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王半仙懵案
從前,屯裏有個姓王的,念了幾天書,腦袋特別聰明,會看個黃曆什麼的。村裏有個大門小事都來找他掐掐算算。他腦袋好使,反映快,小來小去的事兒有時懵對了幾樣,人們更信服了,都管他叫王半仙。
知府大人的夜明珠丟了,怎麼找也沒找著,掐掐算算的找了五六個也沒算對,張鐵咀李鐵咀也不好使,派差人下鄉再找能掐會算的。
差人來到王半仙這個屯子,誰都說他算得準,就找上門來了。王半仙嚇哭了說:“哪個挨千刀裯婁我,說我會算命,這要算得不對,知府大人還不把我殺了。”可是不去不行啊,他穿好衣服,帶著蓑衣,跟著差人走了。
剛走出不遠,上來一塊雲彩,不大會兒下起瓢潑大雨,王半仙把蓑衣穿上一點沒澆著,差人澆得象個落湯雞。差人心想,這個王半仙可不簡單,還能算出陰天下雨,我得小心侍候。
晚上,來到一座客店,外邊嘩嘩下雨,王半仙心裏沒底兒,翻來覆去睡不著,站在窗前自言自語地說:“叫我來,我不來,非催,催我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差人正走到門外,別的什麼也沒聽清,就聽是兩個催字,他嚇出了一身冷汗:哎呀,他怎麼知道是我偷的,這回我可活不了
了。他不顧一切地破門而入,進門兒就給王半仙跪下了。把王半仙嚇了一跳:“是何人闖入我屋內為何下跪?”差人說:“王半仙呀王半仙,你算得真準,在仙人麵前我不敢撒謊,那珠子是我偷的,你老人家一下子就把我給算出來了,明天你若說出來,我就活不成了,求半仙饒命!”王半仙心裏這個笑啊。他一看救命人來了,板著麵孔說:“你知道我的利害就行了,你一五一十說來!”差人說:“我是知府裏的大管家,姓崔,我年紀大了,不想幹了,這輩子什麼也沒攢下,我就把知府的夜明珠偷出來了,讓我埋在後花園的芭蕉樹下。”王半仙說:“好吧,念你沒有撒謊,我能救你,出去吧。”
第二天一早兒,二人上路了,王半仙心裏有底了走路也快。傍黑到了知府,知府大人急不可待地問差人找來了什麼仙,差人說:“這個人可不一般,不光能算出珠子在哪,還知道陰天下雨。”知府大人一聽樂了,當晚就讓王半仙算夜明珠在哪。王半仙心裏有底了,端起鬥來了,對知府說:“要找到珠子哪能這麼簡單,我要在七日之內,選一個星辰好的夜晚,念動真言,才能找到珠子,你先去搭個觀星台吧。”知府大人趕緊安排。
第七天晚上,王半仙站在觀星台上往天上看,口念:一二三二二三.七八九十念真言,老爺的珠子入後花園了。”說完走下觀星台和知府大人,管家一大群人來到後花園,這轉轉,那轉轉,轉到芭蕉樹下說:“刨刨了三尺深,寶珠出現了。知府大人樂壞了,擺三天宴席招待王半仙。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半仙說:“小人家有老婆孩子,明天我要回去了。”知府大人說:“哪能讓神仙回去呢>明天
我派人把你家室接來就是了。”王半仙一聽要留他在這,嚇壞了。連連說:“不,不行啊,我在這裏住不慣。”知府大人說:“住常了就習慣了,你走了我以後再丟東西怎麼辦?”王半仙不好強走,隻好硬著頭皮留下了。
