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業
最難抑製的情感是驕傲,盡管你設法掩飾,竭力與之鬥爭,它仍然存在。——富蘭克林富蘭克林成功創業出版《新英格蘭報》
媒體的威力是很大的,詹姆斯的《新英格蘭報》自1721年8月7日創刊後,在當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報紙經常刊登的一些文章,有的思想非常激進,這對於那些保守勢力是一種挑戰,所以很快引起了當局注意。
這個不知名的小印刷廠竟然辦起了一個《新英格蘭報》,已經讓政府很不滿意了;他們竟然還敢大張旗鼓地刊出一些反動文字,這無異是對政府的挑釁。不過,當時的北美洲還是一個比較自由的地方,而且他們的法律相對還是健全的,對於民間的聲音,他們還不敢隨便采取行動。
但是,他們在等待時機,他們看著這個《新英格蘭報》的一舉一動,看他們還能搞出什麼新花樣來。
1722年,這個機會出現了。6月11日,《新英格蘭報》登出一篇虛構的從新港寄出的信,信中說有人看到海盜在那一帶海岸出沒。文章刊出後,馬薩諸塞參事會借口這是在造謠生事,詆毀當局,下令逮捕了詹姆斯,審訊以後將他關押在波士頓的監獄裏。
一個多月後,波伊爾斯頓醫生為詹姆斯出具證明說,犯人的健康因監禁受到損害,詹姆斯才得以獲釋。在哥哥鋃鐺入獄期間,富蘭克林義無反顧地擔負起印刷廠的工作。《新英格蘭報》並沒有像保守派預期的那樣,關門大吉,而是繼續正常運行。特別是富蘭克林的第八篇署名為杜古德的文章,更是大膽寫出了民主與自由的思想。
這篇文章標題是《一篇倫敦雜誌的摘要》,文中這樣寫道:
沒有思想自由就沒有智慧這類東西,而沒有公眾自由這類東西就沒有言論自由。這是每個人的權利,正如由於這權利,他不能損害或控製他人的這一權利。
誰要顛覆一個國家的自由,必先壓製言論自由。
富蘭克林在支持自己的哥哥,《新英格蘭報》在輿論界獨樹一幟的麵貌,依然故我。參事會終於忍無可忍了,他們沒有想到,這個小印刷廠的老板都住進了監獄,報紙竟然還能繼續出版。
政府不再按什麼法律規章辦事,他們也不再采取偷偷摸摸放冷箭的方法,而是采取直接的行政命令方式,壓製所有異己的聲音。
就在詹姆斯出獄不久,政府的公文下來了,公文中寫道:嚴格禁止詹姆斯再出版《新英格蘭報》或任何其他這類性質的小冊子或文章,除非事先經過本省秘書的檢查。
形勢所迫,詹姆斯和他的朋友們包括富蘭克林在內想出了一個應對計策,那就是以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名義繼續辦報。
於是,將當初哥倆簽訂的師徒合同還給小富蘭克林,並在合同背後注明解除合同規定的一切業務,意在不引起州議會的非難。同時,為了保障詹姆斯作為老板和師傅的權益,雙方另外簽訂一份新的適用於未到期的師徒關係的合同,這份合同將不予公開。
很快,弟兄倆將這些辦妥了。這樣,《新英格蘭報》以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名義繼續發行。然而,報紙雖然還在繼續印刷,但兄弟倆間卻出現了問題,他們之間的裂縫越來越大。
