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蛋類包括雞肉、鴨肉和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等。同其他類食品一樣,禽蛋類也是人們常吃的副食品之一,營養價值較高,且方便易得。
雞肉的藥用價值很高,民間有“濟世良藥”的美稱。中醫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髒、補虛損的功效。除此之外,雞肝、雞腎、雞心、雞膽、雞內金等均有良好的醫療保健作用。如雞肝具有補肝、養血、明目的作用,雞心具有補心靜氣的作用,雞膽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雞內金具有健脾養胃消食的作用。
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為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肉高,豬肉低,並較均勻地分布於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因此,熔點低,約為35℃,且易於消化。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此外,還含有較高的鐵、銅、鋅等礦物質。
蛋類及其製品的營養成分相差不大,主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天然食品中,蛋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組織蛋白質最為接近,因此,生理價值最高。蛋類也是供給人體必需氨基酸的重要來源。此外,蛋類的蛋氨酸含量相對較高,與豆類和穀類食品混合食用時,能補充穀類和豆類食品蛋白質中蛋氨酸的不足,提高營養價值。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如雞蛋脂肪含58%,鴨蛋含62%,且脂肪熔點低,容易為人體消化吸收。蛋類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麵均衡,易於消化吸收,是理想的天然食品。當然吃過多的雞蛋也不好,一是浪費優質蛋白質,二是蛋白質分解的產物增加肝腎負擔,一天一個人吃一兩個雞蛋即可滿足機體的營養需要。
辣子雞
材料
子雞肉(可帶骨)250克,尖椒100克。
調料
蔥段、薑片、辣椒各20克,鹽5克,醬油、白糖、味精各少許。
做法
1雞腿肉洗淨,剁成塊,下開水鍋焯水,撈出;尖椒洗淨,切段。
2鍋置火上,倒入多量油燒熱,放入雞塊炸至六成熟撈出。
3炒鍋放油燒熱,下蔥段、薑片、辣椒段和雞塊,加鹽、味精、白糖、醬油炒熟即可。
大廚支招
雞肉的塊應剁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這樣不僅成菜美觀,且更容易入味。
炸的時候別炸得太熟,否則雞肉會失水。
主婦心得
鮮雞嘴部有光澤,幹燥;眼部眼球充滿整個眼窩;皮呈淡白色,表麵幹燥;肉色成玫瑰色,胸肌為白色,帶淡玫瑰色,雞腿肉呈灰色。
金沙雞塊
材料
雞肉300克,青椒、紅椒各少許。
調料
A.料酒、鹽、味精、白糖、澱粉各適量。
B.蒜蓉、麵包糠各35克,鹽3克,味精、白糖各少許。
做法
1將雞肉洗淨,切小塊,加料酒、鹽、味精、白糖醃入味,裹上澱粉,炸至呈金黃色,盛出瀝油備用;將麵包糠、蒜蓉拌勻,炸至呈金黃色,盛出備用;青椒、紅椒分別洗淨,切圈。
2另起油鍋,放入所有炸好的原料,放入青椒圈、紅椒圈、鹽、味精、白糖翻炒均勻即可。
大廚支招
炸麵包糠、蒜蓉時油溫不宜高,以免炸出糊味。
蘆筍雞塊
材料
子雞1隻,鮮蘆筍4根,胡蘿卜片、紅椒條各少許。
調料
鹽5克,白糖20克,醬油15克,香油8克,蒜2瓣。
做法
