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 / 3)

什麼事越瞞著藏著就越顯得新奇。他老婆憋不住了,天天問他紅布裏包的是什麼?地主一想告訴她也沒啥,隻要她不看蛋就好使。他對老婆說:“這回妥了,咱家得著寶貝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後要什麼有什麼,咱家以後不用種地雇長工了。”

女人頭發長,見識短,第四十九天一大早兒,她趁老頭子還沒睡醒,穿衣下地鑽到櫃底下,把紅包打開對著老鴰蛋說:“我要燕窩,我要金子,我要銀子。”她叫了半天老鴰蛋還是老鴰蛋,什麼也沒有。她這一喊,把老地主喊醒了,他見媳婦在櫃底下,準知道事兒不好了,褲子也沒顧上穿,一個高兒躥地下,一看老婆把老鴰蛋拿出來了,傻眼了。老婆說:“走,找那撥窮小子算賬去!咱們好吃好喝供他們,四十多天,好錢花了一大堆,他們竟敢大膽欺騙咱們!”地主說:“咱不能怪人家調理咱,人家告訴我不讓第二個人看見,誰讓你個急老婆早早拿出來看了。走,咱們問問長工還有什

麼辦法讓它變成寶貝吧。”地主來到長工房,問長工:“為什麼騙他?”打頭的長工說:“這個老鴰蛋定是你老婆看見了,肯定是不好使了。不過,那個老鴰窩也是寶貝,你到樹上迎著太陽一根一根抽,哪一根閃閃發光哪一根就是撥魂棒。人死了,還能撥活。”地主一聽這玩藝更好。

他站在樹上抽老鴰窩,讓他老婆在樹下看,抽一根問發不發光?老婆子在樹下說:“不發光。”抽一根問一聲,抽一根問一聲。老婆仰個頭,脖子也累酸了,眼睛也看花了,一看老頭子還沒頭了》加上太陽光一晃,她順口說一聲:“發光了。”老地主如獲至寶,老倆口子拿著老鴰窩的一根草兒,歡歡樂樂回家了。

長工們一看地主信以為真,馬上合計對策。有的說:“這回地主有了撥魂棍肯定拿咱們長工試驗,咱們要讓他信服,他才能最後把他自己打死。”大家如此這般商量一番睡覺了。

果然,第二天地主領著狗腿子來了,說為了使大夥歇一冬天,不受窮,不遭罪,先把大家打死,明年春天再撥活。打頭的長工說:“老爺,你把我們都打死了,倘若撥魂棍不靈,咱們都活不過來,明年春天誰給你幹活?這樣吧,即然是王老五做的夢,咱就拿他試驗,先把他打死,開春用撥魂棍試試。要是好使,過年秋後,連老爺全家再加上咱們這些長工一起死,不是更省糧嗎?”地主一聽有道理,說:“好,就按你們說的辦。”王老五說:“不過我夢中的老太太告訴我,必須由咱們打頭的把我打死,別人打不生效。半夜十二點陰朝地府來接我,任何人也不許在跟前看。”地主說:“好,夢中告訴怎麼辦,咱就怎麼辦。”

等地主走了以後,長工們開始忙活起來。到一個墳塋地把一個新埋的屍體摳出來,把臉畫抹得左一條子又一道子,直到看不出模樣為止,抬到他們住的屋裏,把王老五打發走了,一切準備好了。把地主找來,地主一看真的把王老五打死了,也就放心了。“好了,你們睡覺去吧!”長工頭說:“這撥魂棒是咱們發現告訴你的,你得把王老五的工錢給咱們一半。”地主一聽,也行,給你們一半我還賺一半。地主把錢分給了長工們。”長工頭又說:“這屍體放在屋裏咱們晚上嚇得睡不著覺怎麼辦?”地主說:隨你們願意放在什麼地方放在什麼地方。”長工們把屍首抬壕溝裏埋上了。