幾個月後,富蘭克林兄弟倆矛盾已經日益表麵化、公開化了,最後達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自從富蘭克林聽從父親的話進入哥哥的印刷廠以來,詹姆斯就視弟弟為普通學徒,認為弟弟應當像其他學徒一樣為自己服務。富蘭克林則認為兩人是兄弟,哥哥對待自己應有別於其他學徒,所以常常感到哥哥的某些要求過分地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有時候,兩人在父親麵前為此發生爭執,富蘭克林一般都能得到父親的支持。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在印刷廠衝突起來,詹姆斯的脾氣急躁,常常對弟弟拳腳相加,傷害了兩人的手足之情。同時,富蘭克林一直覺得學徒生活令人生厭,他早就在心裏煩透了這裏的生活,渴望能早日結束它。
最初,當富蘭克林用化名為報紙寫稿的事被發覺後,一向拿他當孩子看待的詹姆斯,不禁對這個弟弟刮目相看。但同時,詹姆斯心裏也感到很不是滋味,唯恐弟弟會過分自負,更加不服管教,因此那個時候兄弟之間的矛盾就在加深。
雖然在哥哥被捕入獄的那段期間,富蘭克林站在哥哥一邊,撰文對當地統治者冷嘲熱諷來支持哥哥,但是他希望擺脫學徒地位的心願沒有變。這次富蘭克林與哥哥表麵解除了師徒關係,無疑是一次離開的絕好機會。
盡管暗中有另一份合同,但富蘭克林料定哥哥在當時的情勢下是不敢將它公開的。雖然富蘭克林一開始並沒有想到要離開,但是他卻已經在利用合同的問題,來對哥哥進行反駁了。
在那以後的幾個月中,富蘭克林常常利用舊合同已被作廢的事實,維護自己的自由和權利。富蘭克林的這種做法,更加激怒了詹姆斯,從而對待弟弟更加粗暴。萬般無奈之下,富蘭克林做出決定,離開印刷廠,離開哥哥,結束學徒生涯。
詹姆斯為了阻止他這樣做,走遍了城裏的印刷廠,對每一個老板打招呼,使他們全都拒絕雇用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打聽到300公裏之外的紐約有一家印刷廠,便打算到那裏去做工謀生。
然而,公開離開波士頓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富蘭克林提前離開哥哥的印刷廠這件事上,他們的父親是維護哥哥的權益,而且那是合同規定的合法權益。所以父親必然會設法阻止他,他隻能是秘密行事。
於是富蘭克林去找他的好朋友格林商量,格林也很同情他的遭遇,並答應幫助朋友去找船。兩個人商量後決定,富蘭克林乘第二天的船走,因為他的哥哥第二天要有事出去。
就這樣,格林去找船,富蘭克林回家悄悄地收拾行李。
第二天一早,富蘭克林裝作像平時一樣,幫忙幹活,可是他心裏卻很著急,用眼睛不時地看哥哥,因為他知道他每天都一定會出門的,所以他現在盼著詹姆斯趕緊出門去。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與格林約好的時間馬上就到了,可是哥哥似乎還沒有出去的意思。富蘭克林的心不由得跳了起來,這下怎麼辦才好呢?