1將子雞治淨,連骨斬斷,入沸水鍋中煮至色變,撈出瀝幹水分;蘆筍洗淨,削去頭及根部,切長段,放入加鹽的沸水中焯燙至斷生,撈出瀝幹。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入雞塊爆炒,炒至雞塊表麵呈微焦黃色,調入白糖和醬油翻勻,待雞塊出香味後,加入餘下的調料及胡蘿卜、紅椒,改小火燒至湯汁將幹時,加入蘆筍段翻炒片刻即可。
營養師叮嚀
雞屁股是淋巴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病菌、細菌的集納地,吃它有致癌的危險。
東安子雞
材料
淨子雞 1隻(約重700克),青尖椒、紅尖椒各1個。
調料
薑絲、蒜末各20克,蔥段10克,辣椒粉、鹽各5克,花椒、雞精各3克,料酒、醋各15克,水澱粉30克,雞湯250克,辣椒片、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子雞收拾幹淨,去內髒,放入煮鍋(水沒過整隻雞),白煮至七成熟(即雞肉內部還有血色時)撈出,稍涼涼,剃去雞的主骨,剁成5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狀;青、紅尖椒去蒂、子,切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花椒、辣椒片和青、紅尖椒片,變色即下薑絲、蒜末、辣椒粉,煸炒出香辣味。
3改大火,放入雞塊快炒一下,沿炒鍋邊緣調入鹽、料酒、醋和雞湯,沸騰後改小火燜燒5分鍾,使調味料滲透入雞肉內。
4最後再次改大火收汁,加入蔥段,調入雞精,用水澱粉勾薄芡,淋入香油即可。
大廚支招
煮雞的時間要控製好,時間長了會使肉感變柴。
可用雞腿代替子雞製作,更加方便實惠。
主婦心得
剩下的雞骨架不要扔掉,可以熬成可口的雞湯 。
此菜是湖南的傳統名菜,它始於唐代,集辣、麻、酸、嫩、鮮等多種滋味於一身。
草菇炒雞塊
材料
雞胸肉300克,草菇100克。
調料
醬油10克,蔥絲、薑絲各5克,鹽3克,料酒、雞精、胡椒粉、水澱粉各少許。
做法
1雞胸肉洗淨,切成小塊,加醬油、胡椒粉拌勻,醃30分鍾備用;草菇洗淨,一切兩半,焯水,撈出瀝幹水分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蔥絲、薑絲炒香,放入醃好的雞塊炒至表麵呈金黃色,放入草菇片炒熟,加鹽、料酒、雞精炒勻,用水澱粉勾薄芡即可。
主婦心得
草菇換成香菇、平菇都可以。
營養師叮嚀
動脈硬化症、冠心病和血脂偏高的高血壓病人、痛風症病人不宜喝雞湯。
草菇的維生素C含量高,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草菇能夠減慢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絲瓜炒滑雞
材料
新鮮三黃雞(清遠雞/文昌雞均可)半隻(約500克),絲瓜200克,枸杞子10克。
調料
料酒、生抽各10克,薑絲、蒜片、鹽、白糖各5克,胡椒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雞清洗幹淨,斬件,下料酒、鹽、白糖、生抽、胡椒粉醃30分鍾;絲瓜洗淨,去皮,切塊;枸杞子用清水泡開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薑絲、蒜片爆香,再下雞塊翻炒,待雞塊變白,下枸杞子,再下生抽(可多一點)、鹽、白糖、料酒調味,蓋鍋蓋燜透,最後再下絲瓜翻炒,待絲瓜剛熟(不要炒軟了),點香油炒勻即可。
大廚支招
這道菜要選嫩一些的雞,易熟,口感好。
絲瓜不要炒得過軟,剛熟即可,既有形狀還有清甜的口感。
西檸雞塊
材料
雞胸肉300克,檸檬半個,黃甜椒半個。
調料
水澱粉15克,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做法
1雞胸肉切成小塊,加水澱粉、一點白糖抓拌勻,擠入檸檬果肉汁,拌勻;檸檬切片;甜椒去蒂及子,洗淨,切塊。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雞肉塊滑熟。