第二年開春,長工們把王老五找回來,用席子卷上,放在山坡上,他們準備好了以後,把地主引到“屍首”旁邊,讓他在頭頂上畫三下,在腳底下畫三下,用撥魂棍一撥,王老五從席子裏拱出來了。還直打哈欠,說是睡了一大覺。地主一看這撥魂棍果然好使。

這年秋後,地主把全家人和長工們都叫到一個屋子裏說:“咱家有了撥魂棍這回什麼也不怕了。冬天挺冷的,反正閑著也沒啥事,幹脆咱們都死一冬算了,把撥魂棍交給我弟弟,讓他春天再把咱們撥活。”長工們說:“對,老爺想的極是,這樣吧,老爺打頭,咱們站成排,讓長工頭一個一個打,誰先死,他就把魂靈藏好地方。”地主說:“行,什麼早死晚死的,反正明年開春一撥就活。”

長工頭一棒子把老地主打死了,第二棒子又把地主老婆打死了。接著就是狗腿子,一個個都打死了,長工們把地主家的金銀財寶都分了,歡歡喜喜回家去了。

縣官剃頭

從前有個縣官,什麼事都好辦,就是頭難刹。找來一個剃頭的不是刹疼了,就是剃快了,剃半價就把刹頭匠殺了。城裏的剃頭鋪有的讓他嚇黃了>有的刹頭匠讓他嚇跑了。

差人隻好到離城很遠的鄉下找刹頭匠。到了一家剃頭鋪子裏一看沒別人,就一個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差人問:“你會剃頭嗎?”小孩兒說:“我剃好幾年頭了。”差人說:“那好,你跟我走吧。”小孩兒和藏在裏屋的父親嘀咕幾句就走了。

到了城裏縣官一看找個小孩兒,當時就要發火,小孩兒說:“人不論大小,馬不論高低,你別看我小,我保準能刹好老爺的頭。”相官一聽,這孩子可挺會說話的,氣消了一些問:“你會剃頭嗎?”小孩說:“我剃頭有個要求:得時間長一些。”縣官說:“這好辦,我有的是時間,你就慢慢剃吧。”“小孩說:“老爺長了這麼一頭好發,我要剃不好我就自殺!”說完,小孩兒就站在那兒“暁啦,哧啦”磨刀,縣官坐在那兒幹等也不來給他剃頭,就問:“我說小孩兒,你這刀得磨到什麼時候?”小孩說:“剃頭剃頭非用刀,刀磨不好頭就剃不好,剃不好頭你老一發怒我的命就沒有了。”縣官說:“對,刀得磨快點,你磨著,我去解手。”解手回來小孩還磨刀。縣官一看天快黑了,不耐煩地說;“今天就這麼

地了,明天再剃。”小孩鬆了一口氣。

縣官回到家裏,老婆問他今天怎麼沒剃頭?相官說:“別提了,今個來了小孩剃頭匠,磨一天刀。”老婆說:“還怪人家磨一天刀,你都殺了多少人了,誰還敢給你剌頭!現在城裏的人都罵你呢,叫你把剃頭鋪子都嚇黃了,刹頭匠都跑光了,老百姓頭發長了都用剪子絞頭。”相官一聽老婆說的在理。心想這小孩給剃不大離就行。

第二天他又坐在那兒等著小孩給剃頭,小孩還在那“哧啦哧啦”磨刀。相官說:“你這刀要磨多長時間?”小剌頭的說:“要磨三天三夜,不然剃不了你老爺的頭。”相官說:“小孩,你不要害怕,說說你到底為什麼不刹頭總磨刀?”小孩一看有門兒,老爺消氣兒了。就說:“我家本來是縣城裏的剃頭鋪,我爸爸為了躲你才跑到鄉下,我臨來時我爸爸告訴我光磨刀不刹頭,磨一天刀我就能多活一天。老爺,你可別殺我呀,我還給父母養老送終呢。”

相官一聽小孩的話,心軟了,他想起了以前殺的那些剃頭匠,老的也有,小的也有,哪個沒有父母、妻子、兒女,我真是罪該萬死呀!“差人!趕快準備銀兩給我殺的剃頭匠每家送去二百兩白銀!”

