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工業衛生(二)(1 / 3)

第二節物理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噪聲、電離輻射、電磁輻射、可見光輻射、激光、髙溫和異常大氣壓等方麵的問題。勞動保護檢查員認真監督這些問題對工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一、噪聲

噪聲是指人們不需要的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些引起振動的物體可能是固體,液體,也可能是氣體。這種振動的物體在彈性介質(氣體、固體、液體)中以波的形式傳播,形成彈性波。這個彈性波被稱作聲波。聲波的頻率一般用赫茲表示,即發聲體每秒振動的次數。隻有在16~20000赫茲的振動才產生人們聽到的聲音。髙於20000赫茲的產生超聲,低於16赫茲產生次聲,超聲和次聲人耳都聽不見。

噪聲的危害

周期性有節律的聲音為樂聲,它給人們以和諧舒適的感覺。而車輛起動,行駛,鼓風機、空壓機、球磨機運轉以及加工設備的切削等發出的工業噪聲則給人們帶來不愉快的感覺,甚至導致不同程度的危害。噪聲對人的影響包括以下幾方麵:

心理上的影響:噪聲會分散人們的精力,工作時不僅能影響工作速度也影響工作質量,特別是對需要高度注意的複雜工作的影響更大。當然,也幹擾睡眠和工作之餘的休息。

交流語言的影響:工業生產中的語言交流非常重要,而噪聲會幹擾工作中的語言交流,可造成工作上的失誤,甚至造成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故。

生理上的影響:長期處於噪聲中人體將受害。當受到噪聲影響很大時,可使人們產生耳癢耳痛、惡心等症狀,導致聽覺靈感性降低、聽力減退,甚至是職業性耳聾。

此外,噪聲還能誘發中樞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疾病。例如神經官能症。

噪聲的評價與標準

噪聲對人體的影響程度取決於三個因素,即噪聲的頻串、噪聲的大小和每個人對噪聲敏感性的差異。

髙頻噪聲在傳播中要比低頻噪聲衰減得快,如飛機、火車發出的髙、中、低頻噪聲都很髙,由於髙頻成分在空氣中衰減快,敵我們聽到遠處的飛機,火車噪聲是低頻噪聲。

聲音的大小一般用聲壓表示。聲音通過空氣時,空氣粒子振動,有疏有密的振動引起空氣壓力的升降。這種空氣壓力的變動叫做聲壓。單位為帕斯卡。表示聲壓大小用聲壓級。聲壓級是該點聲壓與基準聲壓之比的常用對數與常數20乘積。單位為分貝。

每個人對噪聲的敏感性差異除主觀因素外,還受聲壓、聲頻的影響。

還有一些影響噪聲大小的因素:如噪聲是持續還是間斷的,持續時間長還是短等。那麼如何客觀評價噪聲呢,人們提出許多方法。

一九七九年我國頒布的《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中規定工業企工生產車間和作業場所的工作地點噪聲標準為85分貝。現有企業努力暫時達不到標準的放寬為90分貝。

隨著工業生產的不斷發展,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噪聲的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嚴格監督新建、改建、擴建企業的噪聲達標是十分必要的。

測定噪聲的聲壓級可用指示式噪聲計和簡易式噪聲計及其它高級聲級計。檢查員在無任何聲級計的情況下也可根據如下的經驗確定操作環境的噪聲是否超過標準:

如果在作業場所說話必須用很大的聲音,或者隻有衝著對方耳朵大喊才能聽見,那麼這地方的噪聲已超標。

如果工人告訴你,他每天工作之後,腦子裏有嗡嗡之聲或耳鳴,就說明他是在超標的噪聲環境中工作的。

如果工人們講:“下班後聽別人講話,或聽音樂都感到聲音發悶,而早晨回到工廠時,聽同樣的聲音又十分清楚了。”毫無疑向,他們是在足以導致永久性部分聽覺喪失的噪聲中工作的。

噪聲的控製

噪聲的控製是一門包括工程和管理的綜合性技術,采用單一的技術措施往往是不夠的。一般包括的內容有消除和降低噪聲源措施,工程上的隔、吸、消措施,個人防護措施和預防性管理措施。

降低和消除噪聲源是一項根本性的措施。它從工藝設備改革入手,盡可能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髙自動化、密閉化程度。用低噪聲的工藝或設備取代高噪聲的設備和工藝。如采用噴丸取代風動工具除鏽,模壓取代鍛錘,液壓取代風鉚,電焊取代鉚接,濕磨取代球磨等等。

隔、吸、消的工程措施已開始普遍應用。隔——主要是把噪聲設備與無噪聲設備隔開,高噪聲區與低噪聲區隔開,通常采用隔離屏,隔離罩、隔離休息室等。吸——主要指建築工程上應用吸聲和阻尼材料根據聲學原理降低噪聲。用於吸聲的材料有玻璃棉、泡沫塑料、毛氈、加氣混凝土等。用於阻尼材料、石棉漆、高分子塗料、軟橡膠等。消——主要指應用消聲器,如阻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共振性消聲器,阻抗複合消聲器等。

采用上述措施後,如噪聲仍較髙或上述措施難以立即實施時可采用個人防護用品,如佩戴防聲棉耳塞、耳罩、護耳棉、防聲帽等。

合理安排作業班次,減少工人在噪聲中的暴露時間,定期組織健康檢查,按規定調離不適宜從事噪聲作業的人員等管理措施也是綜合控製噪聲的一個方麵。

二、高溫

經驗表明,過高或過低溫度對於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方式都有影響。工業上存在溫度影響的問題,經常是指髙溫對人造成的危害,而不是低溫。

人體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不斷產生熱量,由於代謝過程允許的溫度變化範圍很小,因此要保持人體處於常態,就必須將代謝過程所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正常情況下,人體能夠敏感並迅速地調節體溫,使之保持恒定,它能控製自身的溫度變化率。

出汗

出汗對於人體的濕調節和熱量散發是最重要的。

幾乎所有的皮膚下麵都生有汗腺,汗腺把汗液(大部分是水,少量是鹽份)排泄到人體表麵。即便是在人的休息過程中,這種排泄過程也是不間斷的。這些汗液一經排出就蒸發掉了,同時帶走了熱量,起到了散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