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任那個小媳婦怎麼喊,車豁子也不理她。一直把她拉到自己家。小媳婦無奈給車豁子當了小老婆。
再說逃荒的小夥子回去找行裏,找回行裏再攆媳婦已是無影無蹤。他明白是上當了。坐在山崗上哭了一陣子,就慢慢往前走。到家以後沒法生活就要飯吃。這飯一要就是八年,要飯時遇到一個唱曲子的,他就跟著學,學二年學的挺好,他也到處唱曲子掙錢。
有一天,車豁子出門遇見一個小夥子正在給別人唱曲子,聽著挺好聽的。車豁子這些年趕大車掙了不少錢,家象家,業象業,就有一伶事不順心,騙來的小老婆老是悶悶不樂。車豁子心想,我何不把唱曲子的雇到家裏,白天給我幹零活,下晚給我唱曲子。說不定小老婆會高興起來。想到這,車豁子上前跟唱曲的小夥子打招呼,商量雇人的事。小夥子當然願意,沿街唱曲興許掙著興許掙不著,有個固定人家也好,三言兩語說妥了。倆人誰也沒認出誰。小夥子上車了。
唱曲子的小夥子到了車豁子家頭一天就讓他跟長工下地幹活,歇氣的時候他就給大夥唱曲。越唱大夥越愛聽,後來幹脆不讓他幹活了,別人替他幹,讓他在地頭專門給大家唱曲子。下晚回家,車豁子讓他給小老婆唱。他唱曲子不敢瞅小老婆,可小老婆卻敢瞅他。一瞅不要緊,小老婆吃驚不小,這不是我日夜想念的當家的嗎?她認準以後沒動聲色。第二天,她告訴長工頭說:“今天把那個賣唱的給我留下侍弄家裏的韭菜地。”
唱曲子的小夥子還不知道咋回事,拿把鋤頭低頭鏟韭菜地。車豁子小老婆見車豁子走了,抱著孩子進韭菜地了。唱曲小夥子也不敢抬頭》邊鏟邊問:“太太有什麼吩咐?”小老婆說:“你是哪的人,叫什麼名字?”唱曲的低頭邊鏟地邊說“我是從河南逃荒來的,叫四海。”小老婆說:“你抬起頭來,看認不認識我?”唱曲的說:“小人不敢認。”“我是你媳婦秀秀啊“啊?”四海抬頭一看,正是自己失散十年的媳婦,倆口子抱頭痛哭。’
倆口子哭了一陣子,四海見媳婦身穿綾羅綢緞,一看自己那個窮酸樣兒,就對媳婦說:“你現在好過了,享福了。你還願意跟我過嗎?”媳婦說:“你淨說傻話,那個車豁子家稱一座金山我也看不上他。八年了我也沒高興過一天。明天咱倆就想個法子逃出去。”四海聽了自然高興。
第二天,秀秀等車豁子走了以後,對長工頭說:“今個我要上娘家串個門,你給我拴套馬車,讓那個唱曲子的趕車,走路給我唱唱曲子我也高興高興,解解悶兒。”長工頭兒把車拴好,秀秀把家裏值錢的東西包巴包巴,都裝上車,領著孩子上車了。三掛馬的大車,一出門四蹄蹬開,不一會兒就沒影了。
車豁子回家一看家裏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了,傻眼了。他捶胸頓足:“我該死呀,我該死!是我引來家賊了他不死心讓一個窮唱曲子的把自己的小老婆拐走。派出二十多個長工雇了二十匹快馬到處找。找了一個月工夫,也沒找著。車豁子是人財兩空,這真是一報還一報。
王員外的三個姑爺
王員外有三個女兒,大女兒二女兒都過門了,倆個女兒都善於射箭,找的兩個女婿也都百發百中。老丈人很喜歡。剩下的三女兒也要找個射手。
鄰居張進早就看中了王員外的三女兒。隻是不會射箭,不敢登門求婚。啥事架不住琢,張進日思夜想,想出了一計。他到集上買了一張弓箭。買了一隻活野雞。
