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將紅油、蒜末、花椒油、胡椒粉和香油混合均勻製成調味汁。
4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用蔥末熗鍋,放入燙好的各種蘑菇翻炒,再淋入調味汁炒勻即可。
大廚支招
各種蘑菇焯燙後需要把水瀝幹,否則炒出來的紅油雜菌有生水的味道,口感欠佳。
主婦心得
既然是紅油雜菌,那麼關鍵在一個雜字上,所以不必拘泥於本菜譜的配料,使用其他蘑菇搭配味道也一樣出色。
蔥爆木耳
材料
木耳50克,大蔥40克。
調料
醬油10克,鹽、雞精、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木耳水發,洗淨,去蒂,撕成小朵;大蔥洗淨,切斜段。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木耳翻炒片刻,加鹽、醬油,待七八成熟時放入少許水。
3待水收汁後放入蔥段、雞精翻炒,最後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大廚支招
直接將木耳放入熱油中炒製時要特別小心,因為會熱油四濺。也可先放入一部分蔥段翻炒後再放木耳,這樣濺油的情況會好一些。
炒木耳時加入少許水,會讓木耳的味道更鮮濃。加水澱粉要適量,不要太多。
主婦心得
炒木耳時加點肉更好吃,而且不是加純瘦肉,而是要加點帶肥肉的,這樣油會滲入到木耳裏麵,若是用豬油炒會更香!
營養師叮嚀
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藥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木耳炒山藥
材料
山藥300克,水發木耳100克。
調料
蒜片、薑片各5克,鹽3克,白糖、雞精、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山藥去皮,斜切成片,放到淡鹽水裏浸泡備用;水發木耳去蒂,切片,用開水焯一下,再放入涼水中浸一下,撈出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蒜片、薑片煸香,再放入山藥片、木耳片翻炒,加白糖、雞精和鹽調味,炒勻後加入胡椒粉拌勻即可。
主婦心得
在溫水中放入木耳,然後再放入鹽,浸泡半小時可以讓木耳快速變軟。
溫水中放入木耳,然後再加入兩勺澱粉,之後再進行攪拌。用這種方法可以去除木耳細小的雜質和殘留的沙粒。
營養師叮嚀
炒菜至八成熟時放鹽,鹽味容易浸到菜中,並可避免因早放鹽使菜中湯水過多、不易快熟而且菜質老等弊端。
苦瓜炒木耳
材料
苦瓜200克,水發木耳100克。
調料
鹽、料酒各5克,白糖3克,水澱粉10克,味精少許。
做法
1將苦瓜洗淨,去瓤、子,斜切片後焯水,瀝幹;水發木耳洗淨,切小朵,燙水,瀝幹。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苦瓜、水發木耳,烹料酒翻炒至熟,加鹽、味精調味,淋水澱粉即可(可用胡蘿卜花點綴)。
大廚支招
苦瓜過水時放點白糖,這樣炒出的苦瓜不會特別苦。
營養師叮嚀
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炒銀耳
材料
水發銀耳200克,油菜心4棵。
調料
蔥花、薑片各4克,鹽、味精、水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銀耳去蒂洗淨,撕成小朵;油菜心洗淨,剖成四半。
2鍋置火上,放油燒熱,爆香蔥花、薑片,下銀耳、油菜心煸炒,加鹽、味精、少量水翻炒至熟,用水澱粉勾薄芡,淋上香油即可。
大廚支招
因為是炒菜,所以勾芡時不要太厚,以直觀上看不出來為佳。不勾芡也可以。
主婦心得
質量好的銀耳,耳花大而鬆散,耳肉肥厚,色澤呈白色或略帶微黃,蒂頭無黑斑或雜質。如果銀耳花朵呈黃色,一般是下雨或受潮烘幹的。銀耳應無異味,如嚐有辣味,則為劣質銀耳。
營養師叮嚀
銀耳是一種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具有潤肺生津、提神、養胃、益氣、健腦等功效,其性偏涼,養陰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強;食欲不振者,有咳嗽、痰中帶血者都適宜食用銀耳。
炒豆腐
材料
北豆腐400克,胡蘿卜、豌豆各30克,香菇15克。
調料
白砂糖、鹽各5克,醬油10克。
做法
