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商軍圍住眾人座船與那白鯨,舉矛待發,中軍鼓聲一振,白鯨上方數千七尺鐵矛如雨而落,深深紮入白鯨體內,熱血滿天飛灑,將數百裏內海水染成通紅一片。眾人大驚失色,抬頭看時,見那白鯨雖然身體受傷,卻似乎並無大礙,反倒發了狂怒,昂首高鳴,滿身矛尾露出體外,兩翼舒展,巨軀擺動,左衝右突,商軍艦隻急急閃避,仍有不少被白鯨尾部擊中,紛紛翻滾墜落,慘叫聲此起彼落。
攸侯喜臉色鐵青,作了個手勢,中軍官將令旗揮動,旗艦升上十餘裏,在陰雲中將艦身隱去。二百八十名力士同時發力,蹬開船頭一張極大床弩,高聲怪叫,發出弩箭。隻聽得厲嘯猶如雷鳴霹靂,三支弩箭破空怒射而至。這床弩所發弩箭可不比一般羽箭投矛,乃以水桶粗細長鯨肋骨為箭杆,五尺金鋼為箭鏃,三箭齊發,威不可擋,直可將一座小山削為平地。
白鯨身軀龐大,如何躲得開?三支弩箭如電射入白鯨腹部,悶響不絕,原來箭鏃之中,又藏有火彈,中物即爆,白鯨哀聲亢鳴,巨尾一甩,向剛才弩箭發出處撞來,不知攸侯喜一箭既出,早就借著陰雲掩蔽,將旗艦換了地方。白鯨橫身一撞,自然撞了個空,隻將邊上周圍幾艘商艦拍得粉碎,眾商軍卻又上下奔馳,時遠時近,不住將投矛射入白鯨身軀,攸侯喜覷準時機,床弩又發三次,次次皆中。
暴風呼嘯怒旋,海浪如山翻滾,白鯨狂吼長鳴,來回衝撞,此時它已顧不得護住中土眾人所在座船。數百丈一艘大船,此時卻如一片落葉般在接天的怒濤中拋高落下,漂沉旋轉。咯吱吱聲響中,船身開始分崩離析,小山本來抓著猴王胳膊,猛可裏一個大浪打來,船身巨震,小山一把沒抓住,脫了手,高聲呼喊,再欲伸手去抓猴王與九公時,數個大浪互相擠疊,一齊奔湧打來,小山隻發出半聲尖叫,巨浪轟然壓下,已是失了知覺。
船身崩裂,周遭海怒,猴王終於醒過神來,身軀已落在海水之中,正好有一塊碎木板漂過,猴王一把撈住,緊緊抱住。
“小山!九公!小山!”猴王用盡氣力呼叫,隻是此時他連自己聲音都聽不到,更何況小山與九公?他抬頭往天上看時,那白鯨發出一聲無比蒼涼的悲鳴,龐大身軀重重落下,水擊千裏,狂濤拍來,猴王眼前鬥然一黑,也暈了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一切終於平靜下來,雲開霧散,一輪圓月出現在海上,清冷的光輝柔柔揮灑在千萬裏海麵上。清風徐來,海水緩緩起伏,海中有一道銀白色的光流,發出嘩嘩微響,向西急速遊去。細細看去,原來不是光流,乃是數以萬計的白色小海豚,托著猴王身軀,嘩嘩向西。
太陰星升了又落,太陽星落了又升,第三日拂曉時分,猴王悠悠醒轉,睜開雙眼,就在海水中坐起身來,環顧四周,見三麵俱是無垠大海,隻有一麵隱隱現出一抹黑影,似乎是陸地所在。
猴王伸展四肢,向那方向遊去,眾白豚浮出海麵,繞遊三匝,各自散去。猴王遊了一個時辰,方到岸邊,濕淋淋的爬到一塊石頭上,垂頭而坐,覺得心中充滿了從所未有的寂寞和悲傷。
小山,不知你現在怎樣?可還活著?
但是四顧茫茫,唯水與天,卻向哪裏去找尋?
是了,那黃庭經上說,無上仙人有三明六通,可遍觀周天三界,等我去尋得仙人,學得神通,自然能知小山與九公去向,卻不知此地是南贍部洲否?
猴王坐了一會,衣服已是被烈日曬幹,白花花的結了一層鹽巴,猴王也不去管它,穿著這身硬槍槍的衣物,跳下礁石,往海畔來尋漁民詢問,原來此地卻不是南贍部洲,已是西牛賀洲了。
猴王又問:“此處可有長生仙人?”那人搖頭,猴王大感失望,正欲離開,去求問他人,那人忽道:“我地有聖者釋迦牟尼,通達生死,不著色相,人天供養,也不知是否就是你所說的長生仙人。”猴王大喜:“那釋迦牟尼今在何處?”漁民道:“聖者遊蹤無定,足跡遍及南北天竺,前幾日我們村人有聽法回來的,說是聖者那時節在僧伽屍城,眼下卻不知在不在哪裏啦。”猴王大喜,問那漁民:“僧伽屍城離此有多少路程?”漁民道:“也不甚遠,由此向北七百裏即到。”猴王謝過那漁民,即刻上路,它是天產石猴,生來靈異,雖然未蒙傳授,尚無神通,卻也非尋常猴類可比。隻見金光一道,起縱如飛,半日之間,已見前方一座大城,向路人詢問,得知此地正是僧伽屍城,猴王急問釋迦牟尼在何處,那人卻道,聖者三日前已離了此地,往拘屍那迦城去了,離此約有五百裏。
猴王趕了半日,腹中饑火上升,好在西牛賀洲氣候溫暖,樹木四季常青,瓜果長年不斷,猴王在路邊摘了幾個庵摩羅果,胡亂吃了,卻又向拘屍那迦城奔來。
日落時分,到了拘屍那迦城,城中人都道,“聖者現在城外西拉尼亞瓦提河娑羅雙樹間,你可速去。”猴王急急趕來。
忉利天善法堂,大悲世尊釋迦牟尼合十起身:“母親,我要走了。”摩訶摩耶夫人微笑點頭,眼中卻有著隱隱的悲傷。
釋迦牟尼又一躬身,轉身向善法堂外走去,諸弟子都向摩訶摩耶夫人作禮辭行,隨世尊走出善法堂天。摩訶摩耶夫人看著釋迦牟尼離去身影,眼中有淚水慢慢落下。
善法堂天外,大梵天持白拂,因陀羅持寶蓋站立,見世尊出來,躬身作禮:“尊者!”大梵天將白拂往下一揮,神光閃耀,虛空中現出三道寶階,直通下界,中階黃金、左階水精、右階白銀。梵天在右,因陀羅在左,扶著釋迦牟尼老病衰弱的身體,自金階降下人間,在本所生處娑羅雙樹間坐定,數萬信眾、弟子、長者周匝圍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