第二天早晨天剛放亮兒,他就把野雞一個膀子紮一個箭頭,扔進王員外家院牆。天亮了,王員外出大門散步,張進氣喘噓噓跑過來。王員外問他:“有啥事?”李進說:“天亮以後,我出來解手,飛過來一個野雞,讓我重射兩嘗了,落在你家院裏,我撿野雞來了。”王員外一聽高興了,步也不散了。滿院子幫他找起野雞來。還真就找著了。王員外一看不偏不歪,一個膀子一箭。老頭子喜出望外,三女兒的女婿有希望了。可轉念一想又覺得有點奇怪,東西院住著,可從來沒看見李進學射箭。想到這,他不露聲色把李進送出大門外。
李進看出王員外找到野雞時那個高興勁。決心再比量一把。也許老頭子一高興三女兒就是我的了。隔了幾天,他又到市場買了一隻活兔子。順小肚子紮一箭頭,扔進王員外家茅房邊。早晨王員外起來解手》等在大門外的張進乘機敲門。王員外把大門打開,問他有什麼事?張進說:“昨晚一
隻兔子從大門口跑,讓我一箭射中,那兔子疼急了,一瘸一拐從你家貓洞跑進院,我見你家熄燈睡覺了,也沒好意思驚動,這會兒約摸你考人家睡‘醒了,才敢打擾您老人家。王員外說:“等我解了手,咱們一塊找。”他剛走到側所邊,就看見一隻野兔子。這下子王員外可確認張進是射手無疑了。當場答應將女兒許配給李進。李進別提多高興了。第二天就下聘禮,第三天就拜天地娶媳婦。
小倆口結婚以後甜甜蜜蜜不說,單說王員外壽旦之日,在院裏搭個大柵子,三個女兒、女婿都來給老丈人拜壽。吃半價飯,隻見從南邊飛過來一群大雁,王員外心裏一樂,我三個女婿都能拉弓射箭,何不讓他們一人給我射下來一隻?想到這兒他對三個姑爺說:“女婿們你們看三個姑爺一齊抬頭》大雁正飛在頭上。大爺明白了老丈爺的意思。從桌子底下取出弓箭,“嗖”的聲,箭起雁落。二姑爺也不示弱,“咱”的一箭,又射下來一隻。親朋好友無不喝彩,該三姑爺的了,他硬著頭皮拉開弓,左比量,右比量怎麼比量也不敢射,等他比量好了,雁群也過去了。他說:“讓倆姐夫把雁子打慌了>它們在天上亂竄我怎麼能打著呢?等再來的吧。”老丈爺一聽可也是。李進鬆了一口氣,可算找到個借口搪過去了,他抹了一把汗。
沒想到他剛挾一口菜,二姐夫喊:“快,老三,雁群過來了!”他隻好硬著頭皮又拉開弓,還是幹比量不敢射。媳婦著急了,走上前用胳膊一捅咕,箭出去了。好家夥,掉下來兩隻大雁,把個老丈人可樂顛餡了。原來,他趕上點了,雁子走到大棚子前重排隊形,兩個雁子一個在上》—個在下,讓他一箭串中兩個。誰也沒看見媳婦用胳膊捅咕那一
下。
李進一箭射下來兩隻大雁,樂壞了老丈人老丈母娘,樂壞了媳婦,可氣壞了大姑爺和二姑爺。他們倆心想咱哥倆是這一帶射箭的第一把交椅。從來沒聽說有個什麼李進會射箭。今天讓他演的可不輕啊。大姑爺和二姑爺坐在那一咬耳朵,給王員外提個建議:“爹,吃完飯,咱們哥三個上山,專打飛禽走獸,晚上接著給你老人家祝壽,看誰打得多。”老丈爺當然高興。也就同意了。李進心裏不大願意也沒敢說。
吃完飯,三個姑爺上山了。不一會兒,老大打隻野雞,打隻兔子回來了,老二打隻狐狸回來了。老三站在半山坡,見著隻野豬比量半天不敢打,野豬跑了。見著隻麅子,比量比量不敢射,麅子跑了。他見老大老二都滿載而歸,心裏有點著急。繼續打還打不著,回家吧,太丟人。他正站在那猶豫,往東一瞅,懸崖底下有個洞,他奔洞去了。
