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工業衛生(一)(3 / 3)

人的正常視力能看到粒徑50的粉塵顆粒,當顆粒對強光反射時,個別視力強的人能看到比較小的飄塵。相當小的顆粒(小於10)隻能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很多工業粉塵顆粒的粒徑範圍寬,小顆粒的數量遠大於大顆粒。因此,除少數粉塵顆粒在空氣中運動時被我們看到外,看不到的粉塵顆粒遠比可見的顆粒多。

顆粒的擴散與懸浮

通常,顆粒物質變為空氣懸浮物需要一定的能量。假如從塵源排出的顆粒獲得是夠高的速度,則大量的固體或液體顆粒將被發射,並達到相當遠的距離。這種顆粒被動力拋射的形式稱為擴散型,它是顆粒受動能作用的結果。隨著運動,顆粒量逐漸減少,甚至達到某一點時動能太少,以至於不能克服空氣的阻力。於是,顆粒向前的速度減到最,(動能是速度平方與質量乘積的二分之一)殘餘微顆粒在空氣團中懸浮。隨空氣的流動而動。

若粗略而近似地分類:宏觀顆粒屬於靠動力發射的擴散顆粒,是可見的並且是夠大。微觀顆粒則屬於質量相當小而依賴空氣團移動的懸浮顆粒,隻能通過顯微鏡看到。

較大的粉塵顆粒,煙霧或噴霧中的顆粒是靠動力發射的擴散型的。能造成人體的外部傷害,如酸燒傷,眼損傷和皮炎等。微觀顆粒如被吸入體內,更可能危害健康。

非金屬粉塵

大量的職業病由接觸非金屬粉塵導致,如矽肺是由於長期吸入二氧化矽粉塵而引起;石棉肺由吸入石棉粉塵引起,可使肺組織間質纖維化病變引起全身性疾病;滑石肺是長期吸收滑石粉引起;煤肺是煤塵引起肺部纖維組織增生而致,多形成複合性塵肺。因此,辨識非金屬粉塵的揚塵點,確認粉塵的危險性,是很有必要的。檢查員必須借助專家們的幫助認真工作,如有疏忽就可能發生很多傷害。這裏僅提出一些應引起注意的事項:在含石英的岩層中采礦或開鑿隧道,對石英岩、片麻岩、花崗岩和板岩的采選、加工、陶器、瓷器、耐火材料、含矽磨料的製作,以及鑄造行業的落砂,噴砂等產生含遊離二氧化矽粉塵的作業均可引起矽肺病。

采用碳化矽砂輪和氧化鋁砂輪等人造磨料取代產生纖維化粉塵的天然磨料,雖然已大大減少了患砂肺病的危險性,仍應采取嚴格的粉塵控製措施。

在采石場,使用風動工具打眼,分解岩石,用機器粉碎、篩選、裝運時產生的粉塵髙於老式手工作業,應采用濕式作業或除塵裝置。

此外在石棉製品的磨平,鋸割,打孔等加工作業中,能夠產生危害健康的石棉粉塵,都需要有可靠的除塵措施。

工業用滑石要進行粗磨,風力分選和精磨等工序。長期吸入大量滑石粉塵會產生有症狀的塵肺,而在有滑石粉塵暴籌的場所吸煙會更有害。

無機原材料的壓碎、研磨和運輸過程都潛在著塵源,可使用濕法控製或局部封閉通風等措施。

檢查員除了辨識粉塵危害外,還應對由於人為原因而失效的防塵設施進行核對,並掌握哪些工人的呼吸器具應增加或更換。

金屬煙氣

焊接和金屬加熱處理作業時,在一定的條件下可產生有害的金屬煙氣。

電弧焊時,產生的金屬煙塵及其氧化物進人弧光周圍的空氣中,加上揮發的焊條塗料,煙塵形成的顆粒非常細小,很容易被吸入肺中。

焊接髙毒性材料,如塗有鉛丹的或經過鍍鋅的焊件,可使工人迅速地產生中毒症狀。必須采用局部通風或配置呼吸保護裝置。

熔化的黃銅、鋅、鉛揮發,在周圍空氣中氧化,可產生銅煙,鋅煙或鉛煙。髙濃度時能導致“金屬煙霧熱”“黃鐦瘧疾”等非同期性疾病。如果空氣中鉛氧化物呈懸浮狀,可發生“鉛麻醉”。吸入高濃度鉛能引起嚴重中毒。絕大多數焊接工藝溫度,都不致使鉛大量揮發,但是焊接時部分鉛表麵接觸空氣被氧化,脫落的氧化物碎屑擴散到空氣中也有產生嚴重鉛中毒的危險。因此,類似金屬焊接,鉛蓄電池製作,熔鉛作業場所在清理時,必須小心謹慎。為了避免中毒一般對熔化鍋封閉後強製通風。

少量鐵質微粒進入肺,看起來對導致疾影響不太大,但是,它在肺X光透視時呈現,可能導致對矽肺病的誤診。

呼吸危險

對有呼吸危險的生產場所,必須及時測定作業現場空氣汙染的濃度。對於類似的生產工序,可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

檢查員必須經常意識到:缺氧是呼吸危險。當空氣中的含氧量低於大氣的正常含氧量時,即導致缺氧。氧氣在大氣中含量通常占21%,當空氣中的含氧量處於或低於16%時,即有生命危險。

此外,毒氣和煙霧在空氣中的濃度很髙時,也會發生生命危險。檢查員不但要辨識呼吸危險,還應盡可能了解呼吸器的種類、性能和使用方法等知識,並正確地選擇和配備呼吸器。

五、劇毒物質

關於毒物和劇毒物的解釋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這種物質在少量進入肌體時,就能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的病理狀態,甚至危及生命。毒性和劇毒性物質的差別僅在於作用程度的不同。

為了保證接觸毒物作業工人的健康,檢查員應了解有關毒物的知識。

毒性作用

劇毒物及毒物對肌體的局部能產生強烈作用或對各種器官產生作用,也可能兩者兼有,給肌體帶來危害。其作用方式因毒物種類而異。

硫酸、鹽酸、硝酸、苯酚等腐蝕酸類,苛性鈉、苛性鉀、氨等腐蝕堿類和汞、銀、銅、鋅等鹽類對肌體接觸部位的局部細胞有凝固作用,使之潰瘍或壞死。

黃磷、砷化物、銻化物等被肌體吸收後能造成組織細胞原生質的損傷,有破壞供氧和使代謝功能障礙的作用。

氫化物、氯酸鹽和硝基芳烴類具有溶血作用,可使血紅蛋白氧化成髙鐵血紅蛋白,降低血液的輸氧能力。

此種作用常見於事故或誤食引起,若一次接觸劑量很大就能造成急性中毒。

防毒檢查

對劇毒物及毒物,根據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毒性都要有安全使用規定和相應的防護措施。檢查員的職責在於檢查這些規定和措施的落實情況。為此,檢查員要盡可能多的了解有關毒物名稱、種類、毒性大小等知識。

要根據使用毒物的具體情況建立相應的檢查內容。如檢查毒物貯存處是否加鎖,檢查貯存劇毒物的容器是否合格,檢查盛裝容器和包裝的標誌是否符合規定,檢查生產過程中是否有跑、冒、滴、漏的現象,檢查防護措施是否可靠有效以及了解工人掌握劇毒物知識和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