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 3)

龍配龍來鳳配鳳

從前,有個叫翠兒的小姑娘,.自幼喪父,她心靈手巧,聰明伶俐,一表人材,就是家裏窮,靠繡花養活他媽。

媽媽有病了,翠兒沒錢給媽看病,愁得沒法兒,村裏窮人也很同情她,又沒有錢周濟她。這事兒讓村裏一個財主知道了,給她送來十兩銀子,讓她給媽媽買藥。翠兒準知道他黃鼠狼給小雞拜年——沒安好腸子,再三推脫不要他給送的銀子,財主一再說同情她,不要她還,非給她不可。翠兒隻好留下,用這些銀子很快把媽的病治好了。

杲然不出所料》翠兒媽的病剛好,財主就上門來求親,讓翠兒嫁給他家的傻兒子。翠兒堅決不同意。財主軟硬兼施,一天去八趟。翠兒這個聰明的姑娘一想,他財大勢大,我不同意逼急了他就會搶人,我們母女勢單力孤,我必須用計策整治他。

這天,財主又來了,翠兒很熱情地接待他,對他說:“財主老爺,都說你兒子傻,我也沒看著。我想就憑您老人家的聰明勁,您兒子怎麼能傻呢?”財主一聽有門兒,趕緊說:“可不是怎麼的,誰說我兒子傻,都是那幫窮.鬼編排他。”翠兒說“這樣吧,你把你兒子帶著,咱們上縣衙,當著知府大人的麵兒我問他話,他要能答上來,我就嫁給他。”財主一口答應說;“行。”

第二天,財主領兒子到縣衙大堂,來了不少看熱鬧的人。翠兒在堂上不慌不忙,把這件事來龍去脈跟知府大人說了一遍,知府大人問財主,是否有這個事兒,財主說:“一點不假,確有其事。”知府大人一聽說:“好,往下講,翠兒,你用什麼試驗他傻不傻呢?”翠兒說:“自古就講究郎才女貌,我不管他長得醜俊,個子高矮,他要有才我就嫁給他。我現在就以大堂為題做詩,他要是能答上來我就嫁給他。”知府說:“好!”

翠兒說道:

“眼前是公堂,

老爺勝似我親爹娘,

要問翠兒怎麼想,

我請老爺做主張。”

傻小子接著說:“混蛋,什麼老不老爺我不要,我要媳婦不要爹和娘!”知府一聽,竟敢說我混蛋,豈有此理!知府大人威嚴地說:

“龍配龍來鳳配鳳,

烏鴉怎能配鳳凰,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傻瓜不配翠兒郎。下去!”

那個財主說:“知府大人,她還欠我家的銀子呢!”知府大人說:“是你給她送去的,還是她到你家借的?”財主說:“是我給送去的。”“心甘情願送去的錢財怎麼能反複無常再向人家要,這是大丈夫所為的嗎?!‘下去!”財主賺了個人財兩空。

杯弓蛇影

秀才月光請好朋友宋文到他家喝酒。倆個人邊說話邊喝酒好不痛快。.喝著喝著宋文的話越來越少,喝半價酒起身告辭了。月光不知乍回事兒,也不便多問。

回到家裏宋文一病不起,月光知道後趕到家裏去看望。月光問他:“那天喝酒是怎麼回事?”宋文說:“別提了大哥,那天在你象喝酒我就覺得有個小長蟲在杯裏遊動。”月光一聽說:“啊》原來是這麼回事,明天我套車把你接到咱家,咱們再喝一次酒你的病就好了。”

第二天,宋文又來到月光家,兩個人坐在原來的位置上,月光倒滿一杯酒以後問:“這回還有沒有小長蟲了?”宋文說還有。”說完又要退席。月光說:“別動。”他把牆上掛的弓解下來又問:“這回還有沒有了?”宋文說:“沒有了。”宋文這時恍然大悟。隨後做詩一首:

“疑懼之心生疑病,

真誠情誼險葬送,

錯怪誠朋愧難言,

杯弓蛇影一場空。”

吟完,二人哈哈大笑,推杯換盞,病也好了。以後人們就把杯弓蛇影這句話做為一個成語留傳下來,形容那些疑神疑鬼,捕風捉影的人。

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活百年

從前有個叫無誌的人,讀書不刻苦,在學問上一知半解。為人卻虛偽驕傲。他家裏並不富貴,他卻娶了一妻一妾,擺門麵,充富豪。

兩個老婆忍饑挨餓,一心盼望他功成名就,可是他一連五年名落孫山。趕考回來他也不著家,晚上回來時常喝得爛醉。老婆問他:“在外邊幹什麼了?”他每次都說和名人、官人、貴人在一起喝酒做詩。