他站在洞口聽,裏麵沒有什麼動靜。就進去了。洞裏有三個剛下的小狼崽。他不由分說,一個狼崽一箭頭都捅死了。轉身剛要出洞,就見大公狼和大母狼回來了。李進嚇得渾身是汗。該著他大難不死。公狼和母狼打回一隻大麅子,公狼刁腦袋,母狼咬屁股,進洞時橫進進不去。公狼隻好倒退往裏進。李進在洞裏看得真切,等公狼剛進洞裏一半屁股,他抓住狼尾巴,上去就紮一箭,公狼死了。母狼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李進上去又是一箭頭,把母狼也紮死了。他一看死了這麼一大堆,肯定拿不走了,幹脆回去叫老丈人趕台車來拉。他擦擦汗往家走,媳婦在大門口等他。見他回來就埋怨說:“你總吹你會射箭,一到真格的就不行了。你看人家大姐夫和二姐夫,早就打回來了,你出去這麼半天,空手回來了,看你怎麼有臉兒見爹爹。”李進笑了:“他們打一個兩個的算什麼?要打怎麼也得夠拉一車的。走,讓你爹套掛車,把我打的拉回來王員外聽說三姑爺打了一車野物別提多高興了》他親自跟車上山去拉,兩隻大狼,三隻小狼,一個砲子,裝了滿滿一車。這回全家人算服了,連大姑爺和二姑爺也不得不把第一把交椅讓給三連襟。王員外逢人就誇三姑爺射箭射的準。隻有李進自已知道自己咋回事。
有一次,王員外進城,見牆外圍著一群人指指點點,他也擠上去看。一看原來是個招賢榜。榜上說:某某地方有一隻惡狼,天天下山吃人,那個地方斷了路行人,誰要把這隻狼打死,就封他為勇士官。”王員外一下子就把榜揭家來了。心想:我三姑爺五隻狼都打死了,別說一隻惡狼。官府聽說有人揭榜,趕緊派人把勇士請去。李進知道自己那兩下子,可老丈人讓他去他又不得不去。
到了官府,當官的給他點了三千兵馬,給他帶了槍支火藥。到了山下,李進一想,這些人跟著我,我要是叫狼吃了多難看,幹脆我自己上山死了別人也不知道怎麼死的。想到這,他告訴當官的:“你們都在山下等著,我打狼什麼兵器、什麼幫手也不用,就這隻弓箭就行了。”說完,他拎祀弓箭上山了。走到離狼洞門口十幾步遠,就見滿地骨頭渣子。他心裏直打顫兒。怕也不行今天死活也得豁出來了。他咳嗽了一聲,狼從洞裏出來了,李進急忙爬上一棵大樹,狼腦袋往樹上撞,想把他搖下來。一下子卡在樹杈上了。屁股和尾巴直晃當,腦袋也拽不出來,一看這情形李進從樹上跳下左一箭頭,又一箭頭好頓紮,這隻老狼沒有一點還手之力。李進見它死透了,從樹杈上把它拽出來,扔在地下,喊官兵上來,滿朝文武無不折服。當場封了官。王員外的三姑娘跟他享盡了福。王員外這三個姑爺管他會射箭的不會射箭的,閨女都跟著享福,就算沒選錯。
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公子,趕船的是一個八十歲老人。船靠岸了,岸上一個小姐在散步。看中了船上的書生。於是她出詩打對,小姐說:“船上一隻珠,手拿一本書。,
不知名和姓,夜晚誰的夫。”
船上的公子聽了答不上來。趕船的老頭著急了/他急忙答道:
“岸上一枝花,美貌真可誇。
不知名和姓,夜晚到誰家。”
小姐一看公子沒答話,老頭子接茬了,就來氣了。順口說道:
船上一老翁說話理不通。
二人出詩來打對,何勞你八十歲老艄公!”
