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幸得天意落人前
瞿秋白和王劍虹對杭州蜜月之行,都感到很開心,因為他們原來設想的三個目的都圓滿地達到了。他們一回到上海,王一知夫婦便為他們接風洗塵。由於三家好友住在一起熱熱鬧鬧習慣了,盡管才離開三四天,互相都十分想念,真有“日隔三秋”之感。劍虹抱著一知的囡囡,好像自己的孩子,親了又親。她掏出一袋巧克力糖給囡囡,一知教囡囡謝謝阿姨,囡囡便像鶴鵡學舌似的,學著媽媽向劍虹致謝,劍虹說才離開幾天,囡囡又像長高了許多似的,一知說那是想念的幻覺。
秋白到了辦公室,完全如他所料,信件、文稿、報刊,堆了一大摞。他把下一期《新青年》的一批文稿處理後,又把中共中央和鮑羅廷準備即將參加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有關資料文稿譯完,見天氣太冷,又下起了大雪,便提早回來了。
劍虹從窗戶裏已遠遠看見丈夫,便馬上到門口去等著。秋白剛踏上台階,她就從他脖子上取下圍啦替他拍打著身上的積雪,說:“下這麼大的雪,怎麼連雨傘也不帶一把?”
“出來時並沒有下,誰知一下就下這麼大,真是天有不測風雲r秋白看著飄舞的雪花,一邊搓著凍僵的手,一邊踩著腳上的積雪說。
“晴帶雨傘,飽帶饑糧,這是常識。也怪我疏忽。”劍虹挽著秋白的手走進屋,便趕忙給他換裝。
秋白是很講究儀表的人。他雖然生活儉樸,對穿著質量也並不計較,但他講究整潔、美觀、大方;任何時候都是西裝筆挺風度翩翩。由於已到了最寒冷的嚴冬,他這才稍微改變一下平時倜儻瀟灑的風度,隻要不外出,他每天總是穿那件舒適的黑色絲棉襖,據說這還是他做官的祖父瞿貞甫留下的遺物。眼下,正下著的大雪,恰是他們作詩的最佳氛圍和最好題材。秋白看著窗外紛紛飄著的雪花,沉思一會,便觸景生情即興寫了一首《雪意》:
漫天飛雪意昂然,獨有寒梅傲霜天;春來群芳齊鬥妍,不妒美景落人前。
劍虹靜靜地品嚼著詩味,抬頭久久地看著窗外那紛紛飄舞的雪花,對麵那株臘梅,正在被狂風吹舞的雪花中含苞待放。劍虹沉思片刻,詩意萌動,看著丈夫,隨即和道:
漫天落葉景蕭然,還有寒梅淡似煙;巴蜀江南咫尺地,幸得天意落人前。
“好!虹,你和得太好了!”秋白說,“可,我告訴你,四年前我還寫過一首《雪意》呢,不過那是我最苦悶的時候寫的。”
“哦,那你快念給我聽聽。”劍虹要求道。
雪意淒然心惘然,江南舊夢已如煙;天寒沽酒長安市,猶折梅花伴醉眠。
“你能體會出我當時的心情嗎?”瞿秋白吟完後問道。
“體會到了,你當時一定流淚了吧?”
“淚倒是沒有流,‘男兒有淚不輕彈W!不過當時確實是苦悶極了。”秋白說。
“哎呀,咱們這屋太冷了,冰之屋裏有取暖爐!我們回來後還沒見過她呢,晚上我們到她那裏擺‘龍門陣’吧。”劍虹打了一個冷顫,緊緊依倀著秋白說。
“對,她那屋子小,確實要暖和些,聽說她今天回來了,我們去看看她。”秋白也讚同道。
吃過晚飯,秋白和劍虹便來到丁玲的房裏。
“我們剛到家就來看你,連鬼影也沒有,一知說你4失蹤’了》你到哪裏去啦?我們正準備登‘尋人啟示^呢。”劍虹剛進屋就搓著凍僵的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