從此以後,不管剃頭匠手藝高低,縣官再也不殺剃頭匠了。

從前有這麼一家子七個兒子七個媳婦。人不老少,曰子過得不怎麼好,有點活兒你靠我,我靠你。老頭一看這樣下去不行,就把七個兒子和七個媳婦召集到一塊說:“我也老了,今後的日子全靠你們自己過。你們象現在這樣不行,得選個當家人。”大家一致推選老大媳婦做當家人。

老大媳婦當場對大家說:“讓我當家可以,但有一條,你們幹活回來誰也不興空手兒。大夥一聽就這個要求不算什麼,都說“行!”

從此以後,你幹活回來拿回一捆柴禾,他千活回來拿回一捆菜,冬天實在沒啥拿的抓家一把黃土。天長日久,家裏柴禾垛也起來了,豬也養了不老少,黃土堆了一大堆。

有一天來了一個南方蠻子走到她家院裏,圍著土堆走了三圏兒,把老大媳婦叫出來問:“你家這堆黃土賣不賣?我給你一百吊錢。”老大媳婦開始時說賣,又一尋思,南方蠻子眼獨,這堆土肯定不是一般的土。她又說:“不能賣,還留著墊豬圏呢。”南方蠻子又長價了:“給你五百吊錢。”老大媳婦見他出了這麼個大價錢更不賣了。幾句話把南方蠻子打兌走了。她領家裏的媳婦們把土倒個個兒,從裏邊挖出個金馬駒,從此以後這家人家的日子過得象天堂一樣。

功到自然成

從前,鄉下有個廚師,除了炒菜特別好吃外,還有一手絕活兒,飛筷子,人離他幾丈遠,指著你的鼻子不打你的眼睛。

廚師因為炒菜好吃,遠近聞名,新來個知府聽說了,把他請去當廚師。有一天,知府家裏人閑嘮喀說:“最近縣城有個飛盜,把家家戶戶鬧得雞犬不寧,偷金奪銀,搶男霸女,誰也治不了他。廚師聽後對知府說:“今晚我出去試試,看能不能拿住他。”知府以為他說笑話,也沒在意。

晚上,打兌知府一家吃完飯,廚師出去蹓躂,尋找飛盜。他剛走兩步,迎麵碰上一個人把他拽住了:“我正要找你呢!”廚師一看不認識說:“我們素不相識,你找我幹什麼?”那人說:“你不認識我,我可認識你,你不就是那個飛筷子廚師嗎?我找你不為別事,就想和你合夥治服那個飛賊。”廚師一聽是為這事,就把他領進知府家商量。知府知道了這件事兒,對他倆說:“你們倆若能捉住飛賊,我就把你們留在我府裏當差,保證你們一輩子吃穿不愁。

那個要治服飛賊的人是鎮上一個有名的棍棒,叫飛梁,他有一身飛簷走壁的本領,可是兩個月前他這個棍棒也讓飛盜給打折了。他家讓人洗劫一空,連老婆都讓飛盜禍害了。打攤事那天起,他什麼也不幹了,到處打聽飛盜的情況,把飛盜的家譜都問得一清二楚。然後,他自知自己能耐有限,

又到鄉下遍訪能人。聽說有個飛筷子的廚師進城在知府家做飯,就整天在知府家房前屋後轉悠。今天終於找到了飛筷子的廚師。

飛梁領著廚師走了一天一宿來到一個莊子,指著一個大院說:“這就是飛盜家,他天天這個時候在家,我先進去把他引出來,你就坐在牆頭上,見他出來就用筷子往他眼睛上紮。”廚師記住了,飛梁“嗅”的一聲飛進院中,飛盜“刷”的從屋裏出來了:“什麼人,大膽!咱們井水不犯河水,為什麼夜入我宅!”飛梁說:“你這個搶男霸女的家夥,許你到我家橫行霸道,不許我到你家來瞧瞧!”飛盜說:“我看你是來送死!”說說兩個人打起來了,飛梁打著打著往大牆這邊退,廚師瞅準飛盜“嗅嗖”兩根筷子象箭一樣穿在飛盜的雙眼上,飛盜疼得在地上直打滾飛梁乘機上前把他捆起來押回知府見官。