這時,正好一個郵差來送信了,詹姆斯看完信後,拿起了帽子,像往常一樣吩咐著富蘭克林,然後走了出去。不一會兒,門外傳來了格林的口哨聲,富蘭克林聽見了兩人約定的暗號,趕緊爬上自己住的小閣樓。
富蘭克林用繩子把自己的行李物品從窗子吊下去,又趁人不注意悄悄溜了出去。然後,富蘭克林和格林兩個人抬著他的行李向碼頭走去。在路上為了籌集路費,從小愛書如命的富蘭克林不得不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袋子藏書賣掉了。
1723年9月底10月初,17歲的富蘭克林登上了一艘去往紐約的帆船。富蘭克林一邊向好朋友格林揮手告別,一邊望著眼前漸漸模糊的波士頓港,心中默默念道:“告別了,印刷廠!再見了,故鄉!我一定會開創自己的一番事業再回來的。”
遠離家鄉遇到知己
這是富蘭克林第一次出遠門,他的心情還是非常興奮的,所以旅途中並不感到無聊。
現在的富蘭克林感到一下子沒有了任何束縛和羈絆,天地一下子變寬了很多,他感到自己在天空自由翱翔。三天後,富蘭克林的雙腳踏上了紐約的土地。
當時的紐約市區,雖然比波士頓還要小一些,但卻是一個恬靜而美麗的城市。可是對於初到異地的富蘭克林來說,哪有心思去觀賞美麗的風景。麵對這個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的城市,他最想做的事情是馬上去找一份工作來填飽肚子。所以,富蘭克林一邊向人打聽,一邊直奔城裏的印刷廠,最終他找到了那裏的老板威廉·布魯德。
布魯德原來是賓夕法尼亞的第一家印刷廠老板。幾年前,他將在費城的店鋪留給了兒子經營,自己遷到紐約開了一家新店。在聽說了富蘭克林的來意後,老布魯德說他那裏的生意不多,人手已經夠用,所以他不能雇傭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聽老板這麼說,心裏一下子涼了半截,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好。
老布魯德明白了這個小夥子的意思,善意地說,他在費城的兒子那兒,現在正好缺少一個幫手。如果富蘭克林願意到費城去,小布魯德可能會雇傭他。
富蘭克林有些遲疑,因為剛剛到達紐約,又要轉向別的地方,心裏不免有些猶豫。
老布魯德大概看懂了他的心思,於是給他打氣說:“小夥子,每個人出來闖天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隻要自己有本事,最終到哪裏都能建立一番自己的事業。”
富蘭克林聽了老布魯德的話後很受鼓舞,於是決定接受他的建議,準備轉道去費城。
“孩子,別擔心。我會給你寫一封信的,你到那裏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老布魯德說。
“那真是太感謝了!”
老布魯德一邊安排人帶富蘭克林去吃飯,一邊給兒子寫了一封親筆信,交給了富蘭克林。吃過飯後,富蘭克林帶上威廉的介紹信,匆匆趕到港口,準備繼續踏上征程,奔赴距紐約一百多公裏的費城。
坐船經過昂博依時,富蘭克林將箱子和鋪蓋留在那裏交由海路托運,以便減輕陸路跋涉時的重負。帆船繼續前行,在橫渡海灣時,狂風驟起,撕碎了破爛的船帆,並把無法定向的船吹往相反方向的長島。
航船漸漸接近了長島,船上的人向岸上眺望,卻發現他們無法靠岸,因為那裏的海灘上浪潮洶湧,礁石叢立。富蘭克林他們整個一船的人除了等待風勢減弱再重新起航外,別無他法。
然而,半夜的時候,船上卻出事了。有一個瘦弱的中年人可能有點暈船,還有點發燒,可能半夜想涼快涼快,就暈頭轉向來到了船頭,竟失足掉進了黑糊糊的海裏去了。
聽到呼救聲,船上的人頓時慌作了一團。在這危急時刻,富蘭克林毫不猶豫,一頭紮進了水裏。富蘭克林自幼水性就很好,在海裏遊了一會兒很快就發現了那個人,於是就托起他向船遊了過來。
船上的人在上麵拉,富蘭克林在下麵推,終於把落水的這個人救上了船。那個人受此一驚,頭腦完全清醒了,當他正準備向救命恩人致謝時,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使他不由自主地仔細地打量了富蘭克林一番。
隨後那個人禁不住喜悅地喊了起來:“是你啊!小船長,太感謝你了!沒想到我們又見麵了。”
富蘭克林聽了這些話後,也不禁打量了一番對麵的這個人,原來正是自己有一年夏天在海上劃船遊玩時遇到過的那個荷蘭人。兩個人再次見麵高興極了。這時,這個荷蘭人從懷裏掏出一本浸濕的書,遞給富蘭克林說:“請幫我晾一下好嗎?”
富蘭克林接過書時順便看了一眼,不由得又驚又喜。原來這是他所喜愛的《天路曆程》的荷蘭文本,印刷清晰,字跡工整,實在是一本好書。
這位荷蘭人見富蘭克林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便問道:“小船長讀過這本書嗎?”
