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係統安全分析與評價(一)(2 / 2)

3把安全同生產以及企業的經營與效益統一起來,還將有利於提高企業安全工作的地位,使安全生產真正地、實際地成為企業的命脈和經營的方針。

二、危險性辨識

危險與危險性

在工業生產中,為防止發生火災、爆炸、毒物泄漏、機械傷害等事故,必須研究過程和設備的危險性,尤其是潛在的危險,隻有認識了危險,才能進一步評價、控製和消除危險,但是“危險”這個概念包含了是否發生的危險,損失大小的危險以及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危險等不同的含義,所以有必要弄清楚危險及危險性的定義。

所謂危險,就是指能導致發生意外事故的現實或潛在的條件。譬如煤炭在長期堆放而且通風不良的條件下,便有發生自燃的危險,但是煤炭本身並不是危險品。又如在電力傳輸係統中的高壓變壓器組,在通電並且沒有防護的條件下就會有使人觸電的危險,如果把變壓器組設置在地下室中並且上了鎖,其危險性雖然依然存在,但是對人就幾乎沒有危險了。

危險性是指對人和財產造成危害和損失的可能性,即發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每種係統或產品都具有某些固有的危險性,可以說危險性是危險的體現。如在髙架上作業,便有可能發生墜落死亡的危險,如果係安全帶,危險性就減少了,但是一旦安全帶出現斷裂,危險性就依然存在了。由此可見,危險性本身含有許多隨機的因素,特別是受人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並且在判定係統的危險性時,不但要根據以往的經驗,而且還有必要進行玴論分析,運用科學的辨識危險的方法,才能避免局限件和片麵性。

辨識危險性的方法

對於企業來講,事故是一種標誌,它表明安全工作在某一方麵的失誤。任何事故都不是無端產生的,都有一定的起因和發展過程。對於一次事故,一個不安全的行為或者是一種不安全狀態,都是同管理係統的錯誤聯係在一起,這就表明對任何事故不僅要查明導致事故的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而且要探究為什麼會造成這種不安全的行為或狀態,隻有把事故征兆的致因查清楚,才能把事故及其根源一起消除。

目前還沒有一種能適用於所有係統、產品和事件的辨識危險的方法,就已經開發和應用的方法來看,主要有三種類型:即矩陣法、邏輯法和專家法。

矩陣法也稱作表格分析法,是按次序列出係統的元件、元件的故障或偏差狀態、各種故障或偏差類型對其它元件或部件的影響、估計故障的嚴重程度、發生概率、檢測方法以及應采取的措施等,這種分析方法的典型應用是“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法”“安全操作研究法”及檢查表法。

邏輯法也稱作分析樹法,是首先確定係統的不希望事件(事故、故障及其誘發事件),然後按其影響事件的因果和邏輯關係畫出邏輯圖。這種分析法的典型應用是“事故樹分析”和“事件樹分析”。

專家法是邀集專家內行和富有經驗者,針對特定範圍的問題,敞開思想,暢所欲宵,利爪專家們的髙水平的知隻、經驗和判斷力去辨識與判定危險。這種分析法的典型應用是“暢談會法”,安全操作研究也應用了這一方法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