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精確管理原理(1 / 3)

一、什麼是管理?

按經典管理理論,管理一詞有“管轄”、“處理”、“管人”、“理事”等意,是指人們對一定範圍內的人員及事務進行安排和處理,以期達到預定目標的活動。現代管理是一種高度科學化、組織化的活動,因此,現代管理是指一定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人員配備、指導與領導、控製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使別人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而從上麵的分工分析中,我們知道,管理是一種社會曆史現象和文明現象,它是一種與人類社會共生的社會活動,隻要有人類社會存在,就會存在著管理活動。

管理的最基本形式是組織,或者說組織是管理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手段。

管理的任務是有效地實現人類活動的社會協作,通過最佳的協作方式和最優的組織結構保證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發生最小的支出,使人力、物力和財力都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應。

管理是一個體係,是管理者、被管理者、相應的物質載體,以及管理手段、技術和方法構成的組織係統。

管理是一個過程,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共同實現他們的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管理的最主要內容是處理人際關係。

管理是一種手段,是對應於目的的手段。

二、如何理解管理?

上麵講了什麼是管理,那對管理者而言,又應該如何來理解管理呢?

在我們很多管理者的心目中,“管理”這個詞是等同於管人,卡人的,是管員工,卡員工的手段,工具,過程。以至於2007年我參加一個中國式管理的研討會,在會上,就有學者發言,講在中國用“管理”一詞太不應該,特別是在當今大談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就更不應該了,他認為,中國人如此聰明,如此有悟性,是不需要管理的。

我理解管理並不是管員工,卡員工的,應該將管理這一個詞分拆為兩個字,我們先來看“理”字,“理”什麼,我認為“理”應該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對員工的心理進行梳理,能讓員工始終保持一份好的心情。

第二層含義是,對員工從事的工作進行梳理,保持員工所進行的工作條理清晰,有條不紊。

有了這兩層含義,員工就能始終快樂,工作再也不是苦惱的事,就願意進行他的工作。

再來看“管”字,“管”應該是協調,協調不同員工的工作,讓大家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

這樣的管理對管理者,對員工來講都將與幸福關聯,而不再是可怕的。

三、什麼是精確?

精確這一詞在詞典中的解釋是:非常準確,非常正確。

我認為精確這一詞還要有另外的解釋,就是精確要與其修飾的主體關聯起來,否則單談精確意義不大。

例如:13點30分,這樣一個時間,你說精確嗎?從一般意義上講當然是精確的,但是你如果與一件具體的事件關聯起來,就不一定精確了:如果是通知你參加高考,這對你來說很精確,你會提前到達;但是如果是通知你參加一次會議,你會怎麼樣,還精確嗎?就不一定了。如果你的公司是時間觀念很強的單位,你會認為精確,否則你就會認為這13點30分是一個大概量,13點30分後會開一個會,13點40分到你不會感覺有什麼不妥。但是即使是在一個平時時間觀念不強的單位,要是今天通知你13點43分參加一個會,你又會怎麼樣理解呢?對於一個會議通知,這13點43分一定比13點30分要精確吧,所以精確要與其修飾的主體聯係起來,要與接受人的文化、習慣關聯起來。

四、如何理解精確管理?

管理是時代的產物。

精確管理也是時代的產物。

信息化時代大大地縮減了管理的半徑,這使通過管理模型構建企業組織和管理流程成為可能。

管理從藝術轉化為技術,再從技術變成可延伸、可複製、可操作的技術,這就是精確管理的追求。

精確管理的具體表述是,通過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以最小的成本——經濟、心理、環境、時間等的成本——實現企業目的。

這就需要充分地占有和使用人、財、物和環境的信息,通過量化與模型化,取得動態的組織架構和流程效果。

精確管理不是一種純理論的管理思想,它也是一種具體的、可操作的管理模式。精確管理由以下4個部分組成:

