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雷電火花
雷電產生的火花溫度之高"熔化金屬,是引起燃燒爆炸事故的禍根之一。
防雷電火花的最主要措施是按規範安裝避雷針,車數置上、質量上都應符合要求。
三、安全員(勞保檢查員)的防火防爆工作
(一)檢查員對防火防爆工作的基本職責
解本部門的火災、爆炸危險性、防火防爆的重點部位:向安技部門提出主要的防火防爆措施及應配置的防火安全設施和消防器材。
對生產或工作場所進行經常的或定期的防火檢查。如有火爆隱患,經提出後限期解決,必要時責令停止生產或工作。
配合安全部門製訂防火安成規程,並監督檢查執行情況。如有違犯者,應及時製止。
對各級人員(部門領導、工程技術人員及工人)進行防火防爆安全教育,使每個人對本部門、本崗位的防火防爆要點(危險部位,安全措施,滅火方法)有清楚的認識。
經常與安技部門、生產部門及消防隊保持密切的聯係,掌握不斷變化的情況。
(二)防火檢查表
為便於開展防火防爆檢查全作,可根據本部、具體情況製訂防火檢查表。
四、滅火方法
滅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根據燃燒必須具備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劑及點火源,撲滅燃燒要反其道而行之,即設法破壞這三要素中的一個,火就可熄滅。
滅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下:
隔離:將正在燃燒的物質與未燃燒的物質隔開,中斷可燃物質的供給,這樣可使火源孤立,由於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燒。如關閉可燃氣體閥門,使可燃氣體不再進入燃燒區;拆除與可燃物相連的易燃建築物等都是利用隔離的原理滅火。
室息:阻止助燃的氧化劑(主要是空氣)進入,使可燃物質因缺乏氧化劑而停止燃燒。如用二氧化碳、氮氣、水蒸汽等惰性氣體灌入著火的容器中,籠罩起火物封閉著火的船艙,建築物的門窗和設備的孔洞;用濕棉被、黃砂等覆蓋在燃燒物上等,都是利用窒息法滅火。
須注意,因火炸藥不需外界供氧即能燃燒與爆炸,所以窒息法對火炸藥不起作用。
冷卻:降低著火物質的溫度,使其降到燃點以下而停止燃燒。如用水或幹冰等冷卻滅火劑噴到燃燒物上即可起冷卻作用。
化學抑製:讓火火劑參與燃燒反應,並在反應中起抑製作用而使燃燒停止。用含氟、氯、溴的化學滅火劑,賀向火焰,使連鎖反應中的氫自由基與氟離子、氯離子、溴離子相結合,而中斷了氫自由基與氧的反應鏈,連鎖反應不能繼續發展,燃燒就會停止。
在滅火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和具體條件選擇滅火方法,有的滅火方法能同時起到幾個作用,而為了迅速滅火,往往是幾種方法同時並用。
常用滅火劑
滅火劑的種類很多,但常用的不過十兒種,現簡述如下,
水:水是最常用的滅火劑,主要作用是冷卻降溫,也有隔離、窒息作用。用水滅火有幾種形式(一)普通無壓力水,如用盆端水澆在著火物質上,(二)加壓的密集水流,如消防水龍帶中射向火焰的水;(三)霧化水,它的噴射麵廣,散熱量大,滅火效果更好些。
水蒸汽:它的滅火原理在幹降低燃燒區的氧含量。
化學泡沫:化學泡沫是酸性物質(硫酸鋁)和堿性物質(堿酸氫鈉)與泡沫穩定劑(空氣泡沫液或甘草精)相互作用形成的膜狀氣泡群。氣泡內主要是二氧化碳氣。它的滅火原理主要是泡沫覆蓋了易燃液,起隔離與窒息的作用。
空氣機械泡沬:是由一定比例的泡沫液(水和空氣),經過水流的機械作用互扣混合而形成的膜狀氣泡群。氣泡內主要是空氣。它尚滅火原理同樣是起隔離與窒息作用。
二氡化碳和其它情性氣體:加壓的二氧化碳氣從鋼瓶噴出時即成團體雪花狀二氧化碳(幹冰)。幹冰的溫度是-78.5℃,能起冷卻燃燒物及衝淡燃燒區空氣中氧含量的作用。
其它不燃燒也不助燃的惰性氣體,如氮氣,也可用來滅火。
四氯化碳及其它易氣化的液體:四氯化碳是不可燃液體,沸點較低,遇熱能迅速蒸發成氣體,奪取燃燒物熱量,並籠罩在燃燒區周圍,使其與空氣隔絕,從而使燃燒停止。其它易氣化的氣體有二氧化碳和乙基澳的混合物。
化學幹粉:幹粉滅火劑是由碳酸氫鈉(主要成份)細砂或滑石粉等組成的細顆粒固體混合物。它依靠壓縮空氣的壓:力被噴射到燃燒物表麵上,能起到覆蓋、隔離和窒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