第二天,知府大人來到後花園蹓躂,怎麼也捉摸不透他的珠子怎麼跑到後花園芭蒸樹下。心想他是不是瞎懵呢?我不防再試他一試。知府伸手摘個棗兒纂在手心裏,進屋先問王半仙:“我那珠子是不是有人偷的?”王半仙說:“不是,絕對不是,那寶珠在屋裏待悶了,出來蹓躂蹓躂。一下子鑽進地裏出不來了。”知府又問:“你猜我現在手裏拿個什麼?”王半仙心想他準是找到了寶珠放哪兒也不放心,清早起來用手攥著。張口說道;“知府大人大清早兒……”還沒等他把話說完,知府說:“對對,是個大青棗兒!”這個王半仙太靈了太利害了。知府經過這兩件事心服口服了。’
——傳十,十傳百,王半仙的名字傳到了京城。正趕上外兵來侵略,總兵頭子拿個盒子讓滿朝文武猜裏邊裝什麼,猜對了就撤兵,猜不對就把全城的人都殺光。.京城派人把王半仙請去了。
王半仙看著盒子心想,這回該著我現眼,說死、我也猜不著盒子裏裝什麼。想到這兒他拍著自己的腦袋說:“王八頭,王八頭這回非掉……”不可兩字還沒說出來,捧盒子的總兵說:“對對,裏邊裝的是王八——金龜!”滿朝文武得救了,大家都說王半仙不是人是神仙,其實他是懵。
吹牛的遇著大的
從前有這麼一個人,專門好吹牛。吹牛他不吹別的牛,專門說他膽兒大。什麼十隻狼來了他也不眨眼;什麼和死人躺在一起睡覺他也敢。見人就吹他膽大。這天他又和幾個人在那兒吹,讓一個有名的張大膽兒聽見了。他心想,我張大膽兒是出名的大膽兒,長這麼大沒怕過什麼。從哪又冒出這麼個膽大的。我非和你比試比試不可。
有一天張大膽對吹牛的說:“你即然膽兒那麼大,咱倆打個堵好不好?”吹牛的問:“打什麼賭?”張大膽兒說:“南山墳瑩有個丘子,你敢不敢半夜去把棺材打開,把死屍的衣服扒下來?”吹牛的說:“那有什麼不敢的?我常在墳瑩地裏睡覺。”張大膽兒說:“好,一言為定,明天我見了死屍的衣服就算折服你膽兒比我大了。”
晚上,張大膽兒先去了,他把棺材撬開,把死屍捧出去了,自己躺在棺材裏。半夜,吹牛的來了,剛要撬棺材蓋,沒想到棺材蓋用手一掀就開了。他心想,這家人也太粗心了,連棺材蓋都不釘。他把棺材蓋放在地下,把繩的這頭套在自己脖子上,另一頭套在死屍的脖子上,開始扒衣服。剛扒兩下他覺得死屍喘氣,嚇得一個高兒跳老遠》那屍首又倒下了。吹牛的心想可能是我害怕了,我若連個屍首衣服都扒不下來,我算什麼膽大?想到這,他又跳進棺材扒起衣服來。扒完了,他把棺材蓋蓋上,從兜裏掏出兩個洋釘就釘。釘完了他挾著衣服要跑,卻怎麼也跑不了,有人拽他衣服襟兒。吹牛的這回可嚇壞了。他嚇差聲地喊:“快來人哪,來人哪,有鬼兩個走道兒的人聽見了,跑過來一看,哪有什麼鬼,是他把衣服襟兒釘在棺材蓋裏了。張大膽把釘子起下來把棺材蓋兒欠個縫兒,把衣報襟兒拽出來了。當他又要釘上蓋時》隻聽棺材裏喊:“不要釘!不要釘吹牛的聽著這一聲喊,嚇得扔下死人衣服撒腿就跑。張大膽掀開棺材蓋出來了。對吹牛的說:“怎麼樣?還是我膽大吧?”吹牛的一看是張大膽,馬上給他作輯說:“兄弟,我算服你了,以後我要再說膽大你就把我舌頭割去。”
從此吹牛的再也不敢吹他膽兒大了。
吃鬼大王現眼記
有個陰陽先生,誰家孩子大人有個病災兒他就去念咒,念完咒拿把寶劍就攆。攆到墳瑩,就說鬼鑽進墳地裏了,讓人拿鍬挖,哪次都能挖出個小人兒,他拿起來就吃。幾天以後病人就好了,他用這個方法騙了不少錢,人們給他起個外號叫吃鬼大王。
有一天傍下晚兒,放牛娃趕牛回家遇到吃鬼大王在一片墳瑩地,這個墳上鼓搗鼓搗,那個墳瑩地鼓搗鼓搗。等他走了放牛娃用棍子在他鼓搗的墳瑩地上掘。一掘挖出個小糖人兒。放牛娃明白了,他就是用這小糖人騙人哪。這回我非調理調理他!放牛娃把挖出來的一個個小糖人兒都吃了,在放糖人兒的地方放上一堆堆牛糞,又埋好了。吃不了他就揣在兜裏,跑回家了。
