炒勻後起鍋裝盤。

主婦心得

皮皮蝦學名“蝦蛄”,北京地區叫“皮皮蝦”,東北大部分地區稱之為“爬蝦”,而山東、天津、大連地區則叫“蝦爬子”,南方人發現它離水時,身上總有一股水會流出來,像嬰兒撒尿,又給它起了個生動的名字——“瀨尿蝦”。

皮皮蝦洗淨即可,不要去皮,吃的時候要從尾部一點一點地剝殼,這樣才能剝出一個完整的蝦肉。

韭菜炒河蝦

材料

河蝦250克,韭菜150克。

調料

蔥花、薑絲、蒜片各5克,醬油、料酒各10克,鹽、白糖各3克,味精、香油各少許。

做法

1河蝦洗淨;韭菜洗淨切段。

2鍋置火上,倒入400克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放入河蝦炸熟,撈出瀝幹油。

3鍋留底油,放入蔥花、薑絲、蒜片熗鍋,下河蝦翻炒幾下,烹醬油、料酒,再放入鹽、味精、白糖、韭菜大火翻炒出鍋,淋香油即可。

營養師叮嚀

蝦營養豐富,且其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對蝦過敏者忌食,特別是生食;蝦忌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比如不宜與番茄等蔬菜配炒;蝦也不宜與豬肉、雞肉同食。

酥辣小河蝦

材料

小河蝦300克,幹辣椒段10克。

調料

蔥段、薑片、蒜片各適量,鹽3克、味精、白糖、料酒各少許,澱粉適量。

做法

1剪去小河蝦的須,用水將蝦衝洗淨,濾幹,用料酒、澱粉抓勻,過油炸熟,撈出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蔥段、薑片、蒜片、幹辣椒段煸香,放入小河蝦,加鹽、味精、白糖翻炒均勻即可。

大廚支招

炸河蝦時油溫要略高一點,把蝦炸脆才好吃。

炒辣椒時溫度不宜過高,易糊。

清炒蝦仁

材料

蝦仁300克,黃瓜、胡蘿卜各70克,雞蛋清1個。

調料

蔥花少許,料酒15克,鹽適量,澱粉少許。

做法

1蝦仁去蝦線、洗淨,加雞蛋清、澱粉、鹽、掛糊;黃瓜、胡蘿卜分別洗淨,切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五成熱時,將蝦仁放入翻炒,盛出。

3鍋內留少許底油燒熱,爆香蔥花,烹料酒,倒入蝦、黃瓜片、胡蘿卜片、鹽翻炒熟即可。

大廚支招

醃製蝦仁的時候,隻用蛋清、澱粉、鹽可以吃到蝦的原味,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再加入胡椒粉、味精等。

掛糊後,最好放置20分鍾再炒,炒前要瀝幹水,否則會脫漿。

主婦心得

要注意油溫,太高時蝦仁易老,且會出現蛋清脫漿的情況。

西藍花炒蝦仁

材料

西藍花150克,蝦仁250克。

調料

料酒10克,鹽適量,蒜末5克,紅辣椒1個。

做法

1蝦仁洗淨去蝦線,瀝幹水分;西藍花洗淨、去粗莖,掰成小朵,在一鍋沸水中添加少許鹽,放進西藍花焯燙,再用冷水過一下,撈出瀝水;紅辣椒去蒂、去子,切成粗末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用小火爆香蒜末,放入紅辣椒與蝦仁,用中火拌炒,待蝦仁變色,淋料酒,放入西藍花用大火迅速炒拌,加鹽調味即可。

大廚支招

烹製蝦仁菜肴,調味品投入宜少不宜多,調味品太多就突出了調味品的味道,而壓抑了蝦仁的鮮味,使蝦仁失去了清淡爽口、鮮嫩的特點。一般不要放香油、香菜,因為這兩種調料香味太濃,會壓製蝦仁的原味,隻嫩不鮮,影響質感。

腰果蝦球

材料

蝦仁200克,腰果150克,黃瓜、胡蘿卜各20克,雞蛋清1個。

調料

蔥花、蒜末各10克,澱粉適量,鹽、白糖各3克,料酒5克。

做法

1蝦仁背部劃一刀,挑去蝦線,放入小碗中用雞蛋清和少許澱粉漿好;腰果入溫油炸熟備用;黃瓜、胡蘿卜分別洗淨,一切兩半,切成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四成熱,下入蝦仁滑散、滑透,撈出瀝幹油。

3鍋內留底油放入蔥花、蒜末爆香,烹料酒,放入蝦球、腰果、黃瓜、胡蘿卜翻炒,再放入鹽、白糖,添少許湯翻熟即可。

主婦心得

洗蝦後手上腥味難以洗去,可用檸檬水或白菊花水洗手以去腥味。

水晶蝦仁

材料

蝦仁300克,雞蛋清1個。

調料

鹽5克,白糖、澱粉、水澱粉各少許。

做法

1蝦仁洗淨去蝦線,瀝水,用部分鹽、白糖和雞蛋清、澱粉調勻,放入蝦仁拌勻上漿;剩餘的鹽、白糖、味精、水澱粉調成芡汁。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蝦仁滑熟,瀝油。

3鍋內放油燒熱,下入蝦仁,倒入芡汁,快速翻炒熟即可。

大廚支招

在攪拌的過程中要給蝦仁上勁。在操作中要做到先輕後重,先慢後快,有節奏地順著同一個方向攪拌。

營養師叮嚀

蝦富含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但不宜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因為鞣酸和鈣離子結合,會形成不溶性結合物,刺激腸胃,引起人體不適。

香辣炒蟹

材料

螃蟹1隻。

調料

幹辣椒3克,蒜蓉10克,郫縣豆瓣45克,鹽、白糖、雞精、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螃蟹洗淨剁成塊,裹上澱粉。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蟹塊、蒜蓉炸至金黃色撈出蟹塊,瀝油。

3鍋內留油,放入郫縣豆瓣、幹辣椒、蒜蓉、鹽、白糖(鹽、白糖的比例為1∶5)、雞精與蟹塊一同翻炒均勻即可。

主婦心得

洗蟹的時候,最好用牙刷刷,這樣既可防止被蟹鉗夾住,還可將細小處的泥沙洗淨。死蟹不可食用。

殺蟹時可將竹簽從蟹的肩膀部位插進,直達心髒地帶,然後稍微搖動幾下,蟹就會死去,這樣做是為了炒時蟹鉗不致脫落。

營養師叮嚀

吃螃蟹時,可以適量飲一些白酒,這樣可以借酒澆菌,解蟹的寒氣。

吃蟹後如感到腸胃不適,可用薑片煮水,趁熱飲用,有暖胃功效。

北極貝炒芥藍

材料

芥藍250克,北極貝100克。

調料

鹽4克,味精少許,料酒3克,水澱粉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