“小時候讀過的,現在還可以背誦一些呢。不過,荷蘭版本的卻是第一次見到。”
說完後,富蘭克林又興致勃勃地談起了班揚的這本書的內容和藝術,並說它在歐洲流傳極廣。
富蘭克林的一席話讓荷蘭人看到了這個小夥子的不同凡響,為了表示自己的敬佩之情,他當即決定把書送給富蘭克林作紀念。就這樣,富蘭克林很快就和這個荷蘭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們愉快地談著各自的人生經曆,旅途變得不再枯燥無味。
曆盡辛苦來到費城
幸運的是第二天海風漸漸小了,因為這艘船得繼續留在小島上等待修理,富蘭克林決定在這裏搭乘別的船繼續自己的旅程,而荷蘭人要等這隻船修好再走。因此,富蘭克林不得不和荷蘭人依依不舍地分別了。
“祝你好運,也預祝我們有再相見的那一天!”那個荷蘭人對富蘭克林說。
就這樣,富蘭克林踏上了就要出發的船隻。
船出發了,富蘭克林站在甲板上向荷蘭人拚命地揮手告別。遠方傳來了荷蘭人豪放的喊聲:
“小兄弟,你有勇氣不相信上帝,這是很難得的。但願你能用實際行動證明上帝是不存在的,那時我們一定會再相見的。”
原來,在船上的時候,富蘭克林曾經談到過自己的信仰問題,他說自己不相信上帝,這給那個荷蘭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又經過一天的行走,富蘭克林他們擺渡到了昂博依。
可是,這天夜裏,富蘭克林突然發起了高燒。現在身邊既沒有親友照料,又沒有錢財求醫治病,這可怎麼辦呢?
在求生欲望的驅使下,富蘭克林按照不知什麼時候在哪裏讀到過的一則偏方,喝下大量的涼水。出了大半夜的汗以後,第二天早上,富蘭克林的高燒竟然退去了。富蘭克林非常慶幸自己的聰明和運氣。
第二天,船隻終於抵達了大陸。富蘭克林在岸邊看見一位正在打水的婦女,於是向她打聽一下路程。原來,從這裏步行五十公裏到達名叫伯倫敦的小鎮,然後從那裏可以乘船直接到達費城。
富蘭克林聽了婦人的話很是高興,於是他在附近找了一家小飯店,飽餐了一頓,就放開大步,朝伯倫敦的方向走去。剛剛走了沒多遠,天空中忽然雷電交加,頃刻間下起了大雨。富蘭克林向四周望去,隻見白茫茫的一片水簾。
富蘭克林急忙跑到一棵大樹下避雨,轟隆隆的雷聲震撼著空曠的大地,令人毛骨悚然。直到雷聲過後,雨漸漸淅淅瀝瀝地變小了,富蘭克林才繼續趕路。
中午時候,精疲力竭的富蘭克林來到了一個小村莊,因為實在是走不動了,他決定找個地方歇歇腳。剛剛走到村口,富蘭克林就看見一群人圍著什麼議論紛紛的,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太太正坐在地上哭得死去活來。
邊上有幾個老年人,他們不停地在胸口畫著十字,口中念念有詞:“主啊,原諒我們吧!”
富蘭克林滿懷好奇地擠入人群中一看,隻見地上躺著一個人。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這個哭泣的老婦人的獨生子。老婦人孤苦伶仃,平時就靠這個孩子生活。誰知剛才又是打雷又是大雨的,他的兒子到樹下避雨,結果被雷電擊死了。
富蘭克林滿懷同情,目送著老婦人被人攙扶著回家去了,他心裏卻憤憤地想:“雷電真是不長眼睛啊,竟然也來欺負這麼孤苦無依的老人,更別說什麼上帝啦!”
