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基礎管理的主要風險(3 / 3)

3.企業客戶忠誠度風險:要使客戶忠誠於你的企業,提供價格公道、質量優秀的產品與服務是前提。現代商業競爭中,比的不是這些,而是你對客戶的關懷程度,你全球的所有服務是否能一致,是否能及時,你企業自身的管理是否真的精確。在這裏,實現信息的全球共享,就要求企業先解決好量化的問題、過程的問題、遞減的問題,並且本位主義、“天高皇帝遠的現象”要消除,這樣才能保證在全球統一、及時地對企業客戶表達關懷。

4.企業財與物的安全風險:用矩陣的管理網絡手段,形成全企業統一的財、物管理體係是避免這一風險的最有效方法。

三、企業風險的內部管控

企業內部管控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參見: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製定,2008年5月22日發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在我看來,企業要搞好內部控製應以管理為導向,也就是說,企業內控的目的是通過管理而實現基業長青,而合法合規是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內控絕非是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的事,有的企業為了內控而內控,就好比摸著石頭過河一樣,忘記了摸石頭的目的是要過河,而不是為了單純摸石頭。那麼,內控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內控的本質不是為了最後的結果而進行內控,而是要在管理過程中進行內控。對於企業家來說,是要做到讓全員實現自我內控,如果隻是領導要內控,那麼內控能搞得好嗎?按照精確管理20餘年的研究路徑來看,是搞不好的。因此,我提請施行內控的各方意識到,企業全員內控才是真正的內控,做不到這一點,企業不可能實現我們想要的內控成效。所謂全員內控,就是要讓每個員工都有內控的意識,全員時刻自我清楚3件事:第一,幹什麼;第二,怎麼幹;第三,幹好或者幹壞,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有什麼影響。若能同時采用便於操作的信息化內控管理工具,最大程度地保證企業董事會、高管、中層、員工的目標及行為一致,讓企業戰略規劃能夠有效落地,那麼企業“四大風險”將會有效得以規避。

如今,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日趨複雜,任何一個管理漏洞都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是災難性的後果。精確管理模式要做的就是將組織中紛雜的個體行為進行普遍的抽象歸納,總結出組織成員的共有問題及風險,通過精確管理的內控係統實現風險的有效規避,使得組織中員工自我管理方式與風險內控係統趨於一致。因此,構建一個管理規範、有效運作的風險管控體係,對企業來講至關重要。但既然是全員內控,僅建立對企業有效的管控體係顯然是不夠的,企業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從這個內控體係中得到益處,這就是精確管理研究提出的智慧人、幸福場管理模型的實際體現。(詳見本書第十一章第三節“快樂並高效”中對自我管理駕駛艙的描述。)

對於還未將內控體係建設提上議事日程或者還未建立起相對完善、成熟的內控體係的企業管理者,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中,也不要隻顧低頭趕路,建議應不時停下來檢視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偏離內控的管理導向,有沒有脫離全員內控的本質,這樣才能逐步建立起有效的風險內控體係。

本章思考

對企業而言,最大的風險是財、物的流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