1用廚房紙巾將豆腐包起來,放入微波爐上加熱約30秒,去除水氣;胡蘿卜洗淨,切成三角形;香菇泡發,切成薄片;豌豆洗淨,煮熟。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胡蘿卜和香菇一起翻炒,去除水氣後的豆腐用手捏碎,放入鍋內,放入砂糖、醬油,起鍋前再放入豌豆攪拌一下,熄火後盛盤。
大廚支招
豆腐直接製作可能會出現豆腥味,除了用微波爐加熱,還可以放入淡鹽水中浸泡5分鍾,或入沸水中焯燙一下,都可以減輕豆腥味。
主婦心得
購買豆腐時可在陽光下直接觀察豆腐的顏色,優質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稍有光澤。劣質豆腐則呈深灰色、深黃色或者紅褐色。
營養師叮嚀
黃豆中豐富的卵磷脂有益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而製作成豆腐後,人體的吸收率更高,在加上豆腐在健腦同時,所含的豆固醇還抑製了膽固醇的攝入。所以,比起吃動物性食品或雞蛋來補腦健腦,豆腐有更大的優勢。
沙茶豆腐
材料
北豆腐500克。
調料
白砂糖10克,沙茶醬15克,醬油、醋各5克,蔥絲、薑絲、辣椒絲、蒜粒各適量。
做法
1將北豆腐洗淨,切成小塊入油鍋炸至表麵呈金黃色起鍋。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爆香薑絲、蔥絲、辣椒絲、蒜粒,再加入醬油、白砂糖、沙茶醬和少許水加以攪拌。
3最後放入炸過的豆腐燒至收汁,起鍋前加入辣椒絲和醋即可。
主婦心得
沙茶醬是盛行福建、廣東等地的一種混合型調味品。色澤淡褐,呈糊醬狀,鮮鹹中帶有一點蝦醬的味道,偶爾吃一次可能會有點不習慣,可是多吃幾次興許還會上癮。
北豆腐就是上海人俗稱的“老豆腐”。
別忘了出鍋前放點醋,這很重要,差這一點味道也就差一點了。
酸甜豆腐
材料
豆腐350克,菠蘿肉50克,青椒、紅椒各少許。
調料
番茄醬30克,白糖10克,鹽、水澱粉、香油、薑片、蒜末各適量。
做法
1豆腐洗淨,切塊,放入碗中用部分鹽醃5分鍾;菠蘿洗淨,放淡鹽水中浸泡一會兒,洗淨;青椒、紅椒分別洗淨,切塊。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豆腐塊炸至金黃色撈起。
3鍋內留底油燒熱,爆香薑片、蒜末,放入青椒、紅椒、菠蘿略炒,再放入豆腐塊,加入白糖、番茄醬、鹽、香油,用水澱粉勾薄芡即可。
營養師叮嚀
豆腐含有較多水分,在高溫下容易變質。凡有發黏、變色以及有酸臭味的變質豆腐千萬不要食用。
滑炒豆腐
材料
豆腐400克,胡蘿卜50克,青椒30克。
調料
花椒油(或香油)、蔥花、醋、澱粉各5克,薑絲、蒜片、鹽各2克,味精少許,醬油20克,水澱粉適量。
做法
1將豆腐洗淨,用沸水焯燙一下,切薄片,裝碗,用澱粉抓勻上漿;胡蘿卜、青椒洗淨,切成片,分別投入沸水鍋中,焯燙。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五成熱,投入豆腐迅速滑散,炸至七八成熟,撈出,控油。
3原鍋留少許底油,燒至七八成熱,放入蔥花、薑絲、蒜片,炒出香味後放入胡蘿卜片、青椒片,煸炒至透,再投入炸過的豆腐片、鹽、味精、醬油、醋、少許白開水,翻炒均勻,用水澱粉勾芡,淋上花椒油即可出鍋。
大廚支招
如果不勾芡,可考慮多炒一段時間,待汁快幹時盛出,味道剛剛好。
主婦心得
豆腐很容易腐壞,買回家後,應立即浸泡於鹽水中,並放入冰箱冷藏,烹調前再取出。盒裝豆腐雖較易保存,但仍需放入冰箱冷藏。
營養師叮嚀
胃寒,易腹瀉、腹脹者,腎髒病人、缺鐵性貧血病人、痛風病人、低碘患者要少食豆腐。患有嚴重腎病、痛風、消化性潰瘍、動脈硬化、低碘者應禁食。
筍尖豆腐
材料
豆腐400克,春筍尖100克,香菇20克,海米10克。
調料
生抽10克,高湯100克,鹽、薑絲、蔥絲各適量。
做法
1豆腐洗淨切塊,筍尖洗淨切成塊,分別入沸水略炒撈出瀝幹;香菇、海米浸水泡開後切成粒。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爆香薑絲、蔥絲,放入豆腐塊、鹽翻炒,再放入筍尖、香菇粒、海米粒,加入生抽、高湯,用大火炒熟即可。
大廚支招
春筍為斑竹、百家竹春季生長的嫩筍,色白、質嫩、味鮮。
春筍應挑選短粗、紫皮帶茸、肉為白色、形如鞭子的為好。
主婦心得
買來的筍尖多半已處理過,但水漬味很重,一定要汆燙過再做。
百合黃花燴豆腐
材料
豆腐400克,番茄50克,鮮百合、青椒各30克,黃花菜15克。
調料