第二天,富蘭克林已經趕到了距伯倫敦十多公裏的地方,當晚在一家客店住下。稍作停留,富蘭克林又匆匆趕到了伯倫敦,但開往費城的定期航船在他到達前不久已起程離港,下一班去費城的船要到下星期二才有。
心情沮喪的富蘭克林回到城裏,找到剛才去碼頭路過時曾賣給他薑餅的老婦,向她討教自己該怎麼辦。
老婦人是一位熱心腸的人,腰際圍著一個大圍裙,當她看見這個青年滿臉風塵、吃東西時狼吞虎咽的樣子,知道是一個饑餓過度的外鄉人,很是同情。這個老婦人讓富蘭克林等一會兒,然後她從自己家裏端出了一碗熱乎乎的肉湯,送給富蘭克林喝。
富蘭克林謝過了老婦人,連日的勞累饑渴使他也顧不上多說什麼了,端起湯就大口喝了起來。直到喝完了這一大碗湯,富蘭克林肚子裏才有了飽的感覺。隻是到這時,他才聞出來剛才自己喝的竟然是一碗肉湯。
這時富蘭克林忽然想起了那個死了兒子的老婦人,他於是對麵包鋪的老媽媽講起了雷電擊死了人的事。
誰知老婦人聽了富蘭克林的話後臉色陡然間變得灰白,連連說道:“真是罪過啊,不知上帝又該懲罰誰啦!”
富蘭克林看見人們一提到雷電就趕緊說上帝,心中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此時的他暗下決心,自己一定要解開雷電之謎。
最後,老婦人請富蘭克林住在自己家裏,等候班船。
富蘭克林也別無他法可想,隻好接受了老婦人的邀請,留在了老婦人的家裏。老婦人招待富蘭克林吃了一頓牛肉飯,富蘭克林則拿出一壺啤酒給老婦人作為答謝。
富蘭克林整整睡了一個下午,傍晚醒來時,精神體力已完全恢複了。在老婦人的指點下,他來到河邊散步。望著靜靜的河水,富蘭克林禁不住想起了老父親,此刻或許正站在河邊盼望自己回去吧!
正在富蘭克林胡思亂想的時候,前麵的一陣喧鬧打亂了他的思路,他看見一條小船靠岸了,許多人從船上下來,然後河邊又有許多人擁了上去。這條船會不會去費城呢?富蘭克林忽然想到,於是他加快了腳步,走上前去詢問。
當船上的水手告訴富蘭克林這條船正好就是去費城的時候,富蘭克林不由得喜出望外。等富蘭克林搭乘上了這條小船,才想起來還沒有和麵包店的老婦人道別。可是時間已經不夠了,下次來這裏的時候,再向她問好吧。
船很快出發了,因為當時海麵無風,所以隻好靠劃槳前行。富蘭克林很久沒有劃過船了,所以自告奮勇地劃起了槳。
海麵上波光粼粼,富蘭克林一邊劃船,一邊思緒飄了好遠,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時代。
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星期日上午八九點鍾,船在費城的市場街碼頭靠了岸。因為富蘭克林劃船了,船長說不收他的船錢了,可是富蘭克林還是堅持付了一半的船錢。
費城終於到了。富蘭克林現在要準備新的生活了,他還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命運,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順利找到工作,但是他對自己的未來仍然充滿信心。
富蘭克林的樣子十分窘迫,但是他顧不得這些了,首要的問題是填飽肚子。劃了幾個小時的船,他早已餓得饑腸轆轆了。
靠著街上孩子的指點,富蘭克林來到城中第二街的一家麵包鋪,向店家要了三個便士的麵包卷。
現在富蘭克林隻有一元荷蘭幣外加一先令左右的銅幣,所以他不敢多要。不過出乎富蘭克林意料的是,他竟然拿到了三個大麵包卷,富蘭克林還以為店家搞錯了呢!