老頭子聽了心想:你瞧不起我,那我偏跟你對。又說道:
“老漢家住江南島,皮不劑來襄可好。”
小姐見公子也不抬頭,老頭子對起來沒完沒了,十分掃興,拉著丫環走了。
從前有個叫郭三的,十多歲父母就死了。給他留下一個小客店讓他經營。因為她父母是因病早亡》郭三立誌學醫。
他把客店門一鎖,整天走村串戶,聽說誰懂一點醫道他就去問、去學。他走遍名山大川,到處采集中草藥。
這天,他又上山采藥,發現一個和尚躺在山坡上,他喊了幾聲,和尚睜開眼睛用手指指腦門兒,郭三一摸,和尚發燒得燙手。郭三就把和尚背家去精心治療。治了十多天,和尚的病好了。
這天郭三采藥回來,一看和尚不見了。郭三心想出家人也有喪良心的,我給你治病侍候你這麼多天,你怎麼就不告而辭了呢?我也不能管你要治病錢。
三天以後,被郭三治好病的那個和尚又回來了。原來,他看郭三心眼兒這麼好,又這麼鑽研醫道,回寺廟裏給他取祖傳方去了。郭三本來醫道就不低,這回得此祖傳秘方,更是治好大病人、小病人無其數。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郭三郭神醫的名字傳遍了三裏五村。
有一次,郭三進京去買藥,聽路旁的老百姓議論:“你說這年頭這事怪不怪?正宮娘娘昨天還好好的,睡一宿覺就死了。”“八成是讓神鬼迷的吧。”郭三懂醫道,不相信鬼神這一套。他好奇地向皇宮走去。走到皇宮門外遇到一個大
臣,郭三走上前去詢問說:“請問官老爺正宮娘死了可有此事那個大臣說:“可不是咋地,昨天還好好地,今天早晨宮女給她送飯,一看人沒氣了。這不,什麼也沒準備,屍首還沒盛斂呢。”郭三說:“官老爺煩您進去通稟一聲,我是大夫,會治各種病,也許我能把娘娘救活。”那個大臣聽說有人能把娘娘救活,也顧不得通報,拽著郭三就往停屍房跑。
滿朝文武聽說有人能把娘娘救活,攜同皇上一起來到靈堂。郭三揭開黃龍布,從頭到腳給娘娘檢查一遍,告訴大臣們說:“娘娘是氣逆昏厥,還有救。”說完,郭三拿出一尺多長的長針,在娘娘的人中上紮幾針,在腳心上紮幾針,隻見娘娘慢慢開始喘氣了,不一會兒把眼睛也睜開了,再過一會兒坐起來了。宮中群臣驚呼:了不得了,出了個能起死回生的神人。皇上下令大擺宴席款待郭三,並封郭三為太醫,留在宮中專門給皇親貴族看病。
金子姑娘
從前有個財主娶少媳婦叫秀蘭。這姑娘生來就粗手大腳,炕上地下的活兒幹起來一陣風。地主老財家裏傭人有的是,娶她來是為了玩耍戲弄。不需要她幹活。她越是找活幹,財主越瞅她不順眼。天長日久,財主一到晚上出去吃喝嫖賭,時常不回家。秀蘭從沒受過這個窩囊氣,她一氣之下提出要打活離。財主一聽正中下懷,揮筆寫下了休書,給她文銀十兩把她攆出去了。
秀蘭別提怎麼憋氣了,啥事不為,結婚幾天讓人給休了。秀蘭沒臉回家,她順著大街往前走,街上的買賣人吆喝聲響成一片,她沒心思聽,沒心思看。隻是愁眉不展地低頭往前走。
走著走著,一個打卦算命的先生攔住了姑娘的路:“姑娘想是有什麼事吧?我給你算一卦,不靈不要錢。”秀蘭一聽算命先生說得挺硬,就把婆家送給的十兩銀子都給了算命先生,反正我也不想活了,讓他給算一卦,死個明白。報完生日時辰之後,先生沒費羅嗦,張口說道:“好苦命的婦人哪,你是邁兩個門坎喝兩口井水的命,你要想好,除非牛上房,車上樹。”算命先生一看他愁眉苦臉的樣子,準知道她遇著倒黴的事了順口胡說,為了騙錢。他這一胡說不要緊>可把姑娘給坑苦了。算命先生沒算之前姑娘還抱一線希望,