蔥花5克,高湯150克,鹽、味精、水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豆腐切成2.5厘米見方的塊;百合洗淨;青椒去蒂、去子,切塊;黃花菜用溫水泡開,去雜洗淨,切段;番茄用沸水燙過後剝去外皮,切成塊。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蔥花煸出香味,依次放入黃花菜段、青椒塊、豆腐塊、百合,翻炒幾下;再放入番茄塊,加高湯、鹽、味精煮熟,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
大廚支招
鮮百合不宜久炒,否則容易變黑,所以下鍋後快速兜勻即成。
水澱粉勾芡時,應先用筷子攪勻水澱粉再倒下鍋,以防勾芡不均勻,起疙瘩狀的澱粉塊。
主婦心得
黃花菜最好用溫水泡發,若用涼水泡,其香味不易激出,若用沸水發製,發出的黃花菜會發艮。
芹菜燒豆腐
材料
豆腐350克,芹菜100克。
調料
蔥花、蒜末、鹽各5克,味精、五香粉、香油各少許,水澱粉15克。
做法
1將豆腐洗幹淨,切成塊;芹菜擇洗幹淨,切成小段。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加蔥花、蒜末煸炒出香味,放入豆腐塊,邊煎邊散開,加清湯適量,煨煮5分鍾,再加芹菜段,改用小火繼續煨煮片刻,加鹽、味精、五香粉拌勻,用水澱粉勾薄芡,淋香油即可。
營養師叮嚀
豆腐不含膽固醇,肥胖者和心腦血管病人常吃能降低膽固,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芹菜也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二者搭配食用效果更好。
木樨豆腐
材料
豆腐350克,雞蛋1個,水發黃花菜25克,水發木耳30克。
調料
蔥花10克,鹽5克,花椒粉少許。
做法
1將豆腐洗淨,切成小方丁;雞蛋打在碗內,調勻打散;黃花菜掐去硬頭,洗淨,切成短段;木耳洗淨,切成小朵。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七成熱,將雞蛋液倒入,炒散成塊,盛出備用。
3用蔥花熗鍋,將黃花菜段、木耳、豆腐丁、雞蛋陸續放入,翻炒片刻,再下入鹽、花椒粉炒拌均勻即可。
主婦心得
做法與木樨肉相同,黃花菜一定要炒熟,否則有毒素,不利於健康。
鹹蛋黃豆腐
材料
豆腐300克,熟鹹鴨蛋1個。
調料
水澱粉10克,鹽、味精、胡椒粉、鮮湯各少許。
做法
1豆腐洗淨切成小丁;鹹鴨蛋去皮,將蛋白、蛋黃分別切成小粒。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七成熱,下豆腐用中小火不停翻炒,炒去水分和生味後,放入蛋白粒、蛋黃粒炒片刻,加鮮湯、鹽、味精炒勻,用水澱粉勾芡,撒上胡椒粉即可。
大廚支招
做這道菜選用紅心的鹹鴨蛋為佳。
製作時也可以將豆腐和鹹鴨蛋黃搗爛成泥,然後同炒。
主婦心得
將鴨蛋放入壇子中,水剛滿過鴨蛋,放入約鴨蛋重量一半的鹽巴,密封蓋口,醃製7~10天,即成鹹鴨蛋。
營養師叮嚀
鹹鴨蛋中鈣、鐵等礦物質含量豐富,含鈣量、含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因此是夏日補充鈣、鐵的好食物。
鬆仁豆腐
材料
豆腐350克,炸鬆仁25克。
調料
蔥末、醬油、水澱粉各10克,鹽、白糖、胡椒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豆腐洗淨切塊。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溫熱,加入豆腐塊、醬油、鹽、白糖、少量水稍煮,用水澱粉勾芡,倒入預先炸好的鬆仁翻炒,撒上蔥末、胡椒粉炒勻,淋上香油即可。
大廚支招
製作這道菜可以事先將鬆仁浸泡,能去皮和油腥味。
炒鬆仁時,油溫不要太高,並要勤翻炒,以免炒糊。
營養師叮嚀
鬆子仁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油酸等,能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鬆子仁中的磷和錳的含量豐富,對大腦和神經有補益作用,是學生和腦力勞動者的健腦佳品,對老年癡呆症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冬菇豆腐
材料
豆腐400克,水發冬菇80克,青豆50克。
調料
醬油10克,鹽、料酒、白糖各5克,味精、鮮湯、水澱粉、香油各少許。
做法
1豆腐洗淨,切方塊;冬菇洗淨,去蒂,撕成小塊;青豆洗淨,煮熟。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豆腐煎至兩麵金黃,加醬油、料酒、白糖、味精、鮮湯,用小火燒入味後勾芡裝盤。