他走了以後兩個老婆在一起嘮:“他天天出去會名人、官人、.貴人,怎麼沒見一個名人、官人、貴人到咱家來串門呀!”妻和妾越嘮越懷疑他。

.有一天,他前腳走》後腳妻子就跟出去了。隻見他順著大街往前走,沒一個人跟他打招呼。他離開大街簡直向東山崗兒墳瑩走去。那墳瑩地正好有一夥抬杠子的人在吃杠飯,他上前去向人家討要。抬杠子的人走了,他把剩菜剩飯劃摟到一堆,大口大口吃,把祭屍酒端過來大口大口喝,那樣子十分狼狽。

妻子回家跟小妾說:“丈夫是咱們的依靠,他對咱們這樣不忠實,幹這種不爭氣的下賤事,咱得教訓教訓他!”小妾說:“對,得教訓教訓他,真沒想到他這樣愚弄咱們!”

無誌又象往常一樣,醉熏熏,大模大樣地回家來了。到

家就擺起譜來,叫大老婆倒水,讓小妾洗腳。兩個老婆一反常態,誰也不動彈。無誌大發雷霆:“你們這倆個賤人,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我在外邊廣交名人,將來前途無量,你們就等著跟我享清福吧!”大老婆說:

“墳間酒食飽,

回家騙妻小,

男子大丈夫,

無誌逞英豪。”

無誌見妻妾知道了他的底細,讀書人好麵子,抱頭痛哭,無地自容。他跪在兩.個老婆麵前說:“我對不起你們呀,我無誌已年過四旬,還有何所求,醉生夢死了此一生算了,你們倆誰願意跟我過就留在這,不願意跟我過就走吧小老婆說:“虧你是男子大丈夫,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活百年。你若醉生夢死,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思?咱們姐倆和你過還不如死了。你若是條漢子,現在用功也來得及。範進八十歲還中舉呢。”無誌品品兩個老婆的話,言之有理。從此後發奮讀書,五十二歲時考上了進士。一妻一妾從此和他過上的榮華富貴的日子。

。。

塞翁失馬,焉禍福

邊塞有個老頭兒丟了一匹非常好的馬。街坊鄰居都到他家來安慰他:“財去人安樂,不要上火,不要著急。”有的說:“唉,太可惜了!”丟馬老頭滿不在乎地說:“我丟了一匹馬也許是件好事。”別人都不理解他的話。

果然過了不幾天,他家那匹馬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匹好馬。街坊鄰居聽說了這件事,都趕來祝賀。老頭又說:“財來必引災,好事也許變壞事。”

不幾天,他兒子騎馬出去玩,從馬上摔下來,把腿摔斷了。街坊鄰居又來了,這個說:“可惜這個聰明的孩子。”那個說:“這輩子可怎麼過。”老頭又對大夥說:“災能帶福,這件禍事說不定還能給咱家帶來什麼福份呢。”

過了不久,爆發了戰爭。這個屯子所有的青壯年都應征入伍,有不少青年在前線戰死了,去參軍的人所剩無幾。唯有老頭的兒子因腿斷了沒被征去,保住了性命。街坊鄰居問他怎麼事先就知道事情的結果,他說:“壞事變好事,好事變壞事是萬事的規律。”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成一句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白狐裘衣

從前有個財主,家裏養了上百個食客,由於他平時對食客吃用都很大方,這些食客個個為他盡力效勞。

有一次知府大人請他去吃飯,縣官也在場。席間,知府大人說:“聽說你有一件白狐裘衣,我想見識見識。”財主一聽就明白了。讓隨從的食客把白狐裘衣取來。知府大人翻過來掉過去看,財主說:“即然大人喜歡,我就送給大人吧!”他這麼一說:正中知府大人下懷,知府大人笑納了,卻氣壞了縣官。

晚上,縣官把財主叫到他屋裏說:“我也想要件白狐裘衣。”財主一聽急了: “縣官#爺,你這不是管姑子要孩子

嗎!我可就一件白狐裘衣啊我不管你是一件還是兩件,反正我也要一件白狐裘衣!怎麼?看我官小怎麼的?告訴你,強龍壓不住地頭蛇,.以後走著瞧吧!”說完,把門“啪”的一聲關上走了。

財主回到他住的屋子裏唉聲歎氣,一個食客問他有什麼難事,他把縣官要白狐裘衣的事說了,這個食客一聽主子是為這事兒發愁,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是最善於偷東西的食客。他說:“老爺別怕,這事包在我身上了。”