第二天,村裏有個小孩兒有病請他去治,他念完咒,說是衝著家裏墳瑩了,爺爺魔他。吃鬼大王拿把寶劍就往這家墳瑩跑,到了墳瑩地,用寶劍往下一指,家人用鍬挖起來。他閉著眼睛約摸到地方了,說,妥了,鬼出來了!”他抓起牛糞往嘴裏吃,剛吃到嘴裏“哇”的一聲吐了。放牛娃出來說:“你怎麼把鬼吐出來了?小孩的病能治好嗎?”吃鬼大王張口結舌答不上話來。放牛娃把他昨晚怎樣埋小糖人兒的事對大夥說一遍,怕大夥不信還把小糖人拿出一個給大家看。鄉親們恍然大悟。以後誰也不信他那一套了。
壞氷吳小貴
有個叫吳小貴的窮小子,娶個有錢的媳婦。陪送不老少東西。吳小貴遊手好閑,不幾天兒就把媳婦帶來的錢和東西折騰光了。折騰光了他就打老丈人家的主意。
有一天他對他媳婦說:“咱得上你爹家劃摟點玩藝。”媳婦問:“怎麼劃摟?”吳小貴說:“明個你裝死,我弄個棍子把你撥活,告訴你爹就說這是無魂棍。你爹要買去不就能給我倆個錢兒嗎媳婦窮急了,沒有別的辦法,一想這招兒雖然損了點,可也行。.
吳小貴把媳婦安排好,派人給老丈人家送信兒。老丈人家來了一大群人,進大門就哭。走到窗戶底下,聽見吳小貴在屋裏唱。老丈人來氣了,上去就給吳小貴兩個嘴巴子。“人都死了你還有心思樂?”吳小貴說:“嶽父大人別害怕,閻王爺和我相好,給我一根撥魂棍,不管人死了多少天,用它一撥就活了。”老丈人不信>讓姑爺馬上就撥。果不其然,吳小貴用小棍一撥,撥腿腿動彈,撥胳膊胳膊動彈,撥嘴就會說活。老丈人一看樂了,對吳小貴說:“我給你十畝地,你把這個小棍賣給我吧。”吳小貴說:“你家確實應該買這個撥魂棍。你家那麼多長工,打完場就沒事了,淨吃閑飯。要是秋天把他們打死,春天再撥活,那可省不少糧食。”老丈人連聲說:“好主意,好主意。”馬上給姑爺十畝地,異小貴
把撥魂棍給他了。
吳小貴的老丈人把撥魂棍拿家去藏在櫃裏。秋天打完場,糧穀進倉了,他派兩個棒小夥子,半夜時到長工的屋裏一棒子一個,都打死了,垛在西下屋。
第二年開春兒他拿出撥魂棍怎麼撥也撥不活。老丈人拎著撥魂棍去找吳小貴。吳小貴來到老丈人家假裝圍著死人轉了一圈說:“你怎麼能垛得實實惠惠》得垛成馬躪垛。看,這都捂包了,怎麼能撥活呢?你沒見你閨女那會死了我是把她單擺著放在後門口通風的地方嗎?”讓他這一說老丈人沒話了。乖乖拿出白花花的銀子把打死的長工們發送了。
回到家裏,老丈人和小舅子越尋思越不是滋味,慢慢醒過腔。派幾個人把吳小貴梱起來,裝在麻袋裏扛到河邊,準備扔到河裏。等把吳小貴折騰到河邊,小舅子和老丈人都累了,尋思反正把他捆起來了,他也跑不了,就回家吃飯去了。
吳小貴在麻袋裏破嗓門喊:“捂紅眼兒!捂紅眼兒!”河邊有個放羊的,正好這兩天鬧眼睛,一聽有人說捂紅眼兒,就來到麻袋旁邊。吳小貴聽見有人來了,就說:“誰鬧眼睛進麻袋裏捂一會就好了。”放羊的小孩把麻袋打開,放出了吳小貴,自己鑽進麻袋裏。吳小貴又重新把麻袋捆好,趕著小孩放的那群羊回家了。
老丈人和小舅子吃完飯回到河邊拎起麻袋就往河裏扔。放羊的小孩在麻袋裏喊:“是我呀,是我呀!”小舅子說:“淹的就是你!”說完“咕咚”一聲把麻袋扔河裏了。
父子倆往家走,走到半道兒一合計,吳小貴死了,閨女得接家去呀,別再讓女兒受罪了。轉道來到吳小貴家。進院
一看吳小貴在那喂羊呢,好大一群羊。老丈人大吃一驚。吳小貴見老丈人來了,說:“你能淹死我嗎?龍王爺和我好〇你把我扔河裏以後,龍王爺看我膽挺大,敢上他那去,給我一群羊,我牽回來了。還給我一群牛,我沒牽回來明個去牽。”老丈人一聽還有一群牛,急忙問:“牛在哪?”“在河那邊,你要就送給你。”老丈人說:“你給我牽回來得了。”吳小貴說:“誰要誰去牽。”老丈人愛財就去了。