1.精確管理思想

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進行量化表達,對工作流程及企業資源可以方便靈活地配置;對企業環境包括市場等等進行量化的邊界性把握。

2.中國傳統文化

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本思想”、“和諧思想”與“隨機應變”。

3.計算機技術

具有程序化、量化、係統化和可控化的特征。

4.互聯網技術具有信息全球自由共享與跨越時空的特征。精確管理是這4個部分的組合,它有機地將這4個部分的特點加以融合,實現了企業管理的流程具體化、管理參數量化和管理過程透明化。企業生產經營的參與者在精確的、程序化的、量化的基礎上追求人性化,從而使得企業的生產經營突破時空限製,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透明的、量化的高效運作。全體員工也精確地獲得相關行為指令,而又不失去以人為本的工作環境。

20世紀70年代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博士在一次歐洲國際會議上曾說:“能夠幫助世人解決21世紀的世界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由此可見,解決企業的管理問題,中國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精確管理主要是通過對中華文化的剖析,研究一個組織內如何讓員工快樂,並在員工快樂的前提下如何獲得企事業單位的效率提高和效益增加。

要讓員工快樂,我們就要知道員工是怎麼不快樂的,並且我們還要研究如果員工不快樂的話,組織的目標實現是否會受到影響。這些清楚了還不夠,我們還要在清楚了問題的根本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是一幅在我們國內常常能見到的景象:十裏芳草,百年古樹,這是美的化身,這是和諧的領地,總之這一切都太好了。要是拿這張圖片類比我們一個組織,那不就是我們組織經過精心規劃的美好戰略遠景嗎?我們大家都會憧憬,我們大家都會為之而付出。可是,回到現實,我們再認真看一下現實中的這張圖片,美好的心情會蕩然無存,我們會憤怒,我們會痛斥,這是誰,這樣沒有教養,這樣不懂規矩,這樣破壞和諧,竟能在這樣美的草坪上踐踏。再仔細思量,更會讓我們痛心,這樣的壞事原來還不是一個人所為,而是一個群體,這已經不是踐踏,而是開辟出一條路來了。這正應了魯迅先生所言:地上本來沒有路,因為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難道這裏的人素質都如此差嗎?難道這裏沒有人教導嗎?難道這裏的人都不可教嗎?從一個社會的角度來衡量,都不是,這裏的人有教養,這是我國一所知名高校的實景,學校有一流的人在教導。再回到我們任何一個組織中來,這樣的情景是不是天天都在發生呢?美好的戰略規劃,就有人不去認真實施,就有人甚至與你對著幹。怎麼辦?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如何讓美好重返校園,如何讓和諧呈現在我們的企業中?

麵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禁止這樣的行為,因此我們進行思想動員,請來谘詢公司,豎立禁止通行的木牌,甚至我們請來保安,使用一切手段,總之我們不能允許這樣的情況重現,但往往事與願違,一切照舊,我們對此無能為力,組織不僅耗費資源,還搞得人人緊張,矛盾重重。精確管理的研究是從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出發的,我們不請谘詢公司,我們不要保安,我們也不進行思想動員,我們讓大家保留各自的習性,但我們還要讓組織戰略規劃實現,讓和諧在組織中呈現,怎麼做到這一點呢?

精確管理針對草坪上因為走的人多了而呈現出來的路,進行深入分析,知道這條路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有一部分群體認為走這條路對他們方便,這條路能滿足他們心裏想要的目的。既然這是很大一部分群體想要的,那我們為什麼要去禁止呢?為什麼不去滿足他們呢?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們不痛快呢?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可能想到一個好的途徑,既能滿足大家的需要,又不破壞環境,不損害我們組織戰略的實現,若能找到這一途徑,不就有了和諧了嗎?找到了,我們隻要在原本由部分群體走出來的路上,用石塊鋪就一條道,看起來草坪沒有損壞,而人們抄近路的習性也得以滿足,大家都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