3鍋中留底油,下香菇、青豆煸炒,加料酒、味精、鹽、鮮湯,入味後勾芡,淋少許香油,放到豆腐中央即可。
營養師叮嚀
長期過量攝入豆腐容易引起碘缺乏。因為大豆中含有一種叫皂苷的物質,它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但也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所以豆腐雖好但也不宜長期多吃。
家常豆腐
材料
豆腐500克,豬五花肉50克,香菇5朵,冬筍60克,青蒜20克。
調料
蔥花、薑片、蒜片各5克,料酒、鹽各5克,醬油15克,豆瓣醬適量,味精、胡椒粉、澱粉各少許。
做法
1將豆腐切成0.5厘米厚的三角片;五花肉洗淨,切片;香菇洗淨,去蒂,切片;冬筍洗淨,切片;青蒜洗淨,切段。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豆腐,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3原鍋上火,加底油,下入肉片煸炒後,加入香菇片、冬筍片稍煸,放入豆瓣醬炒香,放入蔥花、薑片、蒜片炒出味,再放入料酒、鹽、味精、醬油、胡椒粉,稍炒後加入高湯,燒開後倒入炸好的豆腐,改小火燒至豆腐軟嫩入味時放入青蒜,待汁剩三分之二時,勾入水澱粉,輕輕晃動炒鍋將汁均勻裹在豆腐上即可。
大廚支招
出鍋前,可以淋少許香油,成菜的味道會更香。
注意切豆腐的大小,掌握好油溫,豆腐不宜勤翻炒。
主婦心得
不喜歡吃辣味的朋友可以減去點豆瓣醬,增加一點醬油的用量。
營養師叮嚀
豆腐是老人、孕婦、產婦的理想食品,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食物。對更年期、病後調養、肥胖、皮膚粗糙很有好處。腦力工作者、經常加夜班者也非常適合食用。
雙椒豆腐
材料
豆腐300克,青椒、紅椒各30克。
調料
鹽5克,白糖少許,蔥末2克,蒜片、薑絲、味精各適量。
做法
1豆腐洗淨,放入開水中煮至斷生,撈出涼涼,切片;青椒、紅椒洗淨去子切片,在開水中焯一下,撈出投入涼開水中,撈出控幹水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七八成熱,爆香蔥末、蒜片、薑絲,
放入豆腐炒至水分快幹時,加鹽、白糖、青椒片、紅椒片炒入味,最後加味精炒勻即可。
大廚支招
青椒、紅椒焯水後再投入涼開水中,可以使其口感爽脆,不焯燙直接炒製也可。
番茄燒豆腐
材料
豆腐400克,番茄100克。
調料
高湯適量,鹽5克,香蔥段、白糖各4克,水澱粉少許。
做法
1番茄洗淨,燙一下,去皮,切塊;豆腐洗淨,切成塊。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先入番茄炒出香味,再入豆腐與鹽、高湯,以小火燒5分鍾,最後加入香蔥段,並以水澱粉勾芡即可。
主婦心得
選購番茄時,要選擇圓、大、有蒂,硬度適宜,富有彈性的個體。扁圓形的果肉薄,正圓形的果肉厚。不要購買帶長尖或畸形的番茄,這樣的番茄大多是由於過量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造成的。
營養師叮嚀
番茄生吃好還是熟吃好?如果想補充維生素C,那麼就生吃番茄,想要補充茄紅素,就要炒熟了食用。
紅燒日本豆腐
材料
日本豆腐1盒,冬筍、水發冬菇各50克。
調料
蔥絲、薑絲、鹽各5克,醬油、料酒、水澱粉各10克,高湯適量,味精少許。
做法
1將日本豆腐切塊;冬菇洗淨,去蒂,切片;冬筍去殼,洗淨切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倒入豆腐稍炸,撈出。
3鍋內留底油,爆香蔥絲、薑絲後放入冬菇、冬筍翻炒,加入料酒、醬油、鹽、高湯、味精、豆腐煮至入味,出鍋前淋入水澱粉即可。
大廚支招
日本豆腐非常滑軟,如不先炸一下,直接下鍋很容易碎。
還可以將日本豆腐裹上蛋清粘上澱粉再過油炸成金黃色,這樣炸出的豆腐晶瑩剔透。
可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加少許豆芽菜,豐富口感。
主婦心得
日本豆腐一般都是放入盒中密封出售的,整塊取出時很容易弄碎,這裏有個小竅門,先將上麵的密封紙用刀劃開,進入空氣,再翻過來將盒底部剪下一小塊,一般可以剪個三角口子,目的就是讓空氣同時進入豆腐底部,然後一扣,日本豆腐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