盼望將來有個出頭之日,這下子她一聽涼了。“牛上房,車上樹”老牛那麼笨,什麼年頭能上房。車,馬車、牛車、三輪車……她把所有的車都想遍了,也想不出能上樹的車。想到這,她眼淚止不住刷刷往下流。現在擺在他麵前的路隻有一條了,那就是死。死,隻有去死了,怎麼個死法她沒想好。
她又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眼前出現了一條大溝,溝裏有個煙囪在往外冒煙。她又饑又喝,想去討碗水喝。姑娘繼續往前走,有一座就山坡蓋起的/』、草房兒,門前有顆樹,樹下坐著一個老太太在那紡線。姑娘走到老太太跟前深施一禮說:“請問大娘這是什麼地方?”老太太上下打量了一下姑娘挺順眼,告訴姑娘說:“這叫八岔溝。就住著我們娘倆兒。我兒子給牛割草去了。”秀蘭遲疑了一下說:“大娘,我走得又饑又渴,我想跟您討碗水喝。”老太太一聽這還不行,停下手裏的活兒,順手把紡車掛在樹上,給姑娘水去了。
姑娘在樹下等著,她看見紡車掛在樹上,她看到一頭牛從山坡上下來到房頂上吃涼的千菜。姑娘突然想到算命先生說的車上樹,牛上房的話來,他心頭一亮,莫非這就是我的出頭之地?等老太太端著水過來,姑娘納頭便拜,把老太太弄懵了。“孩子,一碗水算個啥,不要行此大禮。”“老人家,你若不嫌棄我粗手大腳我就給您做兒媳婦吧。”然後,她把在財主家的來龍去脈給老太太講一遍,老太太一聽又是驚,又是喜。老太太一把拉住秀蘭的手說:“粗手大腳正適合咱們莊稼院,我兒子能說上這麼個好媳婦得燒高香啊。”晚上兒子回來了,一聽有這事,更是歡天喜地。心想這姑娘粗手大腳正好和我一起放牛割草。
第二天,小炳.口就到溝裏去開荒,秀蘭一鎬挨一鎬使勁地刨。刨著刨著隻聽“咣。當”一聲把鎬刃刨卷了。秀蘭扒拉扒拉土一看是一塊金光耀眼的東西,“是金子!”她驚喜地喊。放牛哥長這麼大沒出山溝,不知什麼是金子,他想,金子有啥用?就問秀蘭:“金子有什麼用?”秀蘭告訴他金子能賣很多錢。放牛哥一聽哎呀,那玩藝不有的是,我在北溝開荒時刨出一大堆,全讓我給砌牆了。”秀蘭一聽,樂壞了:“放牛哥快領我去看看。”到那以後,果然有一道金光閃閃的牆頭,他們倆用筐裝,用簸箕端,倒騰好幾天,金子裝滿了整個屋子。他們隔些日子賣幾塊,日子過得象天堂,十裏八村的人聽說了,都到八岔溝落戶挖金子,從此八岔溝成了富裕、熱鬧的村子,人們都管秀蘭叫金子姑娘。
兒孫自有兒孫福的來曆
從前有個村子叫柳條村,柳條村有戶窮人家,老少七口人吃了上頓沒下頓。平常還好說,年過不去那滋味可不好受。當家的老爺們腳一跺,心一狠去偷
他來到財主家的後山牆,開始挖洞。他剛挖兩鍬的時候,財主家的人已經發覺。全家人拿刀的拿刀,拿棒子的拿棒子,蹲在堂箱邊等著。不一會兒,就見一個人頭從洞外邊伸進來了。財主的兒子照腦袋砍一菜刀下去。點著燈一看是個飯勺子上扣個帽子。把飯勺子腦袋砍下來了。窮小子一看讓人發現了,撒腳就跑。老婆孩子過不起年,他沒臉兒回家。一跑跑了二十年。
