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核病
結核病和其它一些感染可以由於職業關係而患病,如護士、醫生、照看結核病患者,也可在進行屍體解剖或做結核杆菌的實驗工作中染病。職業性結核病的病理症狀與普通結核病並無差異。
真菌感染
許多因職業關係的感染通常發生在和表村工業關係密切的工作崗位中。從事這種工作的人,真菌常隨塵埃被吸人肺內而發生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又稱為真菌病,與職業健康有重要關係的真菌病主要有:皮癬菌病、念珠菌病、曲菌病、芽生菌病、著色真菌病、隱球菌病、組織胞漿菌病、孢子絲菌病、是菌病、放射菌病等。
淺部的真菌病僅侵襲皮的角質層。人、動物和土壤都是真菌的天然滋生地。皮膚由於直接接觸周圍有感染的環境而致病。
中間型的真菌病大多侵襲表皮,但也可侵襲較深的組織。最常見的致病菌是念珠菌屬,它作為一種寄生菌,寄生於人的消化道內,但也能在其它地方找到。通過直接接觸或通過吸入和經過血液傳播而發生感染。
深部真菌病主要侵襲更深部的組織,也可轉移侵襲表皮。大部分致病的真菌都可在土壤中找到,許多深部真菌病和念珠菌病常並發於某些疾病,如淋巴和造血組織的腫瘤(包括白血病)或糖尿病。
真菌易於在鐵鏽和汙物中擴散。一旦接觸這些具有感染性顆粒的表層就可引起擴散和過敏反應。真菌感染具有地方性的特點。
棉屑沉著病
棉屑沉著病發生在那些個別的長期暴露在髙濃度棉纖維空氣中的人。亞麻粉塵也是有害的。
棉纖維塵準確、具體的致病形式還不清楚。但有幾條重要的因素:
微生物的毒性作用使吸入的纖維粘附在肺內纖維引起機械性的刺激吸入肺內的棉纖維和其它物質引起過敏刺激在這些症狀表現之前往往有暴露幾年的經曆。
炭疽
炭疽是一種毒性很高的細菌感染。盡管已考慮到隔離檢疫受感染的動物和對進口的動物製品進行消毒,但這種病仍一直存在。盡早的發現並采用現代治療措施可大夫減少此病所造成的死亡。
炭疽的病原體為炭疽杆菌。這是一種能生成芽孢的細菌,革蘭氏陽性,呈杆形,屬孢子杆菌科。炭疽杆菌芽孢擴散,這種芽孢對溫度及幹燥具有適應性,進入土壤內能存活數十年。
炭疽杆菌多為食草動物致病,特別是綿羊、牛、馬、豬及山羊。動物的感染是由於在被病畜的排泄物或屍體汙染處放牧或食入受汙染的飼料而引起。患炭疽的動物常呈現急性敗血症,且隨之死亡。
人的感染常見於接觸病畜或受感染的動物製品,例如從事畜牧、飼養、屠宰、肉類分割、獸骨及骨粉加工、製革、羊毛、獸毛、製刷加工、獸牙、獸角的加工等。
“異常發熱”
“異常發熱”即人們常講的“Q熱”。現在有許多關於由立克次氏體引起“異常發燒”的感染報告,多發生在與肉類或家畜的接觸者中,它與“虱熱”相似但又明顯不一樣。有關發生此病的報告已有許多年了,但具體的傳播方式還未搞清。一些跡象表明,“異常發熱”與接觸動物的屍體和受感染的家畜有關。這種病的傳播可能是將感染性的灰塵吸入了肺內,而預防則主要依靠早期識別和消滅患病的動物宿主。
布魯氏杆菌病
布魯氏杆菌病(波狀熱)很早就被認識到,它是由於飲用未經消毒的患病的母牛的牛奶等感染性物質所致。主要通過接觸動物、肉製品、以及牛、豬、山羊的傳播而患病。它是屠宰場、表場工人的職業性疾病,後者發病率更高。預防的措施顯然是重視個人衛生,應穿戴防護服,手套和靴子,並認真洗手、清掃工作區、器皿消毒以及禁止在疫區飲食與抽煙。必要時可對職業接觸者接種疫苗。
丹毒
另一個主要以屠宰場工人和漁民為主患病的細菌感染是丹毒。患病是由於接觸魚的粘液所致,往往毒性很強。
上呼吸道感染病
工人們長期暴露在植物纖維的灰塵中,如棉、甘蔗渣、大麻、亞麻、或微小顆粒中、有發生上呼吸道(鼻、喉、支氣管)的慢性感染以及引起哮喘病、肺氣腫、肺炎或合並的症狀。這些纖維灰塵也是過敏反應的根源。
二、生物性職業病的預防
預防生物性因素引起的職業病,最好的辦法是根除微生物源。微生物一般在濕熱或非常潮濕的條件下,生長在有機物體上。因而,牲畜或植物原料、如稻草、穀物、木料、皮革、紡織品、咖啡、茶葉、煙葉、蔗渣等,應貯藏在比較幹燥的環境中,以防發黴。
發黴的原料帶有微生物孢子或毒素最好將其廢除。增濕噴灑用的水必須清潔、幹淨、新鮮。係統及其增濕裝置必須保持清潔。決不允許將自來水冷卻器的空氣、或者將來自任何含有陳腐水、油或發酵懸液的機器的空氣排入工作場所。在水或油質媒介物中摻人殺菌劑或殺真菌劑,並不一定能阻止有機物在這種媒介物中生長。
在處理塵狀有機物的工業部門,如紡織廠,最好在有粉塵逸出的地方安裝局部排風設備,如果工作環境內釋出微生物的點很多,隻有用全麵通風的辦法才能控製空氣中的微生物濃度。通常工作環境的空氣通過回風網柵和管道收集,用」排袋式過濾器作嚴格過濾,達到要求的狀態後通過輸送管道和網柵再循環送入工作場所。一般不能用紫外線照射方法代替過濾法,來對空氣“消毒”,因為紫外線既不能殺死微生物孢子,也不能消除其毒素;而且會產生難以接受的臭氧,而臭氧是一種毒性極高而又難以除去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