老丈人先下河了,走到河中間兒,水深淹脖子,他向岸上招手求救,他兒子以為他看見牛了,招呼他去。兒子也下河了.,爺倆越走水越深,都淹死了。 °
老丈人到陰朝地府把吳小貴告了。吳小貴掐指一算,對媳婦說:“你爹把我告了,閻王爺明天能來傳我。你按照我說的做,我就死不了。”他對媳婦如此這般交待一番。第二天,真來了一個小鬼兒,開窗戶也開不開,踢門也踢不開,都釘死了,他見有一個窗戶眼兒,就往裏鑽。一鑽鑽進豬吹泡裏。吳小貴倆口子趕緊把豬吹泡紮緊,拿到大田地裏用腳踢。踢得小鬼直叫喚。踢來踢去踢到苞米茬子上了,紮破了豬吹泡。小鬼跑回去了。
第二天,閻王爺又派驢小鬼來傳。吳小貴倆口子正在拉磨,告訴驢小鬼說:“你等一會,等我拉完磨再跟你去。”驢小鬼拉一輩子磨,見著拉磨就癢癢,再說他怕耽誤時間閻王爺怪罪他。就說:“我幫你拉。”吳小貴把套給驢小鬼套上了。倆口子用大棒子打。最後把套打斷了,驢小鬼跑了。
第三天,閻王爺自己親自來了。在大門口問;“吳小貴在家嗎?”吳小貴說:“在家,你進屋吧。”見到閻王爺,吳小貴問:“你是怎麼來的?”閻王爺說:“我是騎千裏駒來的。”吳小貴說:“那你先走吧,我騎萬裏哼去。”閻王爺一聽心想:我這千裏駒就夠快的,他還有萬裏哼,比我還快。閻王爺說:“那咱倆換著騎吧。”吳小貴說:“我的萬裏哼認生人,要換咱倆衣服、帽子、鞋都得換。”閻王爺說:“好吧,換就換。”換完了衣服,吳小貴把閻王爺領到豬圈裏指著一頭大母豬說:“這就是萬裏哼,你等我走後把它趕出來騎上,保準比我快,我先走了。”
吳小貴帶上老婆騎上千裏駒不一會走得無影無蹤。閻王爺把老母豬從圈裏趕出來騎在豬身上怎麼趕也趕不走,半天時間也沒走出當院。閻王爺知道上當了,可到哪去找吳小貴和千裏駒呢?隻好承認鬼算不如人算。
有這樣一個教書先生
有這麼一個教書先生,他不光教書,還經常把學生在私塾館裏的表現告訴家長,家長們不是打孩子就是罵孩子,越打越罵孩子越有逆反心裏,沒一個孩子學習好的。他這樣做家長們很生氣,教一年書就把學生領家去不用他教了。
這回他又招了幾個學生,開學頭一天他就對學生說:“世界上的事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毛病還是自己發現好。”說完,一個學生問老師:“別人有事到底管不管?老師說:“不能管,千萬不能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幾個學生都笑了。原來是老師的帽子帶歪了。他回到屋裏照鏡子看到了,心想,學生做得對,要當場告訴我,我還不好意思。有毛病還是自己發現好。
第二天上課時他就把這個想法和學生講了。放學以後,老師和一個學生回家取米。學生看見老師的米袋子漏了,問老師:“別人有事應不應該管?”老師說:“不能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師到地方一看,一袋子米都漏了了。他責怪這個學生怎麼不告訴他》學生說:“你不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毛病等自己發現嗎?”老師沒話說了。
幾個學生回家以後就跟家長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話。家長們都說這個先生說得不對。一天,一個家長從一條小路上走,看見前邊有一個人蹲在那兒,直喊:“來人哪,來人
