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釋迦牟尼(2 / 3)

阿育王、阿闍世王與眾國王上前叉手胡跪,世尊結跏趺而坐,手摩諸王之頂,垂眉喟然歎曰:“阿輸迦啊,我已經看得見,我滅度後,佛法將因汝等而盛,亦將因汝等而衰。”阿育王與諸王不解其意,長跪傷悲。世尊複對大眾微笑道:“大眾,我今舉身疼痛,身體衰壞,四大分崩,行將去矣,今夜過後,我之色身不複現於人間,甚勞汝等遠來相送。大眾當知,世間一切有為之法,莫不無常變易,要歸磨滅。貪欲無厭,消散人命。戀著恩愛,無有知足。唯得聖智,諦見至道,爾乃知足。”數萬弟子聞言大放悲聲:“世尊滅度,何其疾速,乃使群生長衰,世間眼滅,願佛少住,更渡眾生。”

世尊微笑道:“我的弟子們啊,你們不要悲傷!天地萬物,無生不終。一切恩愛俱皆無常,有為之法焉能長存?合會有離,生必有盡。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釋迦牟尼舉起右臂,現紫金色,遍示眾人,說道:“汝等當知:如來出世,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而說偈雲:“右臂紫金色,佛現如靈瑞。去來行無常,現滅無放逸。大眾,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我去之後,汝等當解我深心,護持正法,精勤精進,慎勿放逸,如我在時。”

大眾哀泣不絕,大悲世尊釋迦牟尼於是自洗雙足,頭北麵西,右脅而臥,右掌輕托右頰,左手搭膝,重疊左足於右足上,猶如獅子而正睡眠,乃入初禪定。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入空處定。從空處定起,入識處定。從識處定起,入不用定。從不用定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入滅想定,寂然無聲。

大眾見狀,慌亂無措,捶胸號泣,哭拜在地,尊者阿難心慌迷悶,問尊者阿那律:“世尊已般涅槃耶?”阿那律道:“未也,阿難。世尊今者在滅想定。我昔親從佛聞,從四禪起,乃般涅槃。”

卻說猴王跳躍而來,不覺得紅日西沉,沸星東出,正見前方一條大河,緩緩向西流淌,河邊有八株大樹,或枯或榮,樹下坐著許多僧人、信眾,圍著中央一人,號哭不已。

猴王也不知他們為何哭泣,徑自跳入人群中問道:“哪一位是大覺世尊釋迦牟尼,我從東勝神洲傲來國渡海而至,特來請問長生之妙道,人天之奧秘。”眾人見一異相金色猿猴,不知禮數,亂跳亂走,大聲喧鬧,阿難上前攔住道:“大覺世尊今夜示寂,你是何人?不要在此攪擾。”卻見釋迦牟尼微睜雙眼,輕聲道:“無妨,此亦有緣之人,讓他近前來。”阿難隻得合掌退開,猴王跳到釋迦牟尼麵前:“你就是聖者釋迦牟尼?你這是要睡覺了嗎?我聽說你已了脫生死,故特來請教長生大道。”世尊微笑道:“我於今日夜分,將取入滅,汝謂我得長生耶?未得長生耶?”猴王一愕,想了一想,道:“原來你也不知長生之道,這就要死了,卻不知何處有長生之人耶?”世尊笑道:“汝但從此往西,自有因緣。”猴王卻也學此間人禮節合掌謝道:“承指教了。”也不管眾人,重又跳出人群,縱躍往西。

世尊微微一笑,不再言語,闔上雙目,從滅想定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入不用定。從不用定起,入識處定。從識處定起,入空處定。從空處定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二禪。從二禪起,入第一禪。從第一禪起,入第二禪。從二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佛般涅槃,清淨妙和,寂然無聲。

於時諸天歎讚,大地震動,群山低首,演出種種無常苦空哀歎之聲。善法堂天上,摩訶摩耶夫人與大梵天王、因陀羅垂淚將百寶蓮華望空投擲,滿天繁花燦然旋舞。世尊四邊雙樹皆慘然而開白花,枯榮合一,千枝萬條盡皆垂下,覆於世尊身軀之上。萬千大眾同問:“佛般涅槃耶?”阿那律泣語雲:“大悲世尊已入涅槃。”阿難昏悶倒地,大眾俱哽咽流淚,悲不自勝:有隨佛入滅者,有捶胸大叫者,有自投於地者,有拍頭拔發者。眾人悲苦不能自已,隻得依轉輪聖王葬法,將世尊身軀用白疊羅綿層層裝裹,放入七寶靈棺,積旃檀香木,將欲舉火荼毗,隻見世尊寶棺忽然浮上空中,徐徐乘空從拘屍城西門而入,拘屍城東門而出,右繞入城南門,漸漸空行從北門出,乘空左繞還從拘屍西門而入,城中一切人民,見世尊聖棺升在空中,紛紛捶胸拜伏。

世尊靈棺如是繞城七匝,歸於娑羅雙樹下七寶床上,雜香木間,阿育王、阿闍世王與諸王、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與眾金剛密跡舉七寶火燭將欲舉火,近佛之身,皆自然熄滅,火不能燃,阿那律道:“且住,大迦葉未至,是故火不能燃。”

月將西沉,尊者大迦葉領五百弟子從波婆國如飛奔來,一見世尊靈棺,哭倒在地,隻見三重棺槨自開,世尊現二足千輻輪相於外,大迦葉撫足流淚痛哭,其時寶焰自燃,火光騰天。

眾弟子退後哭拜,哀聲直達天外,娑羅樹上白花簌簌而落,飄入旃檀火焰之中,有頃,有白鶴百千萬頭從火中飛出,戛然清鳴,繞空飛旋。隻見西方天際忽然有五色祥光,青蓮紫霧搖曳而至,當中現出一頭五彩孔雀來,鳴了一聲,飛入火焰,一投複起,振翅遠飛,眾白鶴隨後飛去,便如一條白色的河流,浩浩流向大雪山頭。

眾人見此瑞象,益發慟哭不能自已,大火熾然,升騰飛舞。當是時也,世間天人大眾,阿育王、阿闍世王與南北天竺諸大名王,互相執手悲泣流淚,哀不自勝,自辦無數微妙香花——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以及無數天上人間海岸栴檀沉水,百千萬種和香,無數香泥香水,寶蓋寶幢寶幡真珠瓔珞,遍滿虛空,投如來前,悲哀供養。拘屍那迦城內男女大小一切人眾皆出城繞佛悲哀流淚,各辦無數微妙香花幡蓋倍勝於前。這場大火一直燃了七日七夜,方才漸漸止息,飛灰揚盡,場中八萬四千舍利子晶瑩如雪,唯有頭發指甲,安然如初。大眾悲悲切切,各取舍利,唯有須跋陀羅摩訶羅比丘大笑狂言:“止,止!何足啼哭!大沙門在時,是淨,是不淨;是應作,是不應作。我等恒為所困。今者得自在,適我等意,欲作而作,不作而止。不亦快哉,不亦快哉!”幾個愚癡比丘都拍掌笑道:“快哉!快哉!”大眾憤而怒目相視,阿育王與阿闍世王便欲命人將須跋陀羅擒拿,須跋陀羅摩訶羅端然不懼,斜眼說道:“大王,大沙門示寂,荼毗大會未散,大王就欲動起刀兵?”將自己袈裟一把扯開,露出胸膛,道:“大王刀快,且往這裏來。”阿育王無奈,隻得還刀歸鞘,須跋陀羅與那幾個比丘大笑遠去。摩訶迦葉與阿難不由垂頭歎息,大眾分了舍利,起塔供養,這也不必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