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工業衛生(四)(1 / 2)

第五節職業性皮膚病

四個主要的工業衛生問題已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但是,職業性皮膚病尚未引起注意,盡管職業性皮膚病幾乎不引起直接死亡,但是能引起人體的不適,而且很難治療。職業性皮膚病的致因因素很多,檢查員應全而地了解並給以是夠的重視。

一、職業性皮膚病的致因

引起職業性皮膚病的原因很多,可粗略地分類如下:

機械因素一一摩擦、壓力、外傷。

物理因素——熱、冷、放射的輻射。

化學因素一一金屬及共化合物、無機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根據它們在皮膚上作用不同可細分為原發刺激和致敏性。

植物因素——有幾百種植物和樹木可引起最常見的皮膚病一一皮炎。常青藤毒汁就是典型的例證。

生物因素一一細菌、真菌、查生蟲。

這些有害物質都能引起皮膚的刺激和各種各樣的嚴裏損害。

二、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指皮膚接觸各種外界刺激物所發生的炎症,表現為紅斑、水腫、丘疹、水疤、甚至大皰,作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和燒灼感、因職業性因素而引起的接觸性皮炎約占職業性皮膚病的90左右,是一種常見的職業性皮膚飯。

引起皮炎的致因很多,上麵所述職業性皮膚病的致因幾乎均能導致皮炎。當有害因素作用於皮膚,皮膚的反應通常有兩種:原發刺激皮炎和過敏性皮炎。實際上,所有的人都曾因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因素患過原發性皮炎。這是閩為與任何一個高濃度原發刺激物的短期接觸或長期與低濃度刺激物接觸均能引起皮炎。如強酸、強堿、有機溶劑、油類、某些金屬元素等。第二種類型反應過敏性皮炎是對某一種物質過敏的結果。當過敏發展嚴重時,即使很少物質也可引起症狀。兩種類型往往很難截然分開,某些物質既有刺激性又有過敏性如:甲醛、酚、重鉻酸鹽及一些有機溶劑等。

接觸性皮炎涉及行業範圍很廣。多見於冶金、製藥、電鍍、印染、樹脂、煉油、塗料、玻璃纖維、合成纖維、表藥等工業,亦見於表業、林業畜牧業等行業。

避免接觸致病物是預防皮炎的關鍵。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合理使用防護角品,防護用品妥善保管與經常清洗,塗擦皮膚防護劑,及時清除沾在皮膚上的有害物質等也是行之有效的防護措施。

三、職業性痤瘡

職業性痤瘡是由於與一些液體接觸發生反應的結果。通常從皮膚接觸油性物受刺激而開始的,接觸形成一個黑頭。如受感染就發展成油性丘疹或癤,與青春期痤瘡(粉刺)很相似。髒汙的油,工人粗心和殺菌劑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職業性痤瘡發生的可能性。

減少這種發病的措施是保持機器及其周圍環境的清潔,改變直接接觸液體的操作習慣,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如手套、圍裙和麵部防護罩等。班後淋浴且使用溫水及弱堿性肥皂等也是預防職業性痤瘡的有效措施。

一些人的皮膚類型較其它人更易感染。大多數人過多的暴露都會發展為油性痤瘡,事實證明任何關於職業性皮膚病的發生均與下列因素有關:出汗的程度、個人衛生習慣、皮膚失調前的生活方式和過敏刺激、飲食等。因此那些有過敏性皮膚的人更應特別注意清潔。

四、手部角化皸裂

手部角化皸裂是相當常見的一種職業性皮膚病。特別在冬季,各種工礦企業中的發病率多在30—40%,甚至更髙,既造成痛苦又影響操作。因此積極防治手部角化皸裂是非常必要的。

它的病因以機械性及化學性刺激為主。一般多見於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工人中,如鐵工、木工、電鍍拋光工、包裝工、泥水工、洗衣工等,以及長期接觸脂溶性溶劑,堿性肥皂或吸水性質的工人。因為兩手經常要遭到摩擦,皮膚變得幹燥粗糙、增厚、失水、脫脂、失去其堅韌的彈性。皮膚排出的少量汗液並不足以發揮其應有的滋潤作用,結果,當手部活動時,因機械性牽動,皮膚就容易裂開。患手癬的工人更易並發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