哪他走近一看是兒子的教書先生。教書先生說:“我讓蛇盤住了,快來幫我把它打死。”學生的父親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能管你。”教書先生急了:“別不管,別不管,我收回這句話,以後永遠不說了。”學生的父親見他知罪了,把蛇頭拿起來一輪,把蛇摔死了,老師得救了。臨走時,學生的父親說:“你做一個先生應該告訴學生,應該管的事情要管,不應該管的事情不能管。”先生說:“是的是的,我要這樣說。”
員外選女婿
有個員外選女婿,貼了這麼一個告示“我出四句謎語,誰能猜著,我的女兒就嫁給誰。”員外的女兒才貌雙全,.四鄉皆知,告示一貼出,風流才子來了一大群。員外說:“要是有兩個人答上來,我就再出四句,最後一個人答上來,我女兒就嫁給他。這四句謎語是:“金磚鋪地地不平,高大門樓低頭行,打鍾鍾不響,點燈燈不明。打四種人。”
風流才子們你看我,我看你,搖頭晃腦誰也答不出來。這時站在最後邊的一個看賣呆的莊稼院小夥子笑了。.員外說你笑什麼?”莊稼漢說:“這有何難?我不想來求親,我笑這麼簡單的題難壞了讀書人。”員外說:“你說不難你來答,答對了我女兒就嫁給你!”莊稼漢說:“金磚鋪地地不平是瘸子,高大門樓低頭行是羅鍋,打鍾鍾不響是聾子,點燈燈不明是瞎子。”莊稼漢一口氣說完了,員外當場給女兒定親。
風流才子們恍然大悟,直拍大腿說:“本是人間平常事,難壞我們讀書人。”
窮鐵匠和富鄰居
窮鐵匠要添些工具,向富鄰居借錢。富鄰居說:“我就是把錢扔了也不能借給你,你成天叮當窮,叮。當窮,打一輩子鐵也不能富。借你錢怕你還不起。”
鐵匠走了,心想,這回我非長口誌氣不可,從此大幹起來。他一邊掙錢一邊省吃儉用。那個富鄰居仗著自家有幾個錢,成天大宴賓朋,大門口車馬成群。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窮鐵匠的兒子也能打鐵了,爺倆打鐵遠近出名,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富鄰居成天花天酒地,把家底兒都折騰光了/一天比一天窮。爹媽有病了也沒錢治。窮鐵匠心眼好使,讓兒子拿錢給富鄰居送去。富鄰居深受感動,把女兒嫁給了窮鐵匠的兒子。成親那天窮鐵匠對親家說:“門前拴馬非富貴,身有技術不算貧。”富鄰居羞愧難
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來曆
有個愛小偷小摸的人,臘月二十三下場大雪,他出來掃雪,看見西院房簷上掛個大筐,往下直滴嗒血。他想:一定是他家殺豬了,筐裏不是豬頭就是下水。他看誰家的人也沒起來,跳牆過去摘那個筐,摘下來一看是顆血淋淋的人頭。他剛想撂下,屋裏出來人了,一下把他手按住:“你幹嘛,殺了人還想駕禍於我嗎?走,見官去!”小偷兒沒辦法,隻好乖乖地跟他走了。