不一會兒,那個食客就把送給知府大人的白狐裘衣偷出來交給了財主,財主把他送給了縣官。告訴縣官說:“即然

縣官老爺喜歡,我就給你老又買了一件。”縣官自然高興不用細說。

財主回到住處不安地跟食客說:“天亮以後知府大人一看白狐裘衣沒有了豈不怪罪?”那個食客說:“咱們現在就溜,讓他們之間打去吧財主說:“那不行,現在走不了,城門天天雞叫時才開。”旁邊一個會學雞叫的食客說:“這好辦,我馬上出去學雞叫,城門準開。”

那個食客到外邊學了兩遍雞叫,各家各戶的雞都叫起來,管開城門的人聽見了雞叫把城門就打開了,財主領著食客偷偷地溜走了。

第二天,知府大人到處找白狐裘衣,找來找去在縣官屋裏找到了。知府大人說:’“好你個縣官,真是膽大包天,竟然偷到知府來了。”縣官說:“知府大人,您官比我大,可也不能冤枉好人,那是財主送給我的。”說說兩人打起來了,官司打得沒完沒了。最後隻好把財主再請進京城核實到底給沒給縣官白狐裘衣。

財主說:“反正我一共兩件白狐裘衣,給你們倆人每人一件,你倆誰丟了,誰偷誰的我?一慨不管。”審問財主沒審問出四五六,知府和縣官繼續打。

正好八府巡案大人打此地路過,知府和縣官讓八府巡案給判這個案子。八府巡案把財主傳來,細問了事情來龍去脈。八府巡案一聽這件白狐裘衣是財主送的。知府和縣官都沒花錢,就把這件白狐裘衣又判給財主。知府和縣官兩個人白歡喜一場,打鬧一場,誰也沒撈著這件心愛的白狐裘衣。

聰明智慧的兒媳婦

老紀家養個大狸貓,到東院老賴家偷油吃,讓老賴家老爺子一棒子打死。老紀家不讓了,他家拿這個狸貓比兒子都精貴。老賴家一看這事不好辦,就答應包老紀家一個狸貓。老紀家非要和他家死的那個狸貓一模一樣的不可。老賴家買了三、四個狸貓老紀家不是因為差點色,就是因為小一點都說不行。老賴家為此破費不少錢。

老賴家老爺子回家愁眉不展,兒媳婦月娥問老爺子:“爹,你老愁什麼?”“唉,別提了,爹失錯手,把西院的狸貓打死了。”“打死狸貓還他一個不就得了》愁什麼!”“媳婦,你不知道,老紀家不好說話兒,我買了好幾個狸貓,人家都說不行。說他家的狸貓和別的狸貓不一樣。是什麼:“家貓如家虎,

跳到南牆不沾土,

當官的要買,..

光給銀子五千五:

兒媳婦一聽笑了:“爹,老紀家這些年從來也沒把咱家的東西弄壞嗎?”老爺子想一想說:“那年他家娶兒媳婦管咱家借個菜板子,垛肉餡給垛兩半了。”“那他家賠沒賠咱那?”“沒有,咱哪象他家那種人。”媳婦一聽樂了。“好吧,爹,你老人家不要上火,就把這件事交給我吧。”

聰明的月娥抬腿到西院老紀家去了。到了西院,進門她就笑了:“二大爺,我爹打死你家那個狸貓,我看賠你一隻算了。”紀家老爺子把眼皮一翻說:“什麼?賠我一隻算了?我家的狸貓哪也找不著。

家貓如家虎,

跳到南牆不沾土,

當官的要買它,

光給銀子五千五。

你上哪去買這樣的狸貓?”月娥一聽笑著說:“二大爺,這麼說你是河北胡子不開麵了?那年你家垛壞咱家的菜板子怎麼辦?”“還你唄“還我家?你知道我家的菜板子是什麼木頭做的?”“什麼木頭?”