知府一看真把飛盜抓著了,那個高興勁就別提了。晚上回家知府問廚師:“你是怎麼練的飛筷子?”廚師說:“當初父母讓我學當廚師,我不願意學,怕學不會,三天扔下兩天學,幹學也學不會,後來在路上遇到一個老者拿根鐵棒子在石頭上磨。我問他磨什麼?他說:“磨繡花針。”我哈哈大笑,笑他太愚笨,那老者說:“鐵打房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我回家後覺得這句話說得對,我就天天練炒菜,炒完菜沒事了,就坐在那拿兩根筷子往牆上紮,天天紮、天天紮,有時候我照一個黑點紮去,不偏不已正好紮在黑點上,牆上落個蒼蠅我要紮它的眼睛,就紮不著它的屁股。就這樣越扔越準,越準越有興趣,到現在已經練了八年了。

知府一聽,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管轄的地盤裏竟有這樣的高人。當場封廚師為貼身保鏢。

賣油女智鬥黑大漢

從前有這麼父女倆,以賣油為生,爹爹開油坊打油,女兒賣油。

有一天,爹說:“香兒,今天別把油都賣了,留下三斤給你姑送去。”賣油女記住了爹的話,還剩三斤油時說什麼也不賣了。傍下晚從集上回來,她家也沒到就往姑姑家走。走了大約有一裏來路,烏雲翻滾,下起了瓢潑大雨,對麵不見人。賣油女迷路了,走到一個山崗上,她聽見後邊有喘氣兒聲兒,回頭一看是個黑大漢。賣油女問:“你要幹什麼?”“我什麼也不要,就要錢。”賣油女說:“要錢可以,你往後退幾步。”賣油女把錢袋子往後一扔,扔在地上,那個黑大漢哈腰到地上撿錢袋,乘這當口,賣油女舉起油壇子照黑大漢腦袋砸下去,黑大漢應聲倒下。賣油女撒腳就向山崗下跑去。見有一個小茅屋裏亮著燈,她嚇得什麼也顧不得了,一頭撞進屋裏。屋裏有個老太太。賣油女說:“大娘我走迷路了,想在你家借一宿。”老太太答應了,讓她睡在裏屋的炕稍,把原來睡在炕稍的女兒叫起來挪到炕頭。

賣油女連驚帶嚇,躺下翻來覆去睡不著,約摸過了兩個時辰,她聽見有人進屋。那人說:“媽呀,快點給我包上,我錢沒打來差點死了,讓一個姑娘砸了一壇子。”老太太說:“小聲點兒,那姑娘就睡在咱家,這個仇能報上。”說完老太

太就給黑大漢包傷。這下子可嚇壞了賣油女。正在這時,睡在炕頭的黑大漢的妹妹起來解手,賣油女靈機一動,起身鑽進了黑大漢妹妹的被窩裏,他妹妹在炕稍睡慣了,解手回來直接鑽進炕稍的被窩裏。

老太太給兒子包完了傷,黑大漢拿個大板斧子說:“現在就動手吧,天亮了不好辦。”老太太說:“你千萬記住那個姑娘睡在炕稍,你妹妹睡在炕頭。”“記住了。”黑大漢進裏屋二話沒說,“哐哐”兩斧子把他妹妹腦袋砍下來了。這時老太太也進裏屋了。娘倆拿個麻袋把屍首裝進麻袋扔到南溝裏,回來又上炕躺下,繼續睡覺。