當確信自己沒有錯時,富蘭克林才高高興興地拿起麵包走了。原來,費城的物價比波士頓低。富蘭克林兩臂各夾一個麵包,手裏拿著第三個,一路邊走邊吃,一直走到了第四街。
可能是富蘭克林的動作很滑稽,沿街的人都好奇地打量著他。富蘭克林並不在意,繼續吃著走著。當富蘭克林走到一個拐彎處時,突然聽見有人在“咯咯”地笑,於是他順著笑聲望去。
隻見臨街的窗口站著一位少女,正注視著自己在笑著,富蘭克林被笑得有點不好意思了。於是富蘭克林就朝著那個少女做了個鬼臉,又引來了一陣大笑。富蘭克林被笑得有些不自在了,便轉身向另一方向走去,一邊仍在吃著麵包卷。
一路經過板栗街和胡桃街的一段,再轉了一個彎,富蘭克林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市場街碼頭。富蘭克林搭乘的那隻船還在碼頭,一個同船來的婦女帶著孩子還在船上,等待開船繼續趕路。
反正自己的麵包吃不完,於是富蘭克林把剩下的兩個麵包卷給了那個婦女的孩子,然後離開了碼頭,向街上走去。
饑餓感消失之後,富蘭克林才感到自己太累了,他幾乎想一屁股坐在大街邊,睡上一會兒。碰巧,街上有許多衣飾鮮明的人向同一個方向走去,富蘭克林沒有多想就加入到了他們的中間。
這樣,富蘭克林被帶入了市場附近一所教友會信徒的大會堂,又跟著大家坐了下來。
富蘭克林早已累得不行了,他甚至都沒有看到在會場講話的人,便已沉沉地睡去。直到有人好意叫醒他,才知道散會了。
至此,富蘭克林在吃過了他在費城的第一頓飯後,又睡了在費城的第一覺。富蘭克林感覺自己好受了許多,沒有原來那樣疲勞了。
走出了那個會堂,富蘭克林向一位麵色和善的年輕的教友會信徒打聽,他想知道附近外地人可以住宿的旅店。
在這位信徒的指引下,富蘭克林來到了水街,那裏有一家非常便宜幹淨的旅店。在旅店裏,富蘭克林不顧店裏人對他猜疑的目光和詢問,獨自飽食了中餐和晚餐,酣睡了一個下午和一夜。
第二天清晨,重又精神抖擻的富蘭克林盡可能將自己收拾齊整,前往安德魯·布魯德的印刷廠。
在安德魯·布魯德的印刷廠,富蘭克林意外地看見了老布魯德。原來,就在富蘭克林乘船來費城的時候,老布魯德騎馬從紐約先到了費城。
父子倆招待富蘭克林吃過早餐,然後告訴他說,印刷廠最近剛添了一個工人,因此不需要人手,但城裏的一家新開的印刷廠或許可以雇傭他。即使那家印刷廠不要人,富蘭克林也可以暫住在這裏,幹些零活,直到他找到工作。
聽到這裏,富蘭克林有些踏實了的心又懸了起來,他真的害怕又白跑一趟。
令富蘭克林高興的是,新開的印刷廠老板凱美爾答應可以雇傭富蘭克林。
果然幾天之後,凱美爾要富蘭克林到他店裏幹印刷工作,不久又讓富蘭克林從布魯德那裏搬出來,住到他那裏去。
工作之後,富蘭克林發現凱美爾不懂印刷。為這樣的老板幹活,富蘭克林對自己的技藝絕對充滿信心。至於住宿的地方,似乎巧得有些戲劇性。凱美爾自己有所住宅,但裏麵沒有家具,還空著。
為了安置富蘭克林,他便在自己的房東德裏先生家裏為新幫工聯係好了寄宿。富蘭克林第一天搬到房東家去的時候,房東德裏先生一家熱情地接待了他。
德裏先生說:“很高興你來我們家住,請把這兒當成你自己的家,千萬別客氣。”
富蘭克林對房東的熱情表示了感謝。
“對了,我還有一個女兒,很調皮的,如果她跟你搗亂,請你別理她。她是個被寵壞了的孩子。”德裏先生說。
“朵布蕾,快來見見新來的房客哥哥。”房東夫人向裏麵喊道。
這時,一個美麗的少女應聲從外麵跑了進來。富蘭克林一看,兩個人不約而同地叫了起來。
“呀,原來是你啊!”