“那是上方說理木,

切著兔子能變豬,

官府要買它,

光給銀子八千五。

你要能買著這樣的木頭,你就還我家。”老紀家老爺子一聽傻眼了,哎呀,我的媽,我家狸貓五千五,他家菜板子八千五,整差三千塊呀,這事不好辦了。他隻好說:“那咱們兩頂了,我也不要你家賠狸貓了,你也別讓我家賠菜板子了。”“嗯,這還差不多。”月娥這才走了。

宋大人和丫環秋娥

皇太後下令修繕寺院,來了不少工匠。這天下點蒙蒙細雨。姓宋的工匠千完活藏在門後沒走。等別人都走了,他一個人到後院去遛達,見後院一個屋裏有鋪小炕,炕上有個行裏卷。宋工匠覺得渾身發冷。上炕把行裏卷放下就躺下了。

這屋裏住著個小丫環叫秋娥。秋娥侍候太太上床休息以後就回來了。一進屋見一個男子躺在炕上,嚇得“媽呀”一聲往後一拜。宋工匠見屋裏住的是一個女子,自知失禮。下地就給秋娥跪下了:“萬求小姐別吵嚷,你我男女有別,傳揚出去與你我都不好,我不是壞人,是修繕寺院的工匠。”讓他這一說,秋娥定了定神,再一細看這男子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宋工匠掃一眼秋娥,也暗暗吃了一驚,天下竟有這樣美貌的女子!兩個人一見鍾情。沒嘮上兩個時辰,兩人就拜天地成了婚。 ?

成婚以後,宋工匠藏在秋娥屋裏不敢露麵,秋娥吃飯時給他帶回來點。秋娥這些日子的飯量一天比一天大+,引起了太太的注意。太太是個細心人,她覺得這裏麵一定有文章。以前太太天天九點睡覺。這天太太七點就上床了,告訴秋娥說:“沒事了,你可以回去了。”秋娥高高興興地走了。

她前腳走,太太後腳就起來了〇隨秋娥走,跟到秋娥的窗下,隻聽屋裏有一男一女在說話。“我們這樣偷偷摸摸,

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唉!”太太遂下明白了,怪不得秋娥這些日子幹完活巴不得趕快離開我原來她有意中人了!太太走到門前“當當”敲敲門。這下可把秋娥嚇壞了。她讓宋工匠順炕洞躺下,然後用大被把他腦袋蒙上。這才下地給太太開門。

太太進屋一看就明白秋娥把人藏在哪了。“秋娥,剛才我在窗外聽見屋裏有兩個人說話,這會兒怎麼剩你一個人了?”宋工匠在炕上一聽瞞不住了,從被窩裏出來下地就給太太跪下了,秋娥也跪下了。二人雙雙淚流滿麵,求太太恕罪。太太瞅瞅秋娥,瞅瞅宋工匠,本來怒氣衝衝,一見兩人這樣般配,又念秋娥侍候自己八年,比自己女兒還好,心又軟了:“你們在這呆著也不是事呀,我倒行啊,讓你們老爺知道了,非打死你們不可宋工匠和秋娥一聽渾身哆嗦,磕頭如搗蒜。太太是個熱心腸的人。答應三天之內把他倆送出去。宋工匠和秋娥感恩不盡。

太太怎麼送秋娥和宋工匠呢?她傳來了兩個大買賣人,明裏送禮,暗中放人。準備了四個大柳條包,兩個裝人,兩個裝著金銀財寶。打發家奴院宮送客人,送到半路上,打開柳條包把人放走。那兩箱金銀財寶也都歸了秋娥倆口子。

宋工匠和秋娥拎兩個柳條包金銀財寶,樂顛顛回家了。回家後他們大吃二喝起來,不到二年時間就太太給的財物花光了。宋工匠又求秋娥說:“你在太太麵前最得意不過,你再回去跟太太借點錢,我將來出息時,一定還她!”秋娥用嘴撇宋工匠:“當初看見你時,以為你不知出息個什麼人物,沒想到你除了會吃、會喝以外,狗屁不是。”讓秋娥這麼一說,宋工匠的臉有點紅。秋娥貶斥宋工匠一頓,還是去

求太太借錢去了,因為家裏連下鍋的米都沒有了。

到了太太那兒,太太一聽秋娥把她給的錢都花光了.很是生氣,太太說:“秋娥呀,你是窮人家兒女/怎麼過日子那麼大手大腳,我給你的錢夠你花一輩子的!太太責怪她一番,又給了她兩柳條包金錢衣物。

秋娥拿到家裏,不到二年又花了了。宋工匠必竟是個男子漢,他再也沒有臉兒讓媳婦去求老爺、太太要錢了。天無絕人之路,這年正趕上反毛子,(打土匪)宋工匠豁出命來千,取勝了,當朝皇上封他為宋大人。從此,秋娥苦盡甜來。