賣油女乘他們娘倆去扔屍首的功夫撒腿就跑,跑到了姑姑家,把事情的來朧去脈跟姑姑說了。第二天一大早兒,和姑姑一起到縣衙報了案。賣油女領官府辦案人來到黑大漢家。黑大漢娘倆還沒起來,他們一見賣油女楞了,賣油女說:“你以為把我砍死了,快去把屍首拿回來看看吧,那是你妹妹。”縣衙當差的說:“你們娘倆犯了殺人罪、搶劫罪。走,跟我們到縣衙去!”黑大漢娘倆被判了死刑。

南方先生巧治喝血病

從前有這麼倆口子,結婚四五年,生了兩個小孩,小倆口兒恩恩愛愛地過日子。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個男的突然一天比一天瘦,什麼飯菜也不吃就要喝血。喝上血了有點精神,不喝血就打蔫。這個媳婦對待他好的不用說了,天天給他殺雞宰鴨子,讓他喝血。家裏的雞鴨鵝狗都殺光了,就把家裏東西賣了,到別人家去買雞殺,什麼東西都賣光了,最後把房子也賣了。賣房錢也花了的時候,男人對媳婦說:“我給你寫封休書你走吧,我不能好了,不能再累落你了。”媳婦抱著丈夫哭,“當家的你可不能再說這話了,隻要你還有一口氣兒我就供你血喝。”媳婦沒有別的辦法,就到大戶人家洗衣服掙錢,一天掙幾個錢兒買個雞拿回來殺了給丈夫喝點血。她一邊給丈夫喝血,一邊四處尋找大夫張羅給當家的治病。

這天,村裏來了一個南方先生說他專治喝血病。媳婦一聽樂壞了,把南方先生領家來了。南方先生如此這般告訴她。媳婦殺個雞接完一碗血放在外麵窗台上,沒讓當家的看見。老爺們半天沒喝著血渾身沒有勁兒,躺在大門口的石板上睡著了,媳婦就把這碗血放在他頭上的石板上走了。南方先生蹲在石板後邊看著。

不一會兒,他發現得喝血病的男人咀裏爬出一條紅蟲

子,奔血碗去了。南方先生爬到石板下麵,用繩子把碗套住,往前拽了一截,紅蟲子又爬出一截,他拽一截,紅蟲子爬出一截,爬出三尺多遠,紅蟲子掉下來了。南方先生一把抓住紅蟲子,另一隻手掏出一塊布把那個病人的咀堵上了。石板上的男人“卩撲嗵”一下子站起來了,打個哈欠精神頭也足了。南方先生說:“你看這是什麼玩藝?”男人嚇了一跳。這時他媳婦趴地下就給南方先生叩頭。南方先生說:“這是蔥裏的一種蟲子,你吃蔥時沒豁開,把它吃到肚裏了。這個東西就靠血長,現在他已經長成了。我是個行醫的,這個東西能治百病,我找了他三十多年了,今天才找到,三日以後你要什麼東西我給你什麼東西。現在我手裏有一百兩銀子都給你們。”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媳婦一看當家的病也好了,還得了一百兩銀子不知有多高興。就對南方先生說:“不用了,給這一百兩銀子就行了。”南方先生說:“這種東西專治不治之症,是無價之寶啊

紅蟲子爬出來了,這個男人的病也好了,很快就胖起來了。倆口子又恩恩愛愛過日子了,村裏人都誇這個媳婦心眼好使,才有好報。

宰相肚裏能撐船

不知是哪朝哪代有個宰相,都七十多歲了廠娶了個十八歲的姑娘。他的夫人長得特別美,和當朝的禮部尚書有私情。因為同朝為官,宰相上朝禮部尚書也得上朝,禮部尚書下朝了宰相也下朝了。禮部尚書和宰相夫人兩個人難得見一次麵兒。

有一次,他倆幽會時,宰相夫人對禮部尚書說:“相府門前有棵樹,樹上有個老鴰窩,老鴰一叫我家相爺就上朝,你何不早點把老鴰捅叫,他走了咱倆不就可以見麵了嗎?”禮部尚書答應了。