到了官府,知府大人問:“誰是原告?”筐主人說:“我是原告。他大清早殺了人,把人頭裝在筐裏往我家房簷上掛,想駕禍於我,請老爺明斷。”小偷兒一聽人象這樣告他,連連喊:“不,不是,不是我的筐知府大人說:“原告,我問你:你為什麼從屋裏出來就說他殺了人,要駕禍於你?”筐主人嗚拉不上來了。知府大人一拍驚堂木說:“說不說,不說拉出去重打五十大板!”筐主人一聽嚇壞了:“我說,我說!我把我爹殺了,準知道他愛占小便宜,肯定來偷東西,就把它掛在房簷上。想架禍於他。筐主人說實話了,被收入監,小偷兒還在那跪著。知府大人說:“你可知罪?下大雪本該自掃門前雪,別管他人房簷掛筐不掛筐。”以後這句話演變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三年畫虎
從前有個皇帝就愛看帶虎的畫。他把天下的畫師都召到宮裏,對大夥說:“你們誰願意給我畫一張老虎畫,畫得象真的一樣,我就封他為王,畫得不象我就把他斬了。”畫匠們你看我,我看你沒人敢吱聲。一個叫張四的畫家說“小人願為天子作畫。但有一個要求:時間得長一點。”皇帝說:”好,我不管時間長短,畫得象就行。”
過了些天,皇帝派人去取畫,他說沒畫完。隔幾天,再去取畫他還說沒畫完。就這樣一次次去取^他一次次說沒畫完。一直到第三年皇帝等不及了,把張四找來,問張四怎麼還沒畫完。張四說“小人這些天一直在構思,還沒畫,現在小人願當麵給天子作畫。”皇帝說:“文房四寶侍候!”
張四幾筆畫成一隻猛虎,這虎象活的一樣。皇帝發怒了:“大膽刁民你可知罪?你用這麼一會兒功夫就畫完了,為什麼讓我等了三年?”張畫匠說:“天子有所不知,請到我畫室裏看。”皇上和隨從進畫室一看,滿屋全是畫的虎,張畫匠說:“我用三年功夫畫虎,今天殿上才畫得那麼象那麼快。”皇上一聽明白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啊!賜你無罪,重重加獎了張四。
有個專治蛇傷的醫生,雲遊四方。他走到一條河邊,見河裏有四隻烏龜。他伸手去捉,烏龜進了洞,他把手伸進鱉洞,一條蛇把他手咬住了。藥包放在岸上又拿不著,他喊:“來人哪!”讓一個叫王二的聽見了,王二問他:“我怎麼救你?”蛇醫說:“你把岸上那個藥簍遞給我就行了。”他從藥簍裏抓一把藥麵往鱉洞裏一撒,手就拿出來了。他告訴王二:“你看,一會兒這裏肯定有一條蛇死了。”王二不信,坐在河邊瞅著。不一會兒,真有一條象扁擔那麼粗的大蛇飄上來。王二“啩嘣”一聲給蛇醫跪下了師傅,教我吧,我們這一帶蛇特別多,沒人會治,死了不少人。”蛇醫看他說得誠懇,就答應了。王二把蛇醫領家去了,蛇醫整整教了他一年時間。要走時,告訴王二:“你可不能乘人之危詐取錢財呀!”王二連連說:“師傅放心,我記住了。”王二倆口子巴不得一時把蛇醫打兌走,好掙大錢。
師傅走了以後,王二開始治蛇傷。.明明應該抹一回藥,他讓你抹兩回,抹三回,加倍收錢。鄉親們一個個傾家蕩產,他卻發了大財,人都說這個小子比毒蛇還毒。
有一天王二治病回來走在路上也讓毒蛇咬了,用他給別人抹這種藥怎麼抹也不好使。眼看就要死了,他媳婦出去找師傅去了。師傅來了,對王二說:“要我治傷可以,你能給
起錢嗎王二說:“你要多少錢?”師傅說:“象你傷這種程度我要給你治好需要一座金山一座銀山。”王二說:“師傅,我沒有那麼多錢哪。”師傅說:“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王二大哭起來。“師傅,師傅,你不能見死不救啊?”師傅說:“讓我救你可以,你必須把這幾年詐來的錢全拿出來還給窮人。”“好好。”媳婦忙拿出一匣子錢。師傅說:“我先給你治好,再看你行動師傅說完,扔下一包藥麵,不見了,原來蛇醫是個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