三姑爺

拴馬莊趙老員外的三個女兒都嫁人了。找的三個女婿各有各的特點。大姑爺二姑爺都有文化,又會溜須拍馬。三姑爺是個莊稼人,耿直倔強。

八月十五賞月,大姑爺二姑爺三姑爺都到老丈爺家來了,老丈爺領他們在花園裏轉悠。見河裏有兩個鴨子戲水,隨問三個姑爺說:“鴨子在水裏為什麼不沉?”大姑爺說:“鴨子有分水掌、離水毛,所以不沉。”三姑爺說:“不對,它們天生是那玩藝。”嶽父瞧不起三姑爺,聽他這麼一說就替大姑爺駁斥三姑爺說:“你懂什麼?鴨子要沒有分水掌,離水毛怎麼能不沉呢?”三姑爺說:“我說不對就不對,那船也沒有分水掌,離水毛啊,為什麼船不沉叫他這一問誰也答不上來了。老大覺得挺窩火。

四人又往前走,有兩隻鵝在那叫喚。嶽父又問:“為什麼鴨子叫聲啞,鵝子叫聲大二姑爺說:"鴨子脖子短,鵝子脖子長。”三姑爺是個老實人,一聽二姑爺胡謅八扯,老丈人還挺器重他,就來氣了:“去你媽的蛋,賴蛤蟆沒有脖子怎麼叫聲那麼大?”老嶽父一聽也是呀。這下子又把二姑爺窩在那了。

四人又往前走》有一棵蘋果樹,嶽父順手摘一個蘋果,問:“蘋果為什麼一半紅,一半綠?”這回老大老二沒敢輕易出口,他倆到一旁合計半天,回來說:“嶽父大人,書上說蘋果紅的這半是因為朝陽,綠的一半是因為背陰。”嶽父一捋子胡子說:“嗯,還是我大姑爺聰明,知道的事兒多。”三姑爺一聽又來氣了,就你那倆個破姑爺放個屁也是香的。三姑爺說:“別在那放無煙屁,山楂也沒轉著長,它怎麼哪都紅?”這一問,把個老丈人加兩個姑爺問得張口結舌誰也答不上來。.老大老二憋了一肚子氣。

皇上和麗匠

當朝皇上貼出布告修建皇宮。全國能工巧匠都來了。有個老畫匠,描龍畫鳳象真的一樣。畫藝高超,誰都佩服。

有一天,皇上出來散步。看老畫匠畫得出奇。就和老畫匠嘮起來了。問老畫匠多大年齡?這一問不要緊,皇上吃了一驚。這個老畫匠竟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時生,過去的皇上忌諱多。

皇上回朝和大臣們說:“工匠裏有個師付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我當皇上,他是工匠兒,將來對我有沒有什麼不利大臣們有心地善良的說:“你問他是何地生人?”

第二天,皇上散步時又和工匠嘮起來。皇上問他:“老師付你是何地生人?”工匠說:“我生在船上,父母都是打漁人。”皇上回去對大臣們說:“他生在漁船上。”大臣們又有心眼好使的說:“啊,那不要緊,船上生人漂漂泊泊一生是無根草,他的壽命不會太長,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他怎麼能跟皇上大富大貴比呢。皇上不必在意。”皇上經他們這一說也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了。可見皇上身邊的人心眼兒好壞多麼重要。這要身邊人說與這個人相克,皇上一定會殺死這個工匠。

車豁子騙媳婦

早先年的人都沒有戶口,.在哪過不上來流了就逃荒。有這麼倆口子逃荒,走到一個小客店,又饑又渴,倆口子滿兜劃拉十個大錢住進去了。

不一會兒,又來個趕大車的老爺們也住進來了。出門在外,沒事好往一起湊嘮家常,倆口子和車豁子嘮一陣子也就各自睡覺了。

車豁子見了逃荒的小媳婦以後,怎麼也睡不著覺。怎麼尋思怎麼覺得那小媳婦做我老婆正好,他心生一計。第二天一早起來,他問小倆口“往哪去”?小倆口說:“往北去。”車豁子說:“那正好坐我的車,我一分錢也不管你們要。”小倆口一聽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事。就收拾收拾跟他走了。

等小倆口上車,.行裏捆好以後,車豁子把車平平穩穩趕出二十多裏地兒。他見四外無人,偷偷用鞭杆子把車後的行裏捅掉,然後,狠狠抽馬幾鞭子。大車放纓跑,一跑跑出十五裏地開外。他把車閘拉住了。告訴小倆口:“你們的行裏掉了。”倆口子一看可不,行裏沒有了,全家就這點家當。逃荒的老爺們說:“你們在這等我,我回去找。”媳婦說:“咱倆一塊去找吧。”車豁子說:“一個人去就行了,女人走的慢倒耽誤事。”倆口子一聽可也是,那男人一個人去了。等他走出十步以外,車豁子狠抽馬一鞭子,大車沒命地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