第二天禮部尚書早早就去捅宰相家門前的老鴰窩,老鴰一叫,宰相上朝走了。他去上朝朝門還沒開,他就在門口等著。一連三天,他上朝朝門都沒開。宰相覺得不對勁兒。第四天,他見朝門沒開就回相府。走到窗戶低下,就聽裏邊說:“你象粉團。”“你象麵勁兒”。“粉團摟著麵勁睡…。??”宰相明白了他也沒進屋,也沒動聲色,悄悄地上朝走了。

事過半年以後,宰相對夫人說:“我有意把禮部尚書請來喝酒,不知夫人意下如何?”夫人當然樂得請禮部尚書來。

酒席擺上,客人坐定,宰相對禮部尚書說:“朝中屬咱倆最好,咱們在一起喝酒我非常高興,今天詩興大發,咱先做首詩再吃飯吧!”禮部尚書說“好好,咱做完詩一醉方

休。”

宰相說:“我先做:

‘月牙彎彎向正東,

烏鴉不叫有人轟,

我上朝去門不開,

回來才聽老鴰鳴。”’

沒等他這四句詩說完,夫人和禮部尚書的臉“刷”的一下子紅了。夫人說:

“月牙彎彎向正西,

老夫難配少年妻。

粉團麵勁床上戲,

幹柴棒子門外氣。”

夫人的貼身丫環一看這事露了,怕宰相埋怨她知情不舉,隨口說道:“相爺容稟:

‘月牙彎彎向正北,

媽媽被窩多條腿。

我欲告訴宰相爺,

媽媽捂住我的嘴,

禮部尚書說:“相爺容稟:

“月牙彎彎向正南,

你提這話有半年,

往日之愧心知過,

宰相肚裏能撐船。”

詩畢,大家再誰也沒說別的,一同飲酒作樂,相好如

吹牛學生

一個私塾先生教兩個學生,一個非常老實,一個就愛說大話,說空話,吹牛撒謊。兩個學生學習都好,先生不衝心的就是這個吹牛的學生怎麼也教育不好。

學業滿了,臨走時,老師對那個誠實的學生說:“你們倆就要離開我了,你可要多幫助他改掉說空話,吹牛的毛病啊!”兩個學生離開老師進京趕考。

一路上,誠實學生對愛說空話的學生說:“一個人應該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應該實是求是。”吹牛學生說:“老實有什麼用。自古以來老實人都不吃香。”兩個人爭論了一道兒,誰也說服不了誰。

二人都考上了舉人做了知府。誠實學生一上任,看到民不聊生的景象,就著手從根本上治理,默默無聞地苦幹實幹。而這個吹牛學生上任後,首先收集這個縣的奇珍異寶,先寫一篇漂亮的奏折呈到京城皇上那裏。

上任一年多時間,皇上派一個大臣下來察看民情。吹牛學生馬上把寶物獻給了這個大臣,上奏一番,大臣樂得昏頭脹腦。回朝後他馬上向皇上美言:“昏黃縣知府真是個難得的人才,上任一年來時間就把這個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如何,如何?…-”皇上聽見有這樣的人才高興了》對差人說:“走,領我到那去看看,若果真是這樣,把他調進京城委以

重任。”

皇上來了,問道:*‘知府,你這個地方治理到什麼程度?”知府說:“那就不用說了,萬歲,我們這裏五穀豐收,六畜興旺,一個鴨子一天下一百個蛋,一口豬長三十丈長,寬二十丈,肉厚十尺。”皇上一聽不對勁兒,“哼?一天一個鴨子下一百個蛋?”吹牛知府自知吹過勁了。改口說:“不,是十個鴨子一天下一百個蛋。”皇上說:“有這奇事為何不領我去看看呢?”吹牛知府說:“萬歲爺,這些事為臣也沒看見,是聽人說的,您歇著吧,可別累壞了龍體。”皇上來氣了:“大膽知府,用道聽途說來欺騙天子,該當何罪,來人那,馬上免去他的知府職務,回家為民。把那個假報下情的大臣也一起削職為民

以後,這個吹牛學生再也不跟別人爭辯是誠實好還是吹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