“啊,原來是你!”
原來這位朵布蕾小姐,正是那天站在窗口被富蘭克林滿身狼狽相逗樂了的少女。
朵布蕾一看,那天渾身洋相百出的青年,今天換了一身幹淨樸素的衣服,一時有些詫異,愣住了。
直到父親招呼她見過客人,她趕緊向前招呼道:“富蘭克林先生,歡迎你搬到我們這裏來住。”
房東見兩個年輕人互相認識,也非常高興。
從此,富蘭克林住在這裏,和朵布蕾一家人建立起了親人般的友誼。富蘭克林很快就適應了這裏的生活。
就這樣,富蘭克林在費城安頓下來。他白天做工,晚上和城裏新結識的喜愛讀書的青年們一同度過。
當然富蘭克林的工作還是挺忙的,因為凱美爾先生對於印刷這一行,實在不怎麼精通。不過,富蘭克林也沒有抱怨,畢竟這可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活兒啊,先把一切穩定下來才行。
由於勤儉,富蘭克林很快攢了一點錢,他現在甚至感覺自己的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可是沒過多久,富蘭克林也遭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因為他感覺自己的這個老板太過於迷信了。富蘭克林本來就對宗教不是太感興趣,不過他並不幹涉別人的信教自由。
一天,老板又在富蘭克林麵前提到了上教堂的事,富蘭克林實在有點煩了,就靈機一動,說:“你如果能不吃肉,隻吃素,我就信教。”
原來,富蘭克林知道老板非常喜歡吃肉,一定戒不掉的,那樣他就不會再來煩自己了。
沒想到老板竟然同意了,於是雙方約定,富蘭克林每周都要按時上教堂,而老板要一直吃素。
誰知一個月還沒有過完,老板就實在受不了了,他對富蘭克林抱怨說,自己要是再不吃肉,就會得病的。他還說感覺自己正在變瘦。其實,老板胖得一走路就要喘氣。富蘭克林沒有說什麼,當天老板就又吃上了肉,而且是整整兩隻火雞。而富蘭克林再也不用上教堂了。創業路上悲歡情
對於波士頓的親友,富蘭克林嚴守自己行蹤的秘密。他不想才出來,就被家人帶回去。所以,富蘭克林隻給好朋友格林一個人寫信,而且還專門囑咐格林,一定要為他保密。
可是,富蘭克林的第一個自由的冬天剛剛過去,他的姐夫卻找到了他。看過了姐夫的信後,富蘭克林這才知道,因為母親前一段時間病倒了,格林為了安慰老人家的心,才悄悄把他的地址告訴了姐夫,於是姐夫熱情地寫了這封邀請他回家的信。
富蘭克林立即給姐夫回了一封很堅決的信,在信中,他婉言謝絕了姐夫的好意。最後,富蘭克林還請姐夫代為轉告父母,不必替他擔心,並說自己既然出來了,就想在外麵創一番事業再回家。
就這樣,富蘭克林繼續在凱美爾老板這裏工作,直到有一天竟然有人找到門上來了。
那天,富蘭克林正在和老板工作,忽然聽到了外麵的敲門聲。凱美爾讓富蘭克林出去開門。門開了,兩位紳士走了進來,他們一邊用手脫帽問好,一邊微微向屋裏的凱美爾老板躬了一下身子。
凱美爾先生一看,立即大聲驚訝地說:“啊,這不是我們的市長先生和艾爾軍官嗎!今天怎麼有時間來到這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