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和控製危險是安全工作的基礎,無論從事安全管理或者是監督與檢查工作,都必須對係統的安全性進行科學的分析,也就足以消除危險、防止事故、避免損失為目的,對係統的各種固有的及潛在的危險進行辨識一一分析——控製,實行係統安全管理和科學決策,以預防事故的發生,這是現代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保障安全生產的必出之路。係統安全分析與評價作為一種科學的方法體係,已成為廣大安全管理人員和安全檢查員應當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第一節係統安全與危險性辨識
一、係統安全的概念
工業生產中的安全通常是指不發生死亡、傷害、職業病及財產損失的狀況。生產過程中能夠導致發生事故和損失的原因很多,如人的誤判斷和誤操作,設備的故障以及作業環境的缺陷等,所有這些因素又涉及到設計、施工、製造、操作、維修、貯存、運輸及產品使用等方麵。因此,安全同生產過程中的許多環節和要素的關係是相互聯係和相互製約的。如果隻是從個別的環節或者單一的因素去研究分析安全問題是難以奏效的。所以“係統安全”這個概念指的是一種最佳的安全狀態,它所表達的不僅是有效地控製並排除係統總體以及各個組成部分的危階因素,而且還包括在係統的運行周期,操作效率以及投資費用方麵達到最佳的配合。由此可以把係統安全定義為:在係統運行期間內,應用管理和工程原理,在預期和有限的壽命周期、效率和費用條件下,實現最佳的安全效果。
應當指出的是,係統安全不是指一般的或者是簡單的安全防護問題,例如在動力傳送線上裝一個防護欄杆,就用不上係統安全抹術。但是如果在係統中涉及人員的生命或大量財物處於危險條件下,就需要應用係統安全技術了。係統安全應當包括人身的安全,機械設爺的安全,財產的安全以坆軟件係統的安全。它的目標包含兩個茲本方而,一是對係統總損失的控製,也就是對包括人員、設備、資財、市場乃至信譽等各個方麵可能釀成損失的控製;二是實現安全的最優化,也就是盡可能使係統的損失達到一個能夠容許的、合理的和最小的程度。在安全工作中,雖然我們期望能得到最理想的安全,但經驗表明,要達到各類災害事故的發生概率為零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所有的係統都有各自的壽命周期,也就是從開始運行到報廢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也受到效率和投資費用的限製,因此,理想的和絕對的安全,可以作為奮鬥的目標,但實際上是難以達到的。
係統安全是傳統安全的進步和發展,它的基本內容和實施程序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工程建設項目的安全論證與評價;
安全設計多
製造與試驗過程的安全;
係統運行與維修過程的安全;
產品使用與貯運過程的安全;
與自然界及其它係統相關聯的環境因素及意外事件的影響。
係統安全的觀念是對傳統安全觀念的一種突破和發展,它的意義在於:
1使原來相互隔離的學科之間建立起相互聯係的橋梁,這將大大推進安全工程這一交叉學科的發展
2在實現係統安全的口標下,使社會上原先處於分散的各行其是的設計、製造、生產和使用等部門與單位之間的相互聯係和協作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