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奉行勤儉與艱苦奮鬥(1 / 2)

第三單元奉行勤儉與艱苦奮鬥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我們應當培養的一個美好品質。勤儉節約,一方麵指勤勞、勤奮,就是辛勤勞動,不怕苦不怕累;另一方麵指節約、儉樸,就是樸素節儉,珍惜財富,不鋪張浪費。人們一貫十分重視和提倡勤儉,以勤勞節儉為美德,以懶惰奢侈為恥辱。

雷鋒同誌繼承和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和革命先輩艱苦奮鬥的崇高品質,並把艱苦奮鬥的思想品德體現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平凡勞動和日常生活中。他的一生,是勤勞節儉、艱苦奮鬥的一生。他的這種崇高的思想和工作作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全民族偉大複興的實踐中,將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1.堅持勤勞節儉與艱苦樸素

雷鋒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誌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誌看齊。

這兩句話具體來說就是:在工作上,勤勤懇懇,知難而進,出大力,流大汗,為社會主義建設忘我勞動;在生活上,儉樸節約,始終保持勞動人民本色。這兩句話充分體現了雷鋒勤勞與儉樸的高貴品質。

雷鋒的勤勞總是表現為高昂的勞動熱情,正像他要求自己的那樣:“對待工作像夏天一樣的火熱。”

在鞍山鋼鐵廠,當雷鋒高高興興來到建設工地時,值班主任見他個頭小,就分配他一台小型號的推土機。雷鋒說:“為什麼給我小的?”“那兒有好幾輛大車子,為什麼偏偏讓我學小的?我要求跟大車子學。”

值班主任說:“開大車子是很吃力的。”

雷鋒說:“吃力不怕,能多幹活就行!”

於是,值班主任隻好讓雷鋒開一輛大的車子,這種大的推土機的機台很高,由於雷鋒個子小,坐著開,就看不見前麵的推土鏟子;站著開,腦袋又碰車棚蓋,所以經常不得不貓著腰開。值班主任見雷鋒開車太吃力了,又想給他換個小車子,讓他穩穩當當坐著開。

可是,值班主任磨破了嘴皮,雷鋒也不肯換。“這點困難我能克服”,他說,“開小車子幹活慢,我有十分力氣決不使九分九。”這就是雷鋒對社會主義勞動的熱情。

雷鋒的勤勞還表現在對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他用推土機鏟煤,本來鏟進一點泥土也算不了什麼。可是雷鋒認為,別小看這一點點泥土,摻進煤裏就會影響煤焦炭的質量,而焦炭質量不高,就會導致煉鋼煉鐵的質量下降。為此,他反複研究推土機的落鏟技術,盡可能地做到把煤鏟淨,又不帶上一點泥土。

有時候,也難免帶一星半點泥土,隻要被他發現,就會細心地挑出來。不僅他對自己的工作是這樣,就是別人的推土機鏟煤帶進些泥土,他也非要把它們挑出來不可。這樣做,個人苦些累些,但工作的質量得到了保證。雷鋒工作認真,不怕麻煩的工作態度,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在工作上雷鋒以高昂的熱情、一絲不苟的態度,忘我地工作著,但在個人生活上卻非常儉樸。

雷鋒的儉樸首先表現為自覺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煉自己。雷鋒特別能吃苦。他在根治溈水工地指揮部當通訊員,有時送完通知回來時錯過了吃飯時間,他就把冷飯用開水泡一泡,從不講一個苦字。有一次,同伴吃不下窩窩頭,餘下的大半丟在桌子上。雷鋒見到後用紙包好拿回家當晚餐,而給同伴買了大米飯。

雷鋒的儉樸還表現在穿著上。雷鋒生前始終把樸素看做是一個人應有的美德。雷鋒的一生,是始終保持樸素的一生。他說:“我們國家不富裕,還有困難,一定要發揚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他還說:“我每花一分錢都很自然地聯想起過去的生活,告誡自己不能忘本。今年春節,連隊賣蘋果,每人可以買兩斤,很便宜,同誌們都買了,但我沒買。這個春節,我隻花了兩角五分錢理發,別的錢分文未花,同誌們說我穿的襪子不像樣了,應該換雙新的了,但我補了補還照樣穿著。……我這樣做,有的同誌說我小氣鬼,太熬苦自己了。我是想,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國家有困難,大家來分憂,就要一點一滴地做,這不是小氣的問題。”

這充分彰顯了雷鋒同誌衣著儉樸,不隨便亂花一分錢的革命戰士的可愛形象。雷鋒以“勤”字對待工作,以“儉”字對待生活,其言行為人們樹立了勤勞節儉的好榜樣。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國人口多,底子薄,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我們的生活水平較過去有很大改善,但是物質財富仍然不夠富足。新世紀,黨和國家描繪了新的宏偉發展藍圖,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向雷鋒同誌學習,按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勤儉自強,艱苦奮鬥,愛護國家和集體財產,珍惜社會共同的勞動果實,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樹立時代新風,努力成為勤勞節儉的模範。