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虹,伯母沒有什麼好的禮物,就是這隻戒指,還是我出嫁時母親打發給我的嫁妝,現在伯母就留給你作個紀念吧。”
“伯母,這怎麼使得!”劍虹拍著海虎絨大衣說:“已經有這麼貴重的禮物,怎麼還要送這樣珍貴的東西?侄媳是怎麼也不能收的。這樣貴重的禮物應給純白大嫂才是呀。”
“都有,給她的還是一隻玉石手鐲呢。”四伯母解釋說。
劍虹心想,她不懂玉石手鐲和寶石戒指哪個價值高?如果是寶石戒指高,她自己的親兒媳都沒有給,現在卻給我,那就更不能收了,於是借故推辭說:“再說,這樣貴重的東西,現在的年代s我們也不適合戴。”便執意不收。
倆人推辭了半天,伯母又說:“衣服總是要穿舊穿壞的,成不了紀念;這戒指也不是一定要你經常戴,隻是圖個紀念意義!再不聽話,我就要生氣了!”
秋白見伯母十分真誠,並講得入情入理,便幫助勸解妻子,於是,劍虹才勉強讓伯母親手把戒指給她戴在手指上,又要單獨下跪行禮,伯母趕緊拉住說:“禮不是行過了嘛,怎麼還要行禮?”
軼群弟妹知道哥嫂要去遊西湖,都爭著要去給他們當導遊。秋白說:“你們都不要去,我去過,都熟悉,我一個人陪就行了。你們都在家,也好為伯父伯母做點事情,接著,秋白就帶著劍虹遊西湖去了。
兩個弟弟貪玩,像兩個“跟屁蟲”,還是跟在哥哥嫂嫂後麵跑來
了,四人便安步當車,踏著積雪遊覽西湖去了……
恰好,杭州剛下過人冬以來第一場大雪,盡管天氣很冷,可欣賞雪景的遊客很多。兩個弟弟一會兒在雪地上畫畫寫字,一會兒打雪仗,玩得十分開心。
杭州西湖,這是聞名遐邇的人間天堂,劍虹到上海已經五年了,她一直很向往西湖的美景。秋白一年前從蘇俄回國後才來過一次,那次,也隻是為了看望多年不見的伯父伯母和弟妹們來的,當時正好是春夏之交,山巒湖映,全是一片綠色的世界,於是,西湖給他的感覺,似乎春夏時節為最美;如今,眼前卻是一片白色茫茫,正好和春夏那蔥蘢的綠色世界形成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反差,完全判若兩貌!於是,他又覺得,好似冬景更優美,因而別有一份情趣。
“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真是名不虛傳!”劍虹發自肺腑的一聲感歎!
他們首先經過的就是“斷橋”,這便是有名的“斷橋殘雪”之處,是西湖十景之一。傳說《白蛇傳》裏的許仙和白娘子就是在這裏相會的;還傳說梁山伯和祝英台也在這裏相會過,故才有《斷橋相會》等重頭戲曲唱段。如此論來,此處就不應該叫“斷橋”,若改為情人相會的“戀橋”,豈不跟天上的“鵲橋”相配,更名副其實了嗎?
懷古念今,秋白和劍虹,好似都有一種“心照不宣”的感觸,心想:今天的“許仙”和“白娘子”,“梁山伯和祝英台”,並非來此相會,而是攜手來此懷古探幽,以示喜報作古的許仙和白娘子們:你們過去的追求,隻不過僅是虛幻的理想,而我們今天才是真正實現了!然而,如果沒有前人那些美好的渴望和幻想,也許還不會實現人們今天的理想。就這個意義說,不能不感謝我們的先輩!
“哎呀……”一聲驚叫。
秋白和劍虹急忙轉回身去,原來是瞿森和穀生因打雪仗,穀生腳一滑,差點從白堤的斜坡上滑下去。秋白趕忙奔過去把穀生拉
上來,劍虹用手套拍著穀生的滿身白雪。
“大哥,到三潭印月去吧?那裏好玩。”瞿森提議道。
“你沒看,那麼多遊客誰去了?船都沒有,你能飛過去?”
“那到花港去觀魚吧?”穀生又提議說。
“你看冰層都那麼厚,還能觀到什麼魚?”秋白又否定道。
“大嫂,你以前來過西湖嗎?”穀生拉著劍虹的手問道。
“沒有。”劍虹用手摩挲著穀生的腦袋說。
“喔,花港的魚可多啦,白的、黃的、花的、紅的、綠的,各種顏色都有。”穀生像個小導遊似的介紹說。
“啊,真的?那太好了,可惜這冬天,魚在冰層底下都看不見了,要不去看看多好!”劍虹惋惜地說。
“咱們先到蘇堤吧,返回來再玩孤山。”秋白提議後,四人便慢慢向蘇堤進發。
“蘇堤”,是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所建,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偉業才特取此名。
“可,此堤可是你們老鄉給杭州人民創造的偉業啊,它和他那流傳千古的名句相得益彰。”秋白說到這裏,便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7jC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當即,劍虹也抑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便隨口接誦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啊,寫得真好呀!”秋白從內心裏發出一聲感歎,兩人都沉醉在濃濃的詩情畫意之中了。秋白又補充道:“可,你們四川真不愧是人傑地靈的天府之國呀,你這位老鄉真了不起!”
“是呀,我也是非常尊崇我們這位先輩老鄉的!如今的我輩們是望塵莫及了!”劍虹亦感歎道。
說起來,秋白對於東坡居士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蘇翁當年多次路過常州時,都要在東門艤舟碼頭停靠下榻,再加上居士最後又辭世於常州,常州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便在艤舟港畔豎了一座石碑,取名為“艤舟亭”,以此為主體,後來還擴建成一個林木蔥蘢、小巧玲球的公園,即稱“艤舟亭公園”,頗具文化特色。酷愛詩文山水的乾隆皇帝,對東坡居士也十分崇敬,他南巡十幾次,四次都在艤舟碼頭停留,為的就是紀念和憑吊蘇翁和艤舟亭。在此,皇帝還寫了不少紀念的詩文,其中他在《艤舟亭》一詩中就寫道:
跋馬過府城,至此應登艇:雲有蘇子瞻,艤舟之舊景。
千秋稱古跡,如是率堪省;往來八州牧,留題成妙景。
從乾隆的詩文,也可見皇帝對詩人的崇敬心情。
正是這樣,秋白家一一瞿氐崇祠,雖然在城西,離東門的艤舟亭較遠,但自幼就對蘇翁很崇敬的秋白,還是經常穿城而過,到東門艤舟亭去玩耍、瞻古、習詩。於是他又感歎道:“可,東坡居士不僅是你的老鄉,也是我的老鄉呢。”接著,他具體解釋說:“他雖沒有在我們常州做過官,但卻十多次到我們常州,有文字記載的就有十一次,而且給常州留下不少詩文,最後還定居、溘世於我們常州,所以我們常州人民對東坡居士,懷有很深的感情,從而便親切稱他為‘毗陵先生’(毗陵為常州古稱),你說他算不算我們常州老鄉?”
“算、算,因為他已經是你們的‘峨陵先生’了,當然應該是名副其實的老鄉了!”劍虹也高興地稱讚道。
他們漫遊了蘇堤、靈隱、嶽墳,最後才返到孤山。這個“孤山”,海拔並不高,隻有三四十米,麵積也不寬,隻有二十多公頃。然而自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此處,不僅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地,而且還是西湖珍貴文物的薈萃之所在,因此,孤山之遊也是秋白和劍虹這對新婚情侶西湖之遊的“壓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