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提倡使用個體防護用品來預防空氣中微生物的吸入,因為這樣仍不能完全防止暴露,反而會使穿戴者感到不舒服。對於工作場所空氣中的某些微生物或其產物過敏的人員應調換工種。
第四節人機工程
環境因素的第三個範疇叫做人機工程,它包括人對於單調、疲勞、重複動作或振動的反應,這類問題處理不當,可導致振動病、腱鞘炎等職業性病症。它是隨著生產發展逐步認識的新問題,檢查員應給以是夠的重視。
一、人機工程的含義
“人機工程”這個詞的原意是指工作的常規、習慣和規律。國際勞工組織指出:“人類的生物工程學和工程學共同提出的使人和工作之間實現最佳相互調節,其效益以人的安全程度和人體功效來衡量。”人機工程學的涉及範圍很廣。它包含生物力學、生物工程學的研究內容。
人機工程的探討,提出了生產率、健康程度和安全的範圍。它考慮的是包括工人的心理和生理上提出的全部要求,從廣義上講是使人的身體受到的壓力減小到最低限度,而獲得最大的勞動效益。這些要求是:
髙效率地操作;
減少事故;
工作的低消耗;
縮短培訓時間;
個人勞動的有效使用。
對於人在勞動中不適應的狀態和壓力,對於機器出現的問題和不正常的運動,人體隻能忍受很短的時間。一旦不正常的情況和運動持續較長時間,就會超過人的生理限製。要保證持續不斷的高水乎的工作,工作計劃必須根據工人的能力和限度來製定。
生物工程學的研究範圍是比較廣泛的,它包括生物力學、環境工程學和勞動心理學。要解決生物工程學上的問題,需要運用解剖學、心理學、生理學、人體測量學、人體運動學等知識。它涉及的範圍是:
人體的受力情況——對肌肉、骨骼、神經關節受到的壓力的研究。
靈敏度情況——對眼的疲勞反應,顏色反應,對聲音信號反應,以及諸如此類的研究。
外界環境——照明、強光、溫度、濕度、噪音,空氣汙染和振動的研究。
工作環境引起勞動者心理和社會情況的研究等。
從以上各項研究中獲得的效益,可以使工作環境得到改善,包括重新設計的工具,合適的椅子和工作台,提髙照明,控製溫濕度和減少噪音等。
二、機械振動
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沿直線或弧線經過某一中心位置的來回重複運動,稱為振動。
工業生產中,振動是經常可見的。如:風鏟、風鑽、鉚釘機、鑿岩機,砂型搗固機等風動工具;電鋸、電鑽、電錘、砂輪、打夯機等電動工具;各種機械及廠內運輸車輛等。
按照振動作用於人體的方式,可將其區分為局部振動和全身振動兩種,無論哪種均對人體有一定影響。如長期接觸振動,特別是再加上其它有害因素(冷、噪音、靜負荷等等)就可致振動病。
局部振動可能造成血管綜合症。其症狀是手麻、發僵、關節痛,尤以手麻常見。這是碎石工人常常稱為“凍僅的手指”或“由指病”的一種病症,主要發生在操作切割工具的手指。由於血液循環受到傷害,當手指遇冷時就會變白,失去知覺,像是受到了不嚴重的凍傷一樣。當手指被暖和了一段時間後,這種症狀通常會消失。但有時,也足以使人長時間失去原有的勞動能力,致使不得不另安排其它工作,嚴重時人的兩手都會受到傷害。
全身振動多為大振幅,低頻率的振動。常引起是部周圍神經和血管的改變、腳痛、易疲勞、腿部肌肉觸痛、趾甲床毛細血管痙攣等。嚴重時,可引起臉色蒼白、出冷汗、惡心、嘔吐、頭痛、頭暈、食欲不振、全身衰弱等。
由於全身振動的作用,還可以引起內髒移位,宵分泌機能障礙,腸蠕動發生改變。平時內分泌植物神經係統和植物神經血管係統功能較弱的人,對全身振動更為敏感,暈車、暈船等均屬此例。
預防振動病的措施很多。如改革工藝設備盡量消除和醅低振動,使其達到無害於人體的水平;設立防震溝、防震槽,減少振動的傳播;合理安排工間休息,減少接觸振動時間,保證車間溫度,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定期體檢,調離不適合接觸振動工作的工人等。
三-重複動作
重複性動作或重複性振動,如分選或收集一類的動作,常常會引起人的焦跺,使手指和胳膊的腱發炎。這種情況通常被稱作是“腱鞘炎”。一旦形成,非常疼痛,不能繼續工作。通常的治療方法是休息和透熱療法。
導致這種情況是由於長時間過度緊張的重複。對於多年來一直幹著同樣一種工作的工人來說,假如突然要求他做額外加班,這種情況就可能發生。當然最有可能發生的還是一個新豐。
“腱鞘炎”發病率最高的典型工業是電子業、印刷業、汽車製造業、電話設備、家用電器、瓷器製作以及家禽工業等。
預防這種情況出現要比治療它更為令人滿意,例如:印刷工業,腕疼的情況得到解決,靠的是降低活動板麵5.08。這是因為手腕在每個動作後能落到鬆弛的位置。
其它預防措施還有改進設備,供給專用工具,合理安排生產,增加輪流作業或擴大作業範圍,加強新工人培訓,調離不適合此種生產操作的工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