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後就要出靈(發喪埋葬)了,這時才撤掉紙錢“屏帳”和靈桌。靈柩上捆了一根既粗又長的杉木杠,按照棺木的長度,在杠上兩頭和中間各放一塊盛滿炭火的瓦片。這時,道士裏的主師(領頭人),腰間紮一根粗粗的稻草繩,再把長衫的左右衣角對襯斜紮在腰間,腳手四肢,撈褲卷袖,左手高舉著一隻火把,右手執著一把降魔劍J虎著凶神惡煞的麵孔,口中念念有詞,右手亂舞著那把驅邪斬夭的降魔劍,圍繞著靈柩轉著圈,速度由慢到快,由走轉跑。這時,準備抬棺木的力夫們分候兩旁……
“主師”把“咒語”念完後,他凶神惡煞地接連兩劍分別砍碎靈杠上前後兩端的瓦片,於是,炭火四濺,灰塵亂撲;緊接最後一劍才砍在中間那塊瓦片上。隨著這最後一劍的砍下,主師便大吼一聲:“起一”一時間,滿屋裏,便是瓦碎、火濺、灰撲!排列兩旁候抬靈柩的力夫們,跟著主帥那一聲“起「便一呼百應地和道:“起~~起——”隨著吼聲,力夫們傈從兩旁蜂擁似的撲向靈杠,在一片“起!”“起一”的呼吼聲中,此時又才再次引起一片哭泣聲——
自從見過那次場麵之後,弟弟王愛民,妹妹王淑璿一直都很害怕,晚上都要姐姐王劍虹陪他們睡。因為母親的早逝,對於弟弟妹妹的關心愛護,劍虹自然是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母親”的職能——為了求學,王劍虹不得不忍心離開養育她的故土和龍潭河。離別前,她要爭取給弟妹多備一點鞋襪衣褲。晚上,她在光線微弱的桐油燈下給弟妹納鞋底,王愛民和妹妹王淑璿知道姐姐要走了,都不願早點去睡,硬要陪著姐姐。劍虹說:“民弟,璿妹,你們都早點去睡吧,姐姐快要走了,想多給你們做幾雙鞋子。…"”
“姐姐,你不要走,現在娘不在了,你不能走呀!我們離不開你!”妹妹王淑鏇抱著姐姐哭喊著。
劍虹陪著妹妹一塊哭了。她說:“好妹妹,你不要哭。”她給妹妹和自已措著眼淚:“我們都不哭,爹爹經常在家,我也會經常回來看你們的,再說還有二姐,她家雖在秀山但離我們這裏很近,她也會經常回來看你們的。”王劍虹啟發著弟妹說:“一個人要求得一點知識,老守在家裏怎麼行呢?”
還是弟弟愛民懂事,他安慰妹妹:“璏妹,不要哭s家裏還有爹爹和我呢,讓姐姐到外麵去學本事吧,等姐姐學好本事也好回來教我們呀!”
經哥哥這樣一勸說,淑璿才真的不哭了。這時,恰好燈碗邊的燈撚結了一隻很大的“燈花”,劍虹便指著燈花說:
“哎,民弟,璿妹,你們看!”
“啊,好漂亮的一隻燈花呀!”愛民高興地叫了起來。據民諺傳說,燈蕊結果,是一種吉祥喜訊的預兆,於是,愛民對妹妹說:“你看,這樣一朵又大又漂亮的燈花,就是歡送姐姐去學本事的。”“璏妹,哥哥說得好,我走後,你可要好好聽爹爹和哥哥的話哈,要好好學習,我會經常回來看你們的……”
民弟,璿妹,不知你們現在怎麼樣了!學習還好嗎?姐姐對不起你們!我不是個好姐姐。你們罵我吧!恨我吧!隻有接受你們的罵和恨,我的心情才感到輕鬆一些。才能解除我心裏的一點內疚……
王劍虹想著想著,忍不住傷心地哭了!月影下移動的腳步也更加慢了。街上的行人已經極少了。大小店鋪早已打烊,居民住戶的燈光都在一點點隱滅,喧囂煩躁一天的塵世,完全沉入到一片萬籟俱寂的夜幕之中。王劍虹不覺接連打了兩下寒顫,這才不由自主地緊緊抱著一雙胳膊,轉身踽踽向家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