3黃甜椒和擠過汁的檸檬一起放入盛有雞肉塊的鍋中,調入適量的鹽、白糖、味精,待甜椒油亮時關火。
大廚支招
待雞肉炒熟後,調入帶有純檸檬果汁的芡汁也可以,隻是檸檬的香氣沒有那麼濃鬱。
如果檸檬汁滋味夠濃鬱的話,檸檬皮也可不入菜。
主婦心得
粵菜中有一道很有特色的菜叫西檸煎軟雞,雞肉用鹽、澱粉、蛋黃醃製後,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再淋入用檸檬汁、白糖、水澱粉製成的芡汁。現在把油炸的步驟簡化成滑炒,相對簡單又健康,味道也不錯。
芙蓉雞片
材料
雞胸肉200克,雞蛋清1個,火腿40克,冬筍50克,油菜心25克。
調料
鹽5克,胡椒粉、味精各少許,水澱粉10克。
做法
1雞胸肉去筋,捶剁成蓉入碗,加鹽、雞蛋清調勻成糊狀;火腿、冬筍切成薄片;油菜心洗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將鍋稍傾斜,用勺舀雞糊(約30克)順鍋邊倒入鍋內,然後迅速將鍋向反方向傾斜,使油沒過雞糊,待其成形後離鍋,即成雞片,依此法將全部雞糊做成雞片。
3將鍋內剩油倒出,下入火腿及冬筍略炒,加適量清水,加鹽、味精、胡椒粉燒沸,放入雞片稍燴,下油菜心,用水澱粉勾芡即成。
大廚支招
如果想省事,也可將雞肉切片,用鹽、味精、水澱粉、蛋清上漿,下鍋翻炒,雖然雞片的嫩度、口感稍差,但可節省不少時間。
滑溜雞片
材料
雞胸肉250克,韭菜50克,雞蛋清1個。
調料
蔥末、蒜末、料酒、香油、薑汁各5克,水澱粉適量,鹽、雞精各3克。
做法
1雞肉洗淨切片,加鹽、雞精、雞蛋清、水澱粉漿好,下入四成熱的油中滑透;韭菜擇洗幹淨,切段;鹽、雞精、薑汁、水澱粉調成芡汁。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爆香蔥末、蒜末,烹料酒,放入雞片炒至將熟,放入韭菜炒熟,倒入芡汁炒勻,淋香油即可。
大廚支招
滑溜,由滑炒發展而來,是烹調原料中主料經改刀處理、醃製、上漿,用溫油劃散至熟處理後,再用調味的芡汁溜製成菜的一種烹調方法。滑溜的菜肴比滑炒菜肴湯汁要寬,具有滑嫩鮮香的特點。
薑汁也可以用薑粉代替。
韭菜可以換成豆苗。
木瓜雞丁
材料
雞胸肉200克,木瓜300克。
調料
鹽5克,生抽、白糖、胡椒粉、香油各適量,蔥段5克,蒜蓉3克。
做法
1雞胸肉洗淨,切丁,加生抽、白糖、胡椒粉、香油拌勻備用;木瓜去皮、子,切塊。
2鍋置火上,倒橄欖油燒熱,爆香蒜蓉,放入雞丁炒熟後再加入木瓜塊、鹽炒勻,最後放入蔥段快速翻炒幾下即可。
主婦心得
因木瓜含糖量較高和表皮比較厚實,不容易腐爛,所以不用放在冰箱裏儲存,存放於室內陰涼處即可。
營養師叮嚀
木瓜富含17種以上氨基酸及鈣、鐵等礦物質,還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堿等。半個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維生素C,素有“萬壽果”之稱。
豌豆雞丁
材料
雞胸肉250克,冬筍、豌豆、火腿各50克,雞蛋清1個。
調料
醬油、料酒各10克,鹽、蔥末、薑末、白糖各5克,澱粉、水澱粉、味精各少許。
做法
1雞肉洗淨、瀝水,用刀背拍鬆,切丁,加雞蛋清、味精、少許鹽和澱粉漿好;冬筍洗淨,切丁,焯熟;豌豆洗淨,煮熟;火腿切丁。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五成熱,放入雞丁滑散、變色,倒入冬筍丁、火腿丁、豌豆炒勻,撈起瀝油。
3鍋內留底油燒熱,爆香蔥末、薑末,加料酒、醬油、白糖、鹽、味精和少許水,燒開後用水澱粉勾芡,汁濃時倒入雞丁、冬筍丁、火腿丁、豌豆炒勻即可。
大廚支招
怎樣做雞最嫩:把切好的生雞肉(片或絲)放入碗內,加半個雞蛋清,用四個手指的指背輕輕按動,使雞蛋清完全滲入肉的空隙裏,再撒少許鹽、料酒、水澱粉輕輕抓勻。這樣醃過的雞肉既鮮嫩又能防炒碎。
宮保雞丁
材料
雞腿肉400克,花生仁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