他跑了以後,他老婆一看當家的是指望不上了。領著全家七口人,打短工的打短工,當長工的當長工,學手藝的學手藝,起早爬半夜苦幹。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三個兒子都娶上了媳婦還蓋了五間大瓦房。
二十年後他回家來了,一看自己家原來的小破草棚變成了青堂瓦色的大瓦房。他心想一定是咱家的人都餓死了,別人在這蓋的房子。正這麼想,.他看見一個小夥子從院裏往外走,一看正是自己的三兒子。他想這房子不是別人蓋的,正是自己的兒孫們。看到亮堂堂的大房子和旺興興的老婆孩子,窮漢子百感交集,順手在房山牆上寫了四行字:“
二十年前我去偷,
一刀砍掉勺子頭。
兒孫自有兒孫福,
不用爹娘置馬屋。”
兒子出來看到爹和爹寫的字,急忙跑進屋裏告訴媽媽,說:我爹回來了。”媳婦樂壞了,趕緊出來看,一家團圓
。
一個偷不離嘴的孩子
從前有這麼一家子,三個閨女就一個兒子,叫心尖兒。兒子三歲剛會說話的時候,爹問他:“我兒長大幹什麼?”心尖兒說:“偷。”爹很生氣,要打他,媳婦不讓打,嗔怪說:“那是個不懂事的孩子說話能算什麼。”爹一想可也就消火了。以後》每年過年的時候爹都問他長大幹什麼,他都說“偷爹媽也沒稀搭理他。心尖兒長到十歲的時候,爹又問他:“長大幹啥?”他還是回答說:“偷!”這回爹真的生氣了,兩鞋底子把他打跑了。
跑啊跑啊,心尖兒沿著一條小道簡直往前跑,天快黑了,半路上遇著另一個小孩子叫來鎖。也是在家裏不聽大人話讓家裏打出來的。他倆又餓又渴,就合計著偷點什麼東西吃。來鎖說:“前麵村裏有家娶媳婦的,就去那家偷吧。”心尖說:“行倆個孩子來到這個村,離老遠就聽見那家鬧鬧哄哄的。來鎖說:“你從狗洞裏爬進去,到牲口棚裏偷頭牛。我在外邊等你。”心尖說:“好吧。”
十歲的孩子頭一次偷東西,沒有經驗,他來到牲口棚一看牲口棚裏好幾頭牛,心尖兒不知道偷哪頭好。就問那個孩子:“哎,來鎖,是偷頭大的,還是偷頭小的?”這一喊讓屋裏辦事情的人聽見了,全家人都出來喊捉賊。牆外打精的來鎖撒腿就跑,屋裏出來這些人都去攆他去了。牲口棚裏的心尖兒聽見喊聲嚇得躺在牛槽子裏了,誰也沒看見。
他看那撥人都去攆來鎖去了,偷偷溜進新房裏.對新媳婦說:“嫂子,我是你小叔子,我媽說這年頭挺亂的,讓你把帶來的花匣子交給我媽,她要給你收起來。”新媳婦心眼實,再說老婆婆說的話哪敢不聽,就把裝金銀首飾的花匣子遞給他了。心尖兒抱起沉甸甸的花匣子就往家跑。
半路上正遇著他爹來找他。爹一看兒子偷來這麼多貴重的東西樂了,領兒子就往家走。兒子說:“爹,你背著吧,我背不動了。”爹覺得偷的東西,背著不光彩,說什麼也不幹。兒子想了一個花招,對爹說:“爹,你背著先往前慢慢走,我再去偷條驢回來馱這些東西。”爹信以為真。扛著花匣子往前走。幾子在路邊稍蹲一會兒,上路就往前跑,邊跑邊喊:“爹,快走,後靣有人追上來了。他爹聽這一聲喊,扛著花匣子撒腿就跑。爺倆不一會兒就跑到家了,那些金銀首飾賣巴賣巴花了大半輩子。
從此以後孩子一天說一百個偷字爹也不生氣了。爹再也不問兒子長大幹啥了。一來二去,心尖偷上了癮。一天不偷手就刺撓。三裏五村小到雞鴨鵝狗,大到金銀首飾,沒有他不偷的東西。心尖長到二十歲的時候讓鄉郭亂棍打死,他爹傻眼了,後悔